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与特产 > 太仓市双凤镇特产

太仓市双凤镇特产

发布时间:2021-03-05 20:32:02

1、太仓有什么特产...?

太仓肉松

太仓肉松为著名地方特产,已有百余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太仓城内作坊李梧江,注意调味与烹饪相结合,将猪腿肉炒制成松,或自食或赠客。因无专名,故称为肉松。后被流动厨师倪德悉心钻研,加以改进,其肉松味道胜过李家,且货精物美,很受欢迎。因此倪德便在城中开设倪鸿顺肉松店,专营肉松,遂有盛名。

太仓肉松选用上等鲜猪腿肉原料,采用传统配方,先进设备,经精细加工而成。其特点:酥、松、香、鲜。据测定:每百克肉松含蛋白40%以上,脂肪7%以下,糖份5.24%,有17种氨基酸。是产妇、婴儿和老、弱、病者上等保健调补营养佳品,也是旅游和馈赠亲友的理想食品。191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甲级奖,1982年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4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食品。

太仓糟油

原名老意诚糟油。系一种以糯米为原料,配入多种药材精酿而成的调味品。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载:“糟油出太仓,愈陈愈香”。其特点是:色泽浓、味清香,能解腥、提鲜、开胃。红烧清炖,冷拌热炒,或荤或素,放入少许,即能增加菜肴的鲜美口味。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超等大奖,商业部优质产品,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行销沪、苏、京、津及新加坡、菲律宾、缅甸和美国等地。

太仓糟油,创始于清乾隆年间。据说,直隶州太仓,每三年举行两次文武会试,各地举子云集应试,必购糟油携回自食或馈赠亲友,后又演为官礼,由此声名远扬。晚清时,曾任河南巡抚的太仓人钱调甫,将糟油赠送李鸿章,李又献于慈禧太后。太后尝后,味觉甚佳,常作酒饮,并专程派人下江南采购。故太仓城中糟油店铺有“进程糟油”金字招牌。

太仓白蒜

太仓白蒜,主产于太仓新塘乡。为我国四大著名的白蒜之一,与上海嘉定、山东苍山、新疆白蒜齐名。其特色是蒜头肥硕结实,蒜瓣大而均匀,色泽洁白,味道香辛,尤以辛辣味浓而为白蒜之最。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是日常必备的调味品。能促进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发汗利尿,杀菌消毒。

双凤芋艿

双凤芋艿,又名紫梗芋艿,简称水芋,亦称香子芋,属天南星科芋属。历史上分布于太仓市双凤、祈毛一带。其特点是形状腰圆,皮黑毛多,紫芽紫梗,肉色白净,软滑香美,酥而不腻,为蔬菜中之佳品。中秋节吃糖芋艿,是上海、苏州等地的节日传统。

毛板青蚕豆

太仓毛板青蚕豆系江苏省著名农特产品,为蚕豆品种中的上品。产于太仓市毛家市(今新毛乡)周围十里之内,当地称为“宣公豆”;后毛家市渐盛,外地客商均赴毛家市采购,遂以“毛板青”闻名。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即以毛板青为原料,远销南洋各地,声誉极佳。

毛板青的特点是色青粒大,板子宽阔,尾有凹痕,肉色白净,味鲜而糯,易酥不腻,百粒重130克――135克,比一般品种高20克左右,并含有多种营养成份,为蔬菜食品中的佳品。

大水白黄豆

大水白黄豆产于太仓南部一带,特点是粒子大,形椭圆,皮淡黄,吃口糯,蛋白质含量高达37.84----39.2%,所做的豆腐嫩,不化水,且出浆率高,曾在1962年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经江苏省蔬菜研究所对150个黄豆品种鉴定,大水白黄豆为晚熟黄豆中吃口最好的品种。

