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三台县的地理位置怎么样?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绵阳市东南部,北纬30°至32°之间,东经104°至105°。东与盐亭、梓潼交界,南与射洪、大英县相邻,西与中江县接壤,北与游仙、涪城区相连,距绵阳市中区57公里,距成都市153公里。
境域南北长 81.1 公里,东西宽 56.2 公里,状若艾叶,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 147 万,为四川百万以上人口的农业大县,人口密度553人/平方公里,有汉、回、藏、羌、彝、满、白 、土、维吾尔、蒙古、苗等11个民族。境内沿江平川、浅丘绵延、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绵阳的地理环境
绵阳的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射洪县、大英县;西邻德阳市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接壤。
2、地质构造
绵阳市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岩石建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多期多次构造继承、干扰、迭加,构造形态极复杂;晚期岩浆活动及区域变质作用微弱;沉积成矿作用强,内生矿化弱。
3、地形地貌
绵阳市地貌受区域地质格局的控制而分属于四川三个不同的地貌单元:安县雎水镇到江油马角坝镇一线以北属龙门山山地区;东南部盐亭县、梓潼县属盆北低山区;西南三台县、涪城区、游仙区等属盆中丘陵区。
4、气候特征
绵阳市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2016年,平均气温17.9C,空气优良天数279天,年平均降水量823.3毫米。
(2)绵阳市三台县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绵阳市的主要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014年,绵阳市年降水量为198.4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118.93亿立方米,常年水资源总量为118.82亿立方米,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196立方米。全市主要江河478千米河长水质为:全年期Ⅱ类水域435千米,占评价河长91%,Ⅳ类水域43千米,占评价河长9%。
2、土地资源
2014年,绵阳市农用地为1797661.4公顷,其中耕地401625.83公顷、园地52261.51公顷、林地1135319.61公顷、牧草地47010公顷,其他农用地161444.41公顷。
3、植物资源
2014年,根据调查统计,绵阳市已知的低等植物有菌类植物亚门和地衣植物亚门的真菌纲、子囊菌纲中的13目、60科、149属、497种,高等植物有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4门中的9纲、66目、260科、1366属、3972种。按照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4、动物资源
2014年,根据调查统计,绵阳市境内野生动物资源已知脊椎动物5纲32目109科791种,无脊椎动物2门6纲33目241科125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绵阳
3、绵阳气候特点是什么
气候特征
绵阳市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2016年,平均气温17.9C,空气优良天数279天,年平均降水量823.3毫米。[28]
气温: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7—17.3℃。平武县最低,为14.7℃。绵阳市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最高年与最低年仅差1.5℃左右。绵阳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6.1—39.5℃,极端最低气温为-4.5—-7.3℃。
降水:绵阳市降水量比较充沛,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绵阳市年均降水量825.8—1417毫米。其分布特点是:南北少,中部多;东边少而西边多。
风:绵阳市一般风速较小。仅在冬、春季北方大规模冷空气入侵或夏季的雷雨天气时,才产生大风天气。以东北风到北风为盛行风。
雾:绵阳市年均雾日在3.3—61.0天。绵阳城区最高,平武县最少。
水文概况
绵阳市受地貌影响,降水丰沛,径流量大,江河纵横,水系发达。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及溪沟3000余条。所有河流、溪沟都分别注入嘉陵江支流涪江、白龙江与西河,全属嘉陵江水系。涪江是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也是市境最主要的河流,它在市境的流域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97.2%,对市境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涪江支流较多,市境内的主要一级支流有涪江右岸的平通河、通口河(湔江)、安昌河、凯江;涪江左岸有火溪河、芙蓉溪、梓江等,构成不对称的羽状水系。市境多发洪灾,洪灾的区域分布以安昌江和涪江上游出现的频率最高,特别是涪江右岸及以西沿龙门山前缘一线的北川、安县、江油最为频繁。
4、四川绵阳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绵阳市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2016年,平均气温17.9C,空气优良天数279天,年平均降水量823.3毫米。
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7—17.3℃。平武县最低,为14.7℃。绵阳市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最高年与最低年仅差1.5℃左右。绵阳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6.1—39.5℃,极端最低气温为-4.5—-7.3℃。
绵阳市降水量比较充沛,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绵阳市年均降水量825.8—1417毫米。其分布特点是:南北少,中部多;东边少而西边多。
绵阳市一般风速较小。仅在冬、春季北方大规模冷空气入侵或夏季的雷雨天气时,才产生大风天气。以东北风到北风为盛行风。
(4)绵阳市三台县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绵阳位置境域: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射洪县、大英县;西邻德阳市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
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接壤。介于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2'之间,呈西北—东南向狭长带状,东西最宽约187千米,南北最长约256千米,总面积20248.4平方千米。
5、四川绵阳市三台县境内的天气如何,,温度,,湿度、阳光、、、
?
