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干燥与绵羊繁殖

气候干燥与绵羊繁殖

发布时间:2020-04-23 07:59:10

1、我想搞养殖可是我们这里气候干燥不知道养什么?

可以卖毛皮类的动物,气候敢干燥以长出很好的毛皮,

2、绵羊的生活习性如何?

(1)活泼好动,喜欢登高
山羊生性好动,除卧息反刍外,大部分时间处于走走停停的逍遥运动之中。羔羊的好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常有前肢腾空、身体站立、跳跃嬉戏的动作。山羊有很强的登高和跳跃能力,根据山羊的这一习性,舍饲山羊时应设置宽敞的运动场,圈舍和运动场的墙要有足够的高度。
(2)采食性广,适应性强
和其他家畜相比,山羊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无论高山或平原、森林或沙漠,热带或寒带,沿海或内陆均有山羊分布,山羊在地球上的地域分布之广,远超过其他草食家畜。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没有绵羊,但却饲养着一定数量的山羊。山羊对水的利用率高,使它能够忍受缺水和高温环境。
山羊的觅食能力极强,能够利用大家畜和绵羊不能利用的牧草,对各种牧草、树木枝叶、作物秸秆、许多灌木、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均可采食,其采食植物的种类占供试种数的88%,远多于其他家畜。山羊对饲草的选择能力也高于绵羊和其他草食家畜,具有根据其身体需要而选择采食不同种类牧草或同种牧草不同部位的能力。
(3)喜欢干燥,厌恶潮湿
山羊同绵羊一样喜欢干燥,适宜在干燥凉爽的地区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山羊易感染各种疾病,特别是肺炎和寄生虫病。但山羊对高温、高湿环境适应性明显高于绵羊,在我国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山羊仍能正常地生活和繁殖。
(4)合群性好,喜好清洁
山羊的合群性也较强,无论是放牧还是舍饲,1个群体的成员总喜好在一起活动,其中年龄大、后代多、身体强壮的羊常担任“头羊”的领导角色,带领全群统一行动。除繁殖季节公羊之间偶有因争夺配偶发生争斗外,一般1群羊各成员间都可和睦相处。山羊同绵羊一样,喜好清洁,采食前用鼻子嗅,凡是有异味、污染、沾有粪便或腐败的饲料,或已践踏过的草都不爱吃,山羊也喜欢清洁的饮水。在舍饲山羊时,饲草要放在草架里,以减少饲草的浪费,饮水要保持清洁,经常更换。
(5)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山羊的繁殖力强,主要表现在性成熟早、多胎和多产上。山羊一般在5~6月龄达到性成熟,7~8月龄即可初配。大多数品种的山羊每胎可产羔2~3只,平均产羔率超过200%。
(6)胆大灵巧,容易调教
山羊胆大勇敢,神经敏锐,易于领会人的意图,在草原上放牧羊群时,牧工常挑选去势山羊加以训练,作为头羊,马戏团也常利用山羊作精彩的表演。
(7)喜食灌木,有改善草地的作用
山羊特别喜欢采食灌木枝叶,在草地管理上常用来控制草地次生林、许多灌木和杂草的生长,促进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因此,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常利用山羊的采食习性,来管理草地。

3、绵羊的繁殖管理

绵羊是季节性繁殖动物。一般配种季节在日照缩短、气温下降的来9~11月份,但在纬度较低而饲养管理较好的地方,也能全年发情配种。发情持续期为1~2天,发情周期平均17天,妊娠期151~152天(142~155天)。初生重约3.5~4.5千克,多为单羔,但双羔和三羔亦常见。性成熟和初配年龄因品种类型和饲养管理而异:母羊4~10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为1~2岁,繁殖年限约6~8岁;公羊5~7月龄性成熟,18~20月龄初配,繁殖年限6~8岁。适宜的配种期依当地的气候、牧草条件、母羊膘情和最适自宜的接羔时间而定;同时也考虑饲料、羊舍和劳力等因素,而以产冬羔为最佳。配种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同期发情、胚胎知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冷冻精液等新技术已在绵羊繁殖上应用。利用激素诱导母羊同期发情和通过人工授精使产羔时间大体一致,有利于集中产羔和成批生产肥羔。为提高肥羔产量,常选择道配种季节长或全年能配种的品种,使母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培育早熟多胎品种和降低母羊初配年龄也可提高产羔率。良好的接羔和育羔工作可提高成活率。

