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西西伯利亚的气候

西西伯利亚的气候

发布时间:2020-03-04 23:26:07

1、西西伯利亚普尔河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

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发源于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东北部,河流由南向北流,先后接纳叶蒂普尔河,普亚库普尔河,普尔别河等支流后,在塔佐夫斯基附近注入喀拉海的额毕湾。从支流普压库普洱河源头算起,普尔河全长1020千米,流域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75立方米每秒,年均径流量276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73度20分到东经81度26分,北纬62度20分到67度19分。

大陆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均气温低于0℃。东北部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是-70℃。降水时空差异明显 ,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针叶林地带500~600毫米 ,阿尔泰山地达1000~2000毫米 。75%~80%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

流域概况

是俄罗斯境内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等国为邻,面积1276万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全在俄罗斯境内。 也有人将北冰洋同太平洋水系分水岭作为其东界(以东称远东区)。东西长约7,000多公里,南北宽达3,500公里,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西伯利亚——更象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陆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亚。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有一种成见,总是把它和雪域、严寒、空旷、野蛮联系起来。

实际上西伯利亚是形式多样的。可根据某些条件将其分为一些区域:西部和北部西伯利亚,阿尔泰,图瓦,哈卡 普尔河

斯,萨彦和外贝加尔地区,雅库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列入西伯利亚。从西至东七千公里,从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1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20个法国的面积——这就是西伯利亚!

奥克尼新石器时代被明显的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区分的原则是那些原始材料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形式。其中包括建筑风格和制陶艺术的不同。新石器时代早期被确认为有三部分构成:有凹陷进去的石堆、有小规模的定居点,包括在帕帕斯特雷岛上的纳普人以及那些使用独特的圆底陶器的人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特征是:有着巨大的纪念物,内部是石圈,墓地通道,还有村落,比如斯卡拉布雷和里恩尤,以及居民使用平底的有凹线的陶器。因此,新石器时代整体清晰的被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有着分散的点缀在奥克尼山水之间的农场和建筑物,也许,还伴随着他们各自带房间的圆锥形石堆。晚期尽管村落数目在量上明显地少于早期,但是他们却统治了这块土地。晚期还有那宏伟的纪念遗迹,比如说,梅绍墓地通道和壮观的斯滕内斯和布罗德格尔的石圈。 经过大量的发掘工作,奥克尼新石器时代呈现出一个新的综合体。同样,这些交替文化的观点削弱了蔡尔德所观察到的整洁的外表。奥克尼由一组岛屿所构成,其中的每一个岛屿都是互不相同的,旅行者可以识别出不同岛屿、不同居民的不同特点。奥克尼新石器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外在形式。早期和晚期的分割是现代化的一个创造,它企图把这些原始的特殊的文化聚集成清晰、通俗、简单、有效的特征文化,以防理解上的偏差。

实际上,自从蔡尔德和沃尔特·格兰特在劳赛岛的里恩尤被发掘的时候起,证据就一直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证据表明: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特点统一为单一的农场建筑形式是不可行的。在里恩尤村落海拔较低的位置,发现的圆底陶器,清楚的表明了圆底陶器文化对实际居民点控制了很长时期,不仅仅是早期。而且发现,一块打火石和圆底陶器的碎片覆盖了一片广泛的区域,这个区域是罗伯特兰德尔在1930年代于梅恩兰岛上的怀德山上发现的。更近些时候,布拉德福德大学在普尔河上的发掘物揭示了大量的房屋建筑跟圆底陶器的早期形式联结在一起,这些陶器被置于一个后来被刻上凹线的陶器村落之下。从这些线索出发,好像存在这种可能,早期新石器时代代表了一个分散的、小规模的定居方式的想法,从最轻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想法,简单了。从最重的角度去评价,则是完全错了。为了详细检查这个问题,目前,格拉斯哥大学和设菲尔德大学在梅兰恩岛上的库韦恩和怀德福特地区开始了一项工程,来检查定居形式在一块单一地区经历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器时代后会发生的变化。除了在1930年代在怀德福特山下面分布着零星的遗址之外,在斯特恩豪和克罗西克牢恩又发现了两处新的遗址。