6、绵阳市三台县最高温度?
冬天的话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8度左右!不冷!
7、麻烦介绍一下绵阳市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详细状况,谢谢。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副省会、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地理位置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大英县;西界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县;西北与阿坝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面积
面 积:20249.45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土地面积4.2%。其中绵阳市区面积90平方公里。全市按地貌主要类型:山区占61%,丘陵区占20.4%,平坝区占18.6%。
海拔
绵阳市区平均海拔700米。
人口
全市2008年末总人口为540.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79.6万人,女性人口261.1万人;农业人口405万人,非农业人口135.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计划生育率为92%。绵阳市区常住人口约为90万,城市流动人口约为50万。
民族
绵阳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除汉族外,还有羌族、回族、藏族等40个少数民族约20万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内西部地区。全市各区县中,平武县、北川县享有民族县待遇,全市现有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7个民族乡,北川县是我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史书有"炎始于羌"之说。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就是羌族人。''羌''、西戌牧羊人也,是兴起中国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相传大禹就是他们的祖先。
水系、水文特征
受地貌影响,绵阳市境降水丰沛,径流量大,江河纵横,水系发达。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及溪沟3000余条。所有河流、溪沟都分别注入嘉陵江支流涪江、白龙江与西河,全属嘉陵江水系。涪江是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也是市境最主要的河流,它在市境的流域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97.2%,涪江发源于松潘县雪宝顶,贯穿于绵阳市遂宁市至重庆市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长670km,流域面积36400平方公里,在绵阳市境内长约380 km,流域面积约20230平方公里,流域地形西北部高、东南较低,南北地势高差达5092.8米。涪江对市境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涪江支流较多,市境内的主要一级支流有涪江右岸的平通河、通口河(湔江)、安昌河、凯江;涪江左岸有火溪河、芙蓉溪、梓江等,构成不对称的羽状水系。上游地处高山峡谷,植被较好、暴雨洪水汇流时间短,具有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暴涨暴落的特点。市境多发洪灾,洪灾的区域分布以安昌江和涪江上游出现的频率最高,特别是涪江右岸及以西沿龙门山前缘一线的北川、安县、江油最为频繁。
绵阳市是中国唯一三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之一。
绵阳是少有的被三条江河包围的山水城市,城区河道总长达55公里。为了打造城市水环境,我市在城区规划了11座闸坝,目前已经分别在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上建成了7座,拦截形成水面7.8平方公里。4座新建的闸坝完工后,加上原有的闸坝,绵阳城区将形成至少14平方公里水面。
地质情况
中国的地质构造分属三个大地构造域:西部叔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为滨太平洋构造域,北部是古亚洲构造域。绵阳市境大地构造位置正处于三大构造域的结合部位。市境东南部属扬子准地台,西北部属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和秦岭地槽褶皱系。