4、养绵羊怎么养好

(1)合群性强,饲料利用范围广
绵羊的合群性比其他家畜强,但绵羊的群居性有品种间的差异,地方品种比培育品种的合群性强,毛用品种比肉用品种的合群性强。羊的饲料利用和牧草种类很广。各种牧草、灌木和农副产品,均可作为羊的饲料。在荒漠草原、灌丛草地、田畔路旁、低短杂草,羊都可牧食利用。
(2)羊忍受艰苦的能力强
羊能忍受自然环境和营养状况的剧烈变化而生存。当夏秋牧草茂盛,营养丰富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膘,积蓄大量脂肪。而在冬春枯草季节营养缺乏时,再重新转化成糖元,供机体维持和繁殖生产之用,因而羊对饥饿的忍受力较强。例如山西一般羊群全年膘情升降幅度达20%~35%。降膘20%可视为正常,而降膘40%时,即为死亡临界限,此时机体受损不能恢复,导致死亡。一般绵羊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10~20℃适合繁殖配种,20~30℃适合生长,-5℃~35℃可以维持。
(3)性情温顺,喜干厌湿
绵羊性情温顺,胆小懦弱,突然的惊吓容易发生“炸群”而四处乱跑、乱挤,所以圈门不能太小,以免撞伤。
绵羊宜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采食和卧息。湿热、湿冷的圈舍对绵羊生长发育不利。所以,应遮荫,防止曝晒。在夏季炎热天气放牧,常常发生低头拥挤、呼吸急喘、驱赶不散的“扎窝子”现象,细毛羊更为明显。高温高湿的环境尤其不利于绵羊生存,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生殖能力明显降低。
(4)母子相识
绵羊的母子即使在大群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相识,其中嗅觉起主要作用,听觉和视觉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绵羊具有趾腺、眶下腺和腹股沟腺,是与其他羊属动物区别的特征。腹股沟的分泌物也是羔羊识别母羊的主要依据。
(5)其他生活习性
绵羊除上述几个习性外,在舍饲绵羊时,要设置足够的运动场。另外,绵羊还有黎明或早晨交配的习性,研究表明:在繁殖季节,绵羊在中午、傍晚和夜间很少活动,在6∶30~7∶30期间交配比例最高,下午和黄昏是次之。因此,在采用人工输精时,为获得较好的受胎率,输精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