尽管这些工作还在继续,斯特恩豪遗址已经初步露出端倪,它至少包括三处(也许更多)新石器时代早期建造的房屋分布在晚一些时候的村落里。因此,形式上显得更加分散。考古学家推测在斯特恩豪遗址曾经有过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村落。在克罗西克牢恩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的居民点看起来包括了一个更大的房屋结构,它的周围只有三四个房屋。奥克尼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一个宠大的墓穴和两个举行仪式的广场、一个居住区和许多未被挖掘出来的墓葬。这个壮观的文化遗址展现了五千年前苏格兰群岛北部的一个偏僻岛屿上的生活状况。

2、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同是平原为什么气候差别

因为西伯离海更远!

3、西伯利亚属于什么气候?

西伯利亚位于亚洲北部,地域辽阔,
主要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部临近北冰洋一线属于寒带苔原气候,
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
最西部的地区还受到一点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但没有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只能称为偏海洋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中西伯利亚气候特点

中西伯利亚
气候特征

大部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气候寒冷,大陆性显著,冬季长达6~8个月,极端最低温为-50 ℃。1月平均温度—20(西南部)~—44℃(东北部)。年降水量300~500毫米。

5、西伯利亚气候成因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亚欧大陆北部(俄罗斯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地区)
成因:受极地气团控制
特点:冬季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蒸发弱,相对湿度高。

寒带苔原气候
分布:俄罗亚洲部分的北冰洋沿岸地区
成因: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与北极气团的控制
特点:全年皆冬,降水较少,蒸发也少,沿岸多雾。

6、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8℃~-10℃,7月平均温度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冬季严寒而漫长。

位于俄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点之一,1月平均温度-50℃,历史最低值-71.2℃。

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或称(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

(6)西西伯利亚的气候扩展资料:

俄罗斯的地理环境:

1、区域位置

位于30°~180°E,50°~80°N,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2、地形地貌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3、水系分布

俄罗斯临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濒临海域顺时针依次为里海、黑海、波罗的海、芬兰湾、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俄罗斯

7、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四级气候是多少度?

西伯利亚的气候1. 西西伯利亚
西西伯利亚平原冬夏温差变化极大,夏季气温酷热而短暂,南部一般为20℃,最高可达35℃-40℃。北部一般为10℃左右。1 月份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可达-50℃--52℃以下。2. 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为亚洲大陆腹地,地处高纬度,有1/4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季长达7-8个月,是典型的寒冷大陆性气候。冬季酷寒,冬夏温差极大,达50℃-65℃。全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冬天最冷可达-40℃---50℃。3. 远东远东的气候特点是季风环流。冬季由于冬季季风的影响,气候干燥而寒冷。南部波射特湾1月份平均气温为-21℃,而北部则低到-37℃--40℃。夏季南部平均气温可达 20℃以上,北部则只在 0℃-4℃。 谢谢采纳~O(∩_∩)O~

8、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什么气候类型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它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大部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五大湖附近.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9、东西伯利亚的气候

东西伯利亚绝大部分地区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南方和西南方边界地区有萨彦岭。由于远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风又被山脉阻断,使东西伯利亚具有最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具体表现为冬夏温差巨大,昼夜温度剧烈变化。在北冰洋的直接影响下,东西伯利亚成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夏短冬长,春天化冻晚,而秋天上冻早。在冬季长达九、十个月的北部地区,河流和土壤只在夏季有限的三两个月里解冻,依偎地面热气的植物匆忙开花结果,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往往延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大陆性气候的另一个表现是降水量少。西部地区的年降水量为600毫米,而东部仅为300毫米。在降水量最少的东南部地区,冬季平均雪厚只有5~10厘米,有时一冬天很难见到雪。这种严酷的气候条件使农业发展遇到困难。
特殊气候
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极端寒冷但夏季并不寒冷,年温差极大,世界上年温差最大的地方(达100°C,冬季最低达-70°C而夏季最高达30°C)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这里(最低可达-70°C,仅次于南极,比北极更寒冷)。东西伯利亚地区春秋两季非常短暂,严寒的冬季很快就变成温暖的夏季,温度上升非常快。这种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春季被称为“西伯利亚式的春天”。

与西西伯利亚的气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