双凤羊肉面

双凤羊肉面,又名孟家羊肉面,为太仓久负盛名的传统名食。特点是肉酥而不烂,汤鲜而不膻,面软硬适中。

相传百多年前,有一孟姓业主于双凤镇西市开设了一家面馆,每至入冬到次年春分时节,专选品质优良的上等雌性“太仓山羊”为原料,辅以十多种调味品、中草药为佐料,以文火焖煮一个时辰以上而成的红烧羊肉,味入骨肉,皮肥肉酥,汤汁鲜美而绝无膻味。顾客食此原汤肥羊大面顿感热气冒顶,寒意尽去,于是名振四方。

此后,孟家羊肉面随着时光的流逝,几经盛衰,制作工艺在双凤镇上得到了流传。如今每至入冬,双凤镇上约有二十来家面馆,竟相效法孟家羊肉面的制作工艺,经营羊肉大面,且每每冠以“正宗”两字,食客也确认可与正宗孟家羊肉面相媲美。时人以地为名,羊肉面遂易“孟家”为“双凤”。

2、太仓市哪些镇比较好玩?

太仓市的城厢镇、沙溪镇、浏河镇、双凤镇这四个镇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是旅游的好去处。

1、城厢镇

城厢镇人文荟萃,文物胜迹甚多。但历经战火,破坏损失不少。存在的文物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州桥、周泾桥、皋桥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张溥故居、太师第门楼、铁釜、雀舌松(两棵)、望海峰、通海泉等6处。

2011年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幸福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苏省文明镇、苏州市科学发展十佳镇、苏州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确认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先行试验区。

2、沙溪镇

沙溪,江南古镇,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西北部,距离市区约13公里,是市区的卫星镇,接受市区的辐射。市区到沙溪镇有太沙公路连接,太沙公路对沙溪镇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沙溪是“全国民间艺术(舞蹈)之乡”,苏州十大魅力旅游乡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称。

江南水乡古镇是沙溪最显著的特色。“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沙溪镇民俗风趣,民风纯朴,民间灯会,妙趣横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最甚。沙溪的猪油米花糖、桃珍糕、盘香饼、涂松山芋等风味小吃、特产也远近出名。

3、浏河镇

浏河镇到市区有太浏快速路连接。东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嘉定区接壤,为长江口的第二道门户、太仓市沿江的重要集镇、江苏省最大的渔业基地。历史上就是江南地区出海要津,古代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明代航海家郑和统领大明船队,先后七次从浏河(明代称为刘家港)起锚,泛海通使西洋,号称“天下第一码头”。当年郑和出海祭神的天妃宫,现存有后殿建筑,风格雄伟。

近年又新辟郑和纪念馆,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游览胜地。抗倭名将戚继光检阅、操练水师所筑的阅兵台,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启蒙就学的明德楼,正在修复之中的百岁国画大师朱屺瞻先生的梅花草堂,都是人们游览的绝佳处。

4、双凤镇

双凤镇地势平坦,物产丰富,蔬菜、水产、畜禽形成特色,素有“锦锈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文化氛围浓郁,是著名的龙狮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历史古迹众多,玉皇阁、双凤寺远近闻名,史称双凤为“双凤福地”。

双凤的特色是有羊肉美食街,在江南一带负有盛名!是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名镇。东濒苏州太仓港,南临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太仓港中远国际城码头20公里,至上海45公里,至苏州55公里。204国道贯穿全境,沪嘉高速公路及苏昆太高速公路直达镇区,交通便捷。

3、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双凤镇

苏州市太仓市双凤镇 在太仓市西侧12公里,204国道、339省道、苏昆太高速贯通全境,。全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5.5万人。是中国羊肉美食之乡。

4、太仓双凤羊肉好吃吗?