5、绵羊的生活习性

(1)活泼好动,喜欢登高
山羊生性好动,除卧息反刍外,大部分时间处于走走停停的逍遥运动之中。羔羊的好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常有前肢腾空、身体站立、跳跃嬉戏的动作。山羊有很强的登高和跳跃能力,根据山羊的这一习性,舍饲山羊时应设置宽敞的运动场,圈舍和运动场的墙要有足够的高度。
(2)采食性广,适应性强
和其他家畜相比,山羊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无论高山或平原、森林或沙漠,热带或寒带,沿海或内陆均有山羊分布,山羊在地球上的地域分布之广,远超过其他草食家畜。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没有绵羊,但却饲养着一定数量的山羊。山羊对水的利用率高,使它能够忍受缺水和高温环境。
山羊的觅食能力极强,能够利用大家畜和绵羊不能利用的牧草,对各种牧草、树木枝叶、作物秸秆、许多灌木、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均可采食,其采食植物的种类占供试种数的88%,远多于其他家畜。山羊对饲草的选择能力也高于绵羊和其他草食家畜,具有根据其身体需要而选择采食不同种类牧草或同种牧草不同部位的能力。
(3)喜欢干燥,厌恶潮湿
山羊同绵羊一样喜欢干燥,适宜在干燥凉爽的地区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山羊易感染各种疾病,特别是肺炎和寄生虫病。但山羊对高温、高湿环境适应性明显高于绵羊,在我国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山羊仍能正常地生活和繁殖。
(4)合群性好,喜好清洁
山羊的合群性也较强,无论是放牧还是舍饲,1个群体的成员总喜好在一起活动,其中年龄大、后代多、身体强壮的羊常担任“头羊”的领导角色,带领全群统一行动。除繁殖季节公羊之间偶有因争夺配偶发生争斗外,一般1群羊各成员间都可和睦相处。山羊同绵羊一样,喜好清洁,采食前用鼻子嗅,凡是有异味、污染、沾有粪便或腐败的饲料,或已践踏过的草都不爱吃,山羊也喜欢清洁的饮水。在舍饲山羊时,饲草要放在草架里,以减少饲草的浪费,饮水要保持清洁,经常更换。
(5)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山羊的繁殖力强,主要表现在性成熟早、多胎和多产上。山羊一般在5~6月龄达到性成熟,7~8月龄即可初配。大多数品种的山羊每胎可产羔2~3只,平均产羔率超过200%。
(6)胆大灵巧,容易调教
山羊胆大勇敢,神经敏锐,易于领会人的意图,在草原上放牧羊群时,牧工常挑选去势山羊加以训练,作为头羊,马戏团也常利用山羊作精彩的表演。
(7)喜食灌木,有改善草地的作用
山羊特别喜欢采食灌木枝叶,在草地管理上常用来控制草地次生林、许多灌木和杂草的生长,促进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因此,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常利用山羊的采食习性,来管理草地。

6、绵羊怎么养殖和防病啊

绵羊防病技术 1.绵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病原体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以3―6月龄的幼羊最易感,主要通过圈舍、用具和皮肤擦伤传播,一旦发生可危害多年。①临床特征:潜伏期4―7天,通常在口唇部皮肤和粘膜见到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的疣状厚痂,肉芽组织增生,使口唇肿大,影响采食,病羊往往因衰弱而亡,病程为2―3周。②防治措施:严禁从疫区引进绵羊,并建立绵羊引进隔离观察制度;可在每年3月或9月用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在羊只口腔粘膜内接种免疫;幼、羔羊口腔粘膜娇嫩,易引起外伤,应避免饲喂粗硬饲料,防止感染;发病后,用2%的火碱对羊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并对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可用食醋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碘甘油或抗生素软膏,每天两次。

2.绵羊蓝舌病: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科的蓝舌病病毒,因患病羊只舌呈蓝紫色而得名。库蠓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可经胎盘侵害胎儿。①临床特征:潜伏期3―8天,病羊发热高达4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腔粘膜充血,舌呈蓝紫色,数日后口、舌上皮粘膜糜烂,头、耳和喉部可发生水肿,有的见咳嗽、血样下痢症状;妊娠绵羊可出现流产、死胎或胎儿先天异常。病程为6―14天,病死率达2%―30%。②注意与传染性脓疱的鉴别:蓝舌病除病羊舌见蓝紫色外,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明显,而传染性脓疱主要侵害幼羊,一般不出现体温升高及全身症状,病变只发生在口唇部。③防治措施:防重于治,从外地引进绵羊时,要严格检疫;夏季做好消灭库蠓工作,保持绵羊圈舍清洁卫生,防止库蠓叮咬;患病羊只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对患部进行冲洗,溃疡面涂抹碘甘油或冰硼散,每天2―3次,并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做好病羊的防晒,保证营养均衡。

