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抗议气候大会

抗议气候大会

发布时间:2021-07-19 11:00:11

1、澳大利亚示威者为什么抗议G20峰会召开

澳大利亚示威者头埋沙滩抗议G20峰会2014-11-14 09:58:03 来源: 财新网
2014年11月13日,澳大利亚悉尼邦迪海滩,400名示威者将头埋进沙滩,抗议即将召开的G20峰会。示威者通过这一行为艺术,指责澳大利亚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就像把头埋在沙坑里一样自欺欺人。
G20峰会期间气温最高40度 抗议者不惧高温搞示威 (2014年11月16日 14:2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1月16日电据澳洲网16日报道,在本次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在会场内热烈地讨论各项议题。在会场外,布里斯班也是一片“热火朝天”,16日的气温高达34.7摄氏度。不过高温似乎并未阻挡社会活动家们抗议示威的脚步,他们依然把G20变成了自己的秀场。
据报道,在当地时间16日下午一点左右,布里斯班本地气温已经达到了40度,为历届G20峰会最高温。即便如此,16日将有7场抗议活动在布里斯班举行。
报道称,抗议活动包括针对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进行的活动,以抗议他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行动不足。也有团体正举办抗议示威活动,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行为表示不满。
据预估,昆州警方副局长巴尼特警方会努力将抗议人群安排在阴凉处,以防他们因高温发生危险,他说:“近日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危险,所以我们会力保前线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水、电解质,并尽量让他们在阴凉处执勤。”
警方总监助理卡罗尔表示,警方对目前为止的安保工作感觉满意,不过还不打算就此放松警惕。16日下午26位与会国家元首中将有20名前往机场准备离开,因此媒体也提醒公众注意会出现的交通延误。

2、气候大会前民众为什么围欧洲最大矿坑抗议?

<

3、正在丹麦哥本哈根开的气候大会,为什么发展中国家都极力反对?为什么对于小岛国来说就自杀协议?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在这场博弈中,发达国家是既得利益者,拥有着强大的碳话语权与主动权,它们拥有资金、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发展本国的清洁产业及碳排放转移的方式做出“高调”的姿态,借助这种优势,“居高临下”地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超出发展中国家现实及承受能力的不合理的要求。哥本哈根峰会的主办国提出“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的草案就是这种思路的一种表现。
面对发达国家的咄咄逼人,发展中国家并无更多选择,一方面要据理力争,绝不可能对发达国家的要求做出无原则的让步;一方面又不应该放弃作为全球气候公民的责任,因此,发展中国国家应该在不得不的状态下去算好五笔帐,以争取一个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局面。
第一笔,历史帐。全球气候变化在今天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对人类文明造成重大威胁的问题,主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不断向大气中排放有害气体的结果。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较早进行工业化,通过高密度的碳排放而实现其今天的经济地位的,目前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约有80%是西方国家历史至今排放的结果。因此,面对今天的全球气候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要负主要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西方发达国家为其历史上的排放行为负责。正如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所做的那个比喻,一场盛大的宴会,不能让最后只赶上喝了一杯咖啡的穷亲戚一起费用平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要更多“买单”。

第二笔,发展帐。在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下,碳的高密度排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逾越这样一个阶段。当发达国家通过早期的工业化高排放阶段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再以自己的低排放密度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无疑就在牵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来避免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发达国家形成挑战,维持目前发达国家处于全球利益高端的格局。面对这样的情况,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坚持自身的发展权,要求发达国家担负相关的责任。

第三笔,人均帐。关于碳排放有三个衡量指标,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密度、人均碳排放量。在目前的年碳排放总量居前的国家中,中国、印度、印尼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总量为依据要求发展中国家制定明确的减排计划,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就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现较低密度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多是人口密度高的国家,中印就是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国,这必然导致碳排放总量方面出现一个较高的数字。发达国家以碳排放总量限制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无疑就避开了自己在人均碳排放量方面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比如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中国的三倍以上,却试图要求中国执行碳总量减排标准,这是一种既推卸自身责任,又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曲线限制的行为,中国应该与所有面临同类压力的发展中国家一起发出共同的声音。

第四笔,转移帐。西方发达国家在较早完成了工业化之后,通过产业升级,将低端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本国的碳排放行为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表面上看似本国减排了,但是世界的碳排放总量并没有减少。发展中国家付出了高排放及环境污染的代价为发达国家提供它们所需的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却又要承担起减排的重任,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不但不积极通过技术、资金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碳排放问题,反而提出征收“碳关税”的建议,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发展中国家同样要与发达国家算好这笔帐,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发达国家为这种碳排放的转移担负责任。

第五笔,责任帐。上面四笔帐都是算给发达国家看的,要求西方国家正视自身责任,为碳减排做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跟自己算一笔帐。固然目前的世界气候问题当中,发达国家负有主要责任,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在碳排放问题上面无视自己的责任。毕竟地球是一体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只通过部分地方的碳减排努力就可以实现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作为发展中国家既要考虑本国的发展阶段,据理力争在碳减排方面维护本国的利益,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在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密度、人均碳排放量方面寻找一个平衡,为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作出努力。

4、气候抗议团体,“反抗灭绝”组织为何能席卷西方?