好吃 双凤羊肉面(又称:双凤肥羊大面)为太仓餐饮文化中的特色品种之一,以酥、浓、香、肥著称。相传一百多年前,有个姓孟的师傅在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双凤古镇西市梢开了一百个面馆。因其重烹肉、善熬汤、精制面,使得“双凤孟家羊肉面”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上的冬令特产名吃。 双凤羊肉面所以在众多的羊肉面中脱颖而出,有其一套秘传:首先是选度购山羊品种,店家讲究选购体大皮薄肉嫩的“太仓山羊”,以阉割的公羊与刚成年雌羊为上选。版第二,讲究宰杀,必反复洗净。第三,锅底置盘去壳新稻草芯草把,以防焦锅;锅之四周满塞白萝卜,以除膻味。第四,宰杀后将肉分档下锅,肉质较老的置下层,肉质权嫩者置上层,然后再加佐料,文火焖煮。其面汤用烹羊原汤熬制,要熬得浓而不浊、油而不腻方用之。 其面以手工制之,俗称“跳面”,其特点是面条细、柔、滑、韧,入水便熟,久煮不烂,口感极好。

5、苏教版六年级习作五描写家乡特产,我家乡是太仓,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最好提供一篇作文!

我的家在太仓,地属苏州,是个我很喜欢的小城镇,很舒服
说到特产,印象中有几样是不得不提的。

百年特产——太仓肉松

据《太仓州志》载:“肉松制法创于倪德,以猪、鸡、鱼、虾肉为之。德死,其妻继
之,味绝佳,可久贮,远近争购,他人效之弗及也”。

倪德,字鸿顺,原籍常熟支塘,精于菜肴烹制,清光绪十年(1884年)移居太仓。因
其烹饪技术一流,常被太仓大户人家请去掌勺。其拿手绝活一是烧五香焖肉,甜而不腻,
入口即化,故大受食客青睐。

相传,有次太仓状元陆增样家宴请宾客,请倪德去主勺。倪一时分心,竟把五香焖肉
烧过了头。倪德见汤汁烧干,肥瘦分离,不成块状。因宴席急等上菜,倪德灵机一动,索
性将锅中之肉剔骨去皮,再反复揉炒,这将错就错的一试,竟创制出了一种黄灿灿、毛茸
茸、蓬松的全新食品。宾客因此菜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且风味独特,皆追问菜名,倪德
急中生智,脱口道:“此乃肉松”。

肉松自创制后,深受欢迎,食客不绝,倪德遂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太仓昭忠
祠旁开设了倪鸿顺肉松店。后因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对肉松称赞有加,太仓肉松成了官礼
物品,驰誉四方。此后,太仓肉松在国内获各种金奖、金杯数十项,成为太仓著名土特产


太仓肉松因其易消化,含胆固醇低,且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吃口酥松柔软,绵而不
腻,余香悠长,故老少皆宜。不但成为酒宴上常规冷菜之一,还成了旅游、休闲之佳品。
又因开发出了鱼松、鸡松、虾松等多种品种。且既有软包装,又有盒装、罐装,以及高档
礼品装,因此太仓肉松已成为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四大名蒜之一——太仓白蒜

太仓白蒜与上海嘉定白蒜、山东苍山白蒜、新疆白蒜齐名,并称为我国四大白蒜。

太仓白蒜始种于清代。其特点是蒜头肥硕结实,蒜瓣大而匀称,色泽洁白,味道辛香
,尤以辛辣浓重而成为白蒜之最。

太仓白蒜乃威尼斯蒜类,属蒜中精品,含有适量的维生素C、磷质、铁质和丰富的钙质
,以及糖和蛋白质,不但是家庭必备的调味品,还有多种医疗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认为,白蒜可以促进肠胃分泌,有助消化,并且发汗利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
来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等症。出门在外,食之还能预防腹泻。据科研部门研
究发现,白蒜还具有防癌治癌的物功效。

提鲜极品——太仓糟油

清代袁枚《随园食谱》云:“糟油出太仓,愈陈愈佳”。《太仓州志》称糟油“色味
俱胜,他邑所无”。

漕油创制人为清乾隆年间的李梧江。他在太仓城内开设多家经营酱油业的作坊与铺子
,平素喜钻研食品调料。一次他用酒桨配以各种香料入缸封藏,数月后,开缸启封,发现
这种液体调味品具有酱色、糟香、鲜美等特点,经自家与馈赠亲友尝试后,一致反映味道
极佳,于是李梧江再选择香料搭配,用以改进,遂创制出了能解腥除异味,提鲜增香,开
胃增食的新调味品——糟油。