3.羊肠毒血症:病原体d型魏氏梭菌在羊只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可引发本病,主要侵害1岁左右、膘情好的绵羊。雨季、气候骤变及过食大量青绿多汁饲料常可诱发本病,呈散发性。①临床特征: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或在看出症状后突然倒地死亡;有症状的以抽搐为主,见四肢强烈划动,肌肉抽搐,眼球转动,磨牙,口鼻出沫,常于2―4小时内死亡;有的呈昏睡状,有的伴有腹泻,排黑色或深绿色粪便,3―4小时内静静地死去。②病理剖检:肾脏表面充血,实质松软如泥,稍压即碎烂;小肠充血、出血,整个肠道呈血红色。③防治措施:严格执行禁牧圈养制度,不要将羊只赶到户外,特别是草坡地上去放牧;每年春季接种羊三联(羊快疫、羊猝阻、羊肠毒血症)或羊四联(除前三联外,另加羔羊痢疾);科学调整绵羊的饲料结构,切实防止过食青绿多汁饲料,加强运动,增强绵羊的体质;病程稍长的,可尝试用磺胺脒10―25克,并用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500毫克混合肌注,一日三次,有一定疗效。

7、绵羊和湖羊有什么区别

1、地区不同

中国饲养绵羊最多的地方是内蒙古、青海等地。

湖羊是中国特有的羔皮用绵羊品种,主要产于浙江嘉兴和太湖地区。

2、习来性不同

绵羊喜干燥,怕潮湿和炎热。棚圈湿热、湿冷或于低洼草地放牧,易感染疾病,如患寄生虫病和关节炎等。绵羊全身被毛密生,且皮肤厚自,故一般不怕冷而怕热。

在终年舍饲的环境下,经过多年人工选育,羊只逐渐适应了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蒙古羊在太湖周围的杭嘉湖一带定居下来, 形成今日的湖羊品种。

3、繁殖特性不同zd

绵羊初生重约3.5~4.5千克,多为单羔。

湖羊性成熟早,生长快,常年发情和配种,繁殖率很高。除初产外,每胎多在2只以上,高的可达6~8只,平均产羔率为228.92%。

8、我们老家气候干燥少雨适合养殖什么品种的山羊?

你好,你们当地的天气,比较适合养殖波尔山羊。。因为,波尔山羊就是适合热带养殖的!南方天气比较适合养。。北方的话,比较适合养殖绵羊?小尾寒羊,和杜波羊都可以!
希望,能帮到你。

9、绵羊和山羊的区别

绵羊和山羊的区别:

区别一:具有不同的染色体对数 

绵羊有27对染色体,山羊有30对染色体。由于染色体数量不同,无法配对,因此导致两种羊彼此无法繁殖。 

区别二:性情不同 

绵羊迟钝,山羊灵活;但绵羊羔比山羊羔胆小,惊吓后快速逃窜。

区别四:采食习惯不同 

绵羊喜食非禾本科草、阔叶草和草本植物,采食高度为5.1~17.4厘米;山羊喜食灌木嫩枝叶,包括植物的叶、茎和嫩枝,采食高度在20厘米以上。绵羊比山羊采食量多。 

区别四:毛被不同 

绵羊为粗细不同的被毛;山毛为粗刚毛和绒毛。 

区别五:叫声不同

绵羊叫声为baa,山羊叫声为Maa。 

区别六:角的不同 

大部分绵羊无角,仅少数有角;而大部分山羊有角,仅少数无角。 

区别七:对矿物质的需要不同 

绵羊对大部分矿物质元素的需要量少,山羊多;尤其是铜,绵羊需要量极少,若按山羊的给量饲喂,极易中毒。 

区别八:对疫病的易感性不同 

绵羊应该接种肠毒血症疫苗,而山羊可以不予接种;绵羊易患蠕虫病(主要为园线虫科的蠕虫),但很少罹患外寄生虫病(包括疥癣);带长毛的山羊不仅易染白虱,而且易患疥癣。 

区别九:驱除杂草的能力不同

绵羊被称为“天然驱草剂”,有采食和驱除田间和林间杂草的作用;但山羊在林间有损坏幼苗的“破坏”作用。 

区别十:管理方面不同 

绵羊很少修蹄,一般一年修1~2次即可,而山羊要经常修蹄(一般1~2次/月)。 

区别十一:乳成分不同 

绵羊乳中含干物质19.2%,脂肪6.9%,蛋白质6.5%,无氮浸出物4.9%;而山羊乳相应为:12.9%、4.1%、3.7%和4.2%。

基于两种羊乳在组成成分方面的差异,绵羔羊出生1个月,体重增加100克时,每天需绵羊奶640克。如果改用山羊奶和牛奶饲喂,同样的增重则需山羊奶(或牛奶)800~1000克。