反抗灭绝组织作为一个气候抗议团体,最近在欧洲各种闹事情。反抗灭绝组织之所以能席卷西方,是因为他们的理念和平常的气候保护组织大不一样。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反抗灭绝”组织从只有一小部分成员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最激进的气候抗议团体,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本周一开始,该组织启动全球范围的抗议行动,造成伦敦、柏林、悉尼、惠灵顿等多地交通瘫痪。

反抗灭绝组织的由来是在2015年,患有恐高症的布拉姆威尔为阻止工人因修建公交车道而砍伐一整排树木,他克服了恐惧,爬上了英格兰布里斯托尔的一棵树。虽然他在上面待了几天,树任然被砍倒了,但是这次失败让布拉姆威尔意识到得换一种抗议方式。后来经过不断的探讨和调研,2018年,布拉姆威尔和其他20个有着共同志向的活动人士确定了行动方针,就是利用“非暴力的大规模干扰活动”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并迫使政府在环保问题上采取行动。而且“反抗灭绝”鼓励其成员被捕,希望借助司法系统推动环保变革。

“反抗灭绝”得以发展壮大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组织拥有鲜明、有冲击力的标志,沙漏形状的标志提醒人们改变气候变暖时间紧迫。“反抗灭绝”传递出的“末日”情怀符合时代需要,反映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忧虑。

5、让多地交通瘫痪这个气候抗议团体,为何能席卷西方,背后是什么深刻原因?

打着"对抗灭绝"的抗议组织,为了引起当局对气候环境保护的关注,采用了非暴力但有些激进的行为表示示威抗议。抗议组织团体主要围绕城市地标建筑开展抗议活动,造成了多地交通瘫痪,也让警察逮捕了不少抗议群体。

这个打着"对抗灭绝"宣传语的气候抗议团体的形成,与一次抗议砍伐树木,爬树行为失败有关系。为了获得更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倡议人布拉姆威尔,意识到要改变抗议方式,最终选择了比较疯狂激进方式,进行抗议活动。最后团体队伍发展得也日趋强大。

为了气候问题,席卷西方的抗议团体,之所以影响力那么大,据了解,一是组织启用沙漏的外形标志,来提醒人们改变天气变暖的时间紧迫性,而且这个具有鲜明警醒作用以及强有力的打击标志,具有很好的号召力。

其次,团体一改传统温和的环保用语,而是采用了"灭尽"这样比较生硬,又带有激进色彩的形容词汇,让大家强烈地意识到天气转变问题的严肃性,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而"对抗灭尽"宣传也渲染了一种末日的情怀,给人制造出对天气转变的忧虑,正是营造的这种忧患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队伍。

"对抗灭绝"的抗议活动,有几分激进,虽然同是为了气候问题,却不像瑞典桑伯格女孩的罢课抗议那么温和。虽然"对抗灭绝"运动有比较宽容的声音,但是很多人也呼吁大家理性抗议,不要用激进侵扰了社会秩序。

6、德国为什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来临的时候,开展气候抗议集会?

这是为了呼吁全世界人民关注气候问题。所以才会在联合国气候峰会来临之前,才会采取抗议罢工集会。因为现在气候问题已然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国家的生存问题。现在已经关乎到全世界人民的发展以及生存。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组织联合国带头组织气候峰会,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

由于这些年气候污染成为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难题。因为如果追求经济发展必然会严重破坏气候。这样会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使世界各国都关注气候问题,联合国秘书长才会在联合国组织一次气候峰会,目的就是探讨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以及碳排放量标准。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各个国家的一个共识和目标。

然而由于一些国家对于环境问题并不关心,比如美国在气候峰会以前,早早地退出了联合国气候组织。这也遭到了很多国家的强烈抗议以及不满,因为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量国家。不好好治理国内的环保问题,反而对其他国家的环保政策指手画脚。这也使得很多国家都对美国发起了最强烈的抗议。

所以有很多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联合国气候峰会,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全人类的发展,这并不是意识形态的竞争,而更多的是人类共同发展。所以美国这种意识形态非常极端的国家,并不适合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

7、谁能给我讲下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将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联合国气候会议一年召开一次,其前身为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地球峰会的目的是协调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国际行动。
 会议宗旨及预期目标

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达成一个公平、及时、有效、科学、着眼长远的保护地球气候法律协议,这就是联合国气候谈判的使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在这份文件中,发达国家承诺到2012平均在1990水平上减少5%。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结束,但对抗变暖的努力需要继续贯彻并大大加强,因此关于2012年后的减排指标谈判要求尽快得出结果。在2007年底的印尼巴厘岛气候大会上,各国同意启动一个为期两年的谈判计划,旨在到2009年底的丹麦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这个新的气候协议。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困境与挑战第一题是减排目标。第二题是资金 第三题是协议的法律性质 第四题是测量机制

8、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引起很大争议?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9、激进示威者为何抗议气候变化,致美国华盛顿交通瘫痪?

因为他们之前就曾提出了气候变化对美国带来的严重影响,却没有得到重视,所以他们才会抗议。

与抗议气候大会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