据记载,糟油由老意诚秘方制造,每次投料后还渗入适当的糟油底子,即糟油脚。有
人谓糟油之奥妙,在于它的底子,此乃百余年来长期累积的精华,没有它就没有老意诚的
糟油。

太仓糟油于1816年正式酿制发售,渐名传四方,成为官礼。因慈禧太后爱吃糟油,常
派人来太仓采购,故太仓老意诚糟油店中曾挂有“进呈糟油”的金字招牌。

太仓糟油在1914年、1921年、1925年举办的江苏省一、二、三次地方物产展鉴会上,
均获奖章奖状,1916年参加巴拿马国际赛会曾获超等奖和金质奖章一枚。

百余年来,太仓漕油名声日隆,畅销海内外,深受美食家喜爱。

——双凤爊鸡

太仓的双凤爊鸡是当地著名的传统食品。此名菜出自具有16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镇
双凤。从地方志记载可知:相传在晋咸和六年(331年),僧人支道林因建寺掘地,得石龟
两座,后化为两只凤凰翩然而去而得名双凤,沿用至今。

双凤古镇素以“俗尚儒风,人知礼仪”而著称,明清时,园林庙宇众多,文人墨客,
常爱到双凤踏青观光、雅集小酌。相传明弘治年间,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
虎与大书法家祝枝山结伴来双凤拜访当地名士芭蕉国主周榆庵,周为尽地主之谊,特命家
人以祖传秘方烧制的双凤爊鸡待客。唐伯虎与祝枝山都是有名的美食家,口味极刁,一般
食品很难得到他俩的赞誉,没想到两人品尝双凤爊鸡后,被其香嫩鲜酥的肉质、芳香扑鼻
的卤汁、不硬不烂的上口、不浓不淡的口味所征服,一时食欲大振,赞不绝口。食罢,依
然感到齿留余香,回味无穷,由于对双凤留下的印象太美好了,唐伯虎遂援笔赋诗,其中
有“十景风光似建康,物产丰富名外扬”之句。然而,作为江南食品一绝的双凤爊鸡500年
来只是作为一种小镇名吃、传统熟食,并未流传出去,但所幸这种烧制爊鸡的祖传秘方、
传统工艺因代代相传而赖以传了下来。据当地老人回忆,早年的双凤大户人家乃至普通农
家几乎家家有一只多代相传的爊锅,每当入冬腊月,过年过节,则活杀自养之鸡,放血去
毛,洗净内脏后,先煮至半熟,稍加冷却后,再放入有老汤的爊锅中,然后按秘方放入茴
香、花椒等多种佐料,以文火焖煮,等揭锅时,但见所爊之鸡皮色锃亮,丰腴肥实,香气沁人,让人垂涎欲滴。

由于双凤当地的乡民纯朴,缺乏商业头脑,从未想到加以开发、推广,致使这一传统
名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500年来依然默默于乡野,只为当地少数乡人享其美味,殊为
可惜。 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醒了古老的双凤镇,当地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
到双凤爊鸡是可以开发、且前景看好的传统产品,于是多方搜集民间配方,多方了解传统
工艺,反复比较,优中选优,确立了一套最佳配方,之后,又引进先进技术,注册商标“
春凰”,这古老的双凤之地,在九十年代初又飞出了一只“春凤凰”。

6、太仓双凤有什么特产

爊鸡 肉松

7、太仓有哪四样特产?

