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微气候体现在哪些方面

微气候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0-12-27 03:35:48

1、我国常见小气候类型有哪些

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和性质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统称小气候。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
农业小气候按系统进行分类可分为:农田小气候、园田小气候、保护地小气候、温室小气候、畜舍小气候、农业地形小气候和农业水域小气候。
(1)农田小气候:包括没有作物覆盖的闲置地和有作物的农田。通常又按作物种类划分为麦田小气候、稻田小气候和玉米小气候等;
(2)园田小气候:主要指菜园和果园,也包括花卉栽培地。此外,野生果林木多在山坡地带无规则生长,不属于园田小气候;
(3)保护地小气候:主要指农田或园田上,采用了一定的有益于改善小气候条件的简单保护措施。如地膜覆盖小气候、阳畦小气候、凉棚小气候、防风障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等;
(4)温室小气候:主要是指冷季使用的植物种植室。包括大棚塑料温室、各种类型(单斜面、双屋面、连栋式等)的玻璃温室。此外,还有加温温室与不加温温室之分;
(5)畜舍小气候:这里的畜舍包括了禽舍;
(6)农业地形小气候:包括尺度较小的,有一定种植意义的(单纯的)山坡地、谷地、山前平地等农业场所;
(7)农业水域小气候:包括具有一定养殖意义的湖、池塘、水库、水池等水体以及邻近水体的岸边场所。

2、城市建设通风廊道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风廊道的作用,主要是为减少城市对风的阻挡,达到促进城区内外热交换和污染物扩散的作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在污染排放不减、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单靠通风廊道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肯定,它的形成对改善城市微气候、促进污染物扩散有一定作用。

3、秋季的环境和气候对城市有哪些明显的表现?

城市环境与气候

城市小气候是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的明显表现。城市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业集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舞台。由于这种高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大量人为热量的释放和特殊的下垫面条件,使城市和农村的气候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城市小气候。

主要表现如下:

(1)城市密集的建筑物,粗糙度增加导致地面风速减小。城区内建筑物高矮不一、凹凸不平,导致城区空气湍流增加。

(2)城市布满不透水的路面和屋顶,以及人为的排水系统,使城区蒸发和空气湿度减小,且径流过程加速。

(3)城市路面和建筑材料大多反照率小,热传导率和热容量比较大,改变了辐射平衡,导致城区气温的变化。

(4)由于生产和生活释放的热量、粗糙度的增加,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郊的气流进入建筑群,形成对流,有利于云和降水的形成。

(5)城市工矿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质,由于粒子的吸湿作用可使能见度减少,直接辐射少,并为城市及附近的降水提供大量凝结核。

4、城市绿地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效应有哪些

(1)城市的辐射和光照状况:城市的辐 射和光照受空气污染物的影响, 这些污染 物增加了大气混浊度, 减少了到达城市地 面上的太阳辐射; 市区的散射辐射也被削 弱,但不如太阳直接辐射明显;市区的日照 时数、照度都有所减少。(2)城内的温度状 况: 城市的温度状况是城市小气候的另一 个重要特点,即存在所谓“热岛”效应。这是 因为城市上空的污染物增加了大气逆辐 射,减小了有效辐射而具有保温作用;城市 下垫面的蒸发耗热少, 获得的净辐射主要 用于加热空气; 市区风速小, 减少了热量的 水平输送;城市人工热源的加热作用; 以及 生物体的热交换等。(3)城市的风状况:当空 气流经城市时, 因受建筑物的阻碍, 在迎风 面一部分气流被迫上升, 在城市上空风速 增大, 乱流加强。 2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小气候功能研究 2. 1 调节小气候作用 (1)调节气温作用。 由于乔灌木的树冠阻挡, 吸收和反射 太阳辐射, 植被的蒸腾吸收了一些热量, 以 及乔灌草枝叶阻挡空气快速流通作用, 缓 和了气温的日变化,缩小了日振幅, 所以可 形成较好的绿地小气候环境。绿化地区的 小气候较为稳定, 温差较小, 绿地的平均温 度及最高温度均比无绿化的地方低, 而最 低温度则较高。 (2)增加湿度作用。 植物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 叶片在生 长季节进行大量的蒸腾作用, 挥发大量了 水分,占从根部吸进水分的99.8%。单株大 树在一天可蒸发450L水,转移了可提高空 气温度的230000kcal(lcal=4.1858J)的能量, 相当于5个空调共同运作19h,这样就提高 了空气湿度。 (3)通风防风。 林带可以降低风速, 减轻风害, 发挥防 护作用。一条宽30米的防护林带可以使 20~25倍树高距离内的风速降低至10%~ 50%。城市带状绿地,包括城市道路与滨水 绿地是城市绿色的通风渠道, 特别是当带 状绿地的方向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 ——可以将城市郊区的气流趁着风势引入 城市中心地区, 为炎热的城市通风创造良 好条件。 2 . 2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区域温度高于城 市郊区和农村的现象, 它是城市区域的特 有气候特征。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主要是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 的改变和城市中大量热量集中排放而造成 的, 另外城市建筑物以及污染气体的排放 使得热量在城市区域积聚,也促使了“热岛 效应”的产生。绿地的减少是造成城市“热 岛效应”的主要原因。很多研究显示, 城市 绿地格局可以影响城市热岛的分布, 增加 绿地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2 . 3 城市绿地的间接节能效应 城市绿地对太阳辐射的遮蔽, 反射作 用, 自身生理的蒸腾和树冠对气流的阻挡 作用都对小气候的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美国学者H.Akbari等在“冷屋顶”和遮荫树 对节能和改善空气质量的研究中提出了可 行的策略方法(见图1),认为“冷屋顶”和遮 荫树可以降低能耗,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 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可 以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效应是从直 接和间接两方面进行的,它通过多种途径来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长期可持续 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发挥城市功能 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生态保障部分。