市境主要地质构造类型有摩天岭东西向褶皱带、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和旋扭构造三类。在摩天岭东西向褶皱带上主要有青溪大断裂、营坪断裂和虎牙断裂三个断裂构造。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即发生在虎牙断裂上。而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全长450公里。在龙门山北东向大断层中,区域性大断层有江油——灌县大断层、北川——映秀深断裂带、青溪大断层。其中北川——映秀深断裂带北起广元茶坝以南,南达泸定县一带,其间穿过彭灌——九里岗复式背斜东南侧,宝兴复式背斜西北侧,长达400余公里。总体作北东40度延伸。这一断裂可分为南北两段,市境为北段称北川大断裂,南段称为映秀断裂或中雎铺断裂带,发生于龙门山台缘褶皱带内。北川断裂带走向北东40度左右,倾向北西,倾角50度-70度,在北川县显示最清楚,由北川向东北延伸,在曲山至邓家渡一段的湔江东南岸可见到断层三角面。它再向北东延伸入平武南坝一带,即称南坝大断层。
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贫乏】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20249.45平方公里,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展布,分跨中国两个一级构造单元。按板块论,处于全国东、西板块的经向嵌合带;按槽台学说,又斜跨甘孜—松潘地槽与杨子地台。受两大构造单元的影响,多期多次构造继承、干扰、迭加,构造形态复杂,使绵阳具备了良好的成矿条件。全市已发现矿种有铁、锰、铅锌、钨、金、银、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等56种,矿产地400余处,其中黑色金属73处,有色金属25处,贵金属70处、燃料矿产13处,非金属矿产2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6个矿种,具工业矿床规模的74处。
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矿种有: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江油的铸型用砂、水泥配料用页岩储量居全省第一,安县、北川的重晶石储量居第二,江油的玻璃用石英砂岩、冶金用白云岩、全市的天然气总量居第三。以县(市、区)论,平武的矿产资源以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金、铁、锰、钨和铅锌矿;其他县(市、区)以非金属矿为主:如江油市的石灰石、硫铁矿,安县的石灰石、磷块岩、重晶石,北川的石灰石、重晶石、硅石、饰面用板岩,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涪城、游仙的砖瓦用页岩、砂石等。天然气在绵阳市有广泛分布,除平武、北川、安县外,均有产出。
绵阳西部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大熊猫数量分布最多的地区
旅游观光
绵阳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出生在江油的青莲镇,在青莲及江油境内有李白众多的遗迹遗址,至今仍是人们朝拜祭祀李白寻幽仿古的重要场所;被李白赞誉“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窦圌山,李白读书台,寻仙仿道的大匡山都能寻到李白的足迹;在金牛古蜀道和翠云廊的南端,全国最大的古柏丛中掩映着一座古庙,这就是有“文昌祖庭”之誉的七曲山大庙;在通往九寨沟的路上,有“深山故宫”报恩寺和独特的白马人风情;在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境内,除了浓郁的羌族风情外,还有禹穴沟、禹王庙;盐亭是嫘祖故里,有嫘祖坟、嫘祖庙;三台有四川第二大道观云台观、有古国遗址和江古城,还有梓州杜甫草堂;安县是清代文豪李调元和现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乡,奇特的山水孕育着优秀的人才。
绵阳城市被青山绿水环绕,乔木淡烟相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绵阳-临园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城区除了涪江、安昌江沿岸的城市观光带以外,还有富乐山、西山、南湖、仙海等景区,有汉阕、李杜祠、碧水寺、圣水寺、蒋琬墓、子云亭、六一堂、富乐堂等历史人文景点,有人民公园、火炬广场、五一广场、铁牛广场、滨江广场、青年广场、三江半岛、芙蓉汉城、洞天公园、南山公园等众多的大众休闲场所。绵阳被誉为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同时也是最适合观光和休闲
8、绵阳市三台县人口数量
中文名称: 三台县
别名: 梓州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 潼川镇、北坝镇、西平镇等
政府驻地: 北坝镇
电话区号: 0816
邮政区码: 621100
地理位置: 四川东北部
面积: 2261平方公里
人口: 147万
方言: 四川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云台观,郪江古镇及汉墓,梓州杜甫草堂,鲁班水库,灵峰寺
地区编号: 5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