土 特 产 太仓肉松 太仓肉松为著名地方特产,已有百余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太仓城内作坊李梧江,注意调味与烹饪相结合,将猪腿肉炒制成松,或自食或赠客。因无专名,故称为肉松。后被流动厨师倪德悉心钻研,加以改进,其肉松味道胜过李家,且货精物美,很受欢迎。因此倪德便在城中开设倪鸿顺肉松店,专营肉松,遂有盛名。 太仓肉松选用上等鲜猪腿肉原料,采用传统配方,先进设备,经精细加工而成。其特点:酥、松、香、鲜。据测定:每百克肉松含蛋白40%以上,脂肪7%以下,糖份5.24%,有17种氨基酸。是产妇、婴儿和老、弱、病者上等保健调补营养佳品,也是旅游和馈赠亲友的理想食品。191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甲级奖,1982年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4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食品。 太仓糟油 原名老意诚糟油。系一种以糯米为原料,配入多种药材精酿而成的调味品。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载:“糟油出太仓,愈陈愈香”。其特点是:色泽浓、味清香,能解腥、提鲜、开胃。红烧清炖,冷拌热炒,或荤或素,放入少许,即能增加菜肴的鲜美口味。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超等大奖,商业部优质产品,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行销沪、苏、京、津及新加坡、菲律宾、缅甸和美国等地。 太仓糟油,创始于清乾隆年间。据说,直隶州太仓,每三年举行两次文武会试,各地举子云集应试,必购糟油携回自食或馈赠亲友,后又演为官礼,由此声名远扬。晚清时,曾任河南巡抚的太仓人钱调甫,将糟油赠送李鸿章,李又献于慈禧太后。太后尝后,味觉甚佳,常作酒饮,并专程派人下江南采购。故太仓城中糟油店铺有“进程糟油”金字招牌。 太仓白蒜 太仓白蒜,主产于太仓新塘乡。为我国四大著名的白蒜之一,与上海嘉定、山东苍山、新疆白蒜齐名。其特色是蒜头肥硕结实,蒜瓣大而均匀,色泽洁白,味道香辛,尤以辛辣味浓而为白蒜之最。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是日常必备的调味品。能促进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发汗利尿,杀菌消毒。 双凤芋艿 双凤芋艿,又名紫梗芋艿,简称水芋,亦称香子芋,属天南星科芋属。历史上分布于太仓市双凤、祈毛一带。其特点是形状腰圆,皮黑毛多,紫芽紫梗,肉色白净,软滑香美,酥而不腻,为蔬菜中之佳品。中秋节吃糖芋艿,是上海、苏州等地的节日传统。 毛板青蚕豆 太仓毛板青蚕豆系江苏省著名农特产品,为蚕豆品种中的上品。产于太仓市毛家市(今新毛乡)周围十里之内,当地称为“宣公豆”;后毛家市渐盛,外地客商均赴毛家市采购,遂以“毛板青”闻名。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即以毛板青为原料,远销南洋各地,声誉极佳。 毛板青的特点是色青粒大,板子宽阔,尾有凹痕,肉色白净,味鲜而糯,易酥不腻,百粒重130克――135克,比一般品种高20克左右,并含有多种营养成份,为蔬菜食品中的佳品。 大水白黄豆 大水白黄豆产于太仓南部一带,特点是粒子大,形椭圆,皮淡黄,吃口糯,蛋白质含量高达37.84----39.2%,所做的豆腐嫩,不化水,且出浆率高,曾在1962年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经江苏省蔬菜研究所对150个黄豆品种鉴定,大水白黄豆为晚熟黄豆中吃口最好的品种。 双凤羊肉面 双凤羊肉面,又名孟家羊肉面,为太仓久负盛名的传统名食。特点是肉酥而不烂,汤鲜而不膻,面软硬适中。 相传百多年前,有一孟姓业主于双凤镇西市开设了一家面馆,每至入冬到次年春分时节,专选品质优良的上等雌性“太仓山羊”为原料,辅以十多种调味品、中草药为佐料,以文火焖煮一个时辰以上而成的红烧羊肉,味入骨肉,皮肥肉酥,汤汁鲜美而绝无膻味。顾客食此原汤肥羊大面顿感热气冒顶,寒意尽去,于是名振四方。 此后,孟家羊肉面随着时光的流逝,几经盛衰,制作工艺在双凤镇上得到了流传。如今每至入冬,双凤镇上约有二十来家面馆,竟相效法孟家羊肉面的制作工艺,经营羊肉大面,且每每冠以“正宗”两字,食客也确认可与正宗孟家羊肉面相媲美。时人以地为名,羊肉面遂易“孟家”为“双凤”。

与太仓市双凤镇特产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