5、环境绿化对改善居住区微气候有哪些益处

环境绿化增加植被,植被可以调节气候,具体对居住区微气候的影响表现为:白天气温降低,夜晚气候升高,温差减小,气候变得温和;大气中湿度增加,云量增加,降水增加,气候变得湿润;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含氧量增加,空气变得清新。

植被的作用
氧气制造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天然水库——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
保持水土——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树木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吸收水分。
天然吸尘器 ——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公顷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粉尘过滤器。
净化空气——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 例如,一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防风护沙。
天然消声器——消除噪音,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因此,在城市大量植树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
调节气候——森林对温度、湿度、风力都有调节作用.大面积的森林能调节大范围甚至全球的气候.小面积的林带也能起到降温、增湿及净化空气的作用.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
防风护沙——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
生物栖息地——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天然空调——白天降温,夏季降温。
提供木材——一亩树林每年提供1立方米木材。
杀灭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

6、环境绿化对改善居住区微气候有哪些益处

环境绿化增加植被,植被可以调节气候,具体对居住区微气候的影响表现为:白天气温降低,夜晚气候升高,温差减小,气候变得温和;大气中湿度增加,云量增加,降水增加,气候变得湿润;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含氧量增加,空气变得清新。

园林绿化的好处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城市的美丽,除了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上善于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边、建筑配合环境,灵活巧妙地体现城市的美丽外,还可以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市、工厂的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二)净化空气
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调节气候
树木具有吸热、遮荫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四)减弱噪声
城市中工厂林立,人口集中,车辆运输频繁,各种机器马达的声响嘈杂,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建筑工地的轰鸣尖叫,常使人们处于噪声的环境里,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妨碍睡眠和谈话。

7、进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善室内微气候

微气候,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同于周边气候大环境的小范围内气候环境,通过对地形、水体、植物以及构筑物等的设计布局,可以营造舒适宜居的气候环境,减少人们对于采暖、降温等电器设备的依赖,从而获得节能减排的生态效益。
一、项目背景
“生态效益的战略设计”是由美国生态建筑师威廉•麦唐纳(WilliamMcDonough)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一个对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校区进行规划设计的项目,旨在为近7000名新生、教职工营造生态舒适的生活环境,荣获了2004年ASLA专业奖项。在2001年美国加州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如何节约能源成为该项目的规划重点。依据美国部分城市年平均太阳辐射量的统计数值比较(如华盛顿州的西雅图3.67kWh/m2•d,阿拉斯加州的费尔班克斯3.99kWh/m2•d),设计者认为戴维斯市(5.10kWh/m2•d)具有优越的太阳能资源,因而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利用纳入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当中。
二、项目规划
1.建筑规划
(1)建筑方向的规划规划的建筑朝向向东偏转10度(图1中网格表示),既可保证南面的采光、满足冬季时住户对于光照的需求,也可减少夏季时建筑对午后太阳热量的吸收,缓减室温的浮动。此外,夏季时午后的风从南部和西南部穿过此区域,可为其提供自然降温的机会,冬季时当风从南面吹进时由于西北面建筑墙体的阻隔而被分散减弱(图1中波浪线表示)。流过该区域的水流则引向较为荫蔽的北部、东北部,通过蒸发降温来弥补风力的不足,同时也可避免水体的过度蒸发。(2)建筑高度的规划规划区域内的建筑物高度由冬季的日照决定,应保证冬季时建筑的阴影不能将街道完全覆盖。夏季,建筑的南部和西部太阳辐射强,此区域可通过使用特殊的建筑材料来缓减室内温度的波动,并适当配植一些落叶类树木,为建筑提供荫蔽;由建筑群围合成的大尺度庭院可以捕捉风漩涡(图2中环状表示),庭院内精心配植的植物则用以疏导微风。(3)建筑空间的扩展通过精心设计,维持并提升户外空间微气候的舒适度,可刺激环境的使用,增加人们的户外停留时间,从而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如图3所示,建筑的屋顶空间和垂直空间都可以通过优化形成可用的私人或公共户外空间,而通过设置地下停车场则可进一步扩展户外空间的面积;在建筑内部形成开放空间,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也可为住户提供较为舒适的休憩空间。

与微气候体现在哪些方面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