(9)气候干燥与绵羊繁殖扩展资料

山羊的圈养好处

一.能合理利用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饲草资源和有限的土地资源,多数不宜放牧的田间地头,果园种草都可以刈割养羊。可以田间种草、林间套草、以草养羊。据测定,一亩良田种草可养羊6~8只,收入是粮食作物的3~5倍。同时羊粪肥田,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二.有利于大积农家肥,羊粪尿是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含量较高的复合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单产和降低费用,尤其是冷浸田效果明显。

三.能充分利用闲散劳力资源,达到家家户户养养的目的。"出门带把镰,回来一捆草",不仅解决了靠山养羊的矛盾,也为发展规模化养羊奠定了基础。解决了闲散劳力就业出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四.便于对羊群实行科学饲养管理。减少羊群疾病,提高养羊生产效益。

五.可缓解羊群受季节性牧草制约,牧草资源不足,损坏草场植被等矛盾。同时也解决了养羊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不良循环,发展了养羊业。

六.便于科学处理粪便,改善人居环境,人畜分居,减少人畜共患疾病。根治生态环境的面污染,有效防止牧区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七.便于集中产奶,由于山羊奶营养价值极高且产量有限,同时也受山羊哺乳期的限制,圈养对于提高产奶的集中度和奶产量的提高,以及后期化的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网络—绵羊

 网络—山羊

10、羊怀胎几个月

羊的妊娠期为146~150天,大概5个月左右。

母羊的饲养管理情况对羔羊的发育、生长和成活影响很大。按照繁殖周期来说,小尾寒羊的怀孕期为5个月,哺乳期内即可发情配种,没有恢复可言。在配种受胎后,为使胚胎能充分发育和母羊产后有充足的乳汁,应当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作基础。

羊发情配种主要在春秋季,妊娠期平均在150天左右,所以春秋也为产羔较集中的季节。秋羔越冬时正处于哺乳期或断奶期,冬季青绿饲料缺乏,饲草品质差,母羊乳汁不足,羔羊营养不良,体质弱,抗病力差。

且冬季长期干燥寒冷的气候又极易引起羔羊的呼吸道感染,许多羔羊感染肺炎而死。由于气候寒冷,粪便的处理和垫草的更换都不及时,羔羊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及产气夹膜梭状杆菌等的机会大大增加,引起传染性胃肠炎导致腹泻脱水而死。

羊繁殖年龄一般为2~5岁。年龄过大.母畜易感染乳腺炎,泌乳量减少,年龄过小,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泌乳量不足。据调查,农民对母羊的配种年龄普遍不加控制,老的直到7~8岁还在配种,小的4~5个月就开始配种,这样造成生产的弱羔多。

(10)气候干燥与绵羊繁殖扩展资料:

母羊怀孕后的注意事项:

一、分群饲养。妊娠母羊应与羔羊、公羊、育肥羊分开,单独饲养,这样可对胎儿不同发育时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饲养管理方法,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尤其是妊娠后期的母羊更应单独饲养。

二、加强营养。为了让母羊增膘保胎,妊娠期的母羊应供给质量好易消化的饲草,对个别体质瘦弱的母羊,要补给足够的精料。妊娠母羊禁止喂食霉烂变质及冰冻的草料,不饮冰冻水。

三、适当增加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母羊抵抗力,有利于保胎;同时,适当的运动也为将来胎儿顺利分娩,保证母子平安打下基础。

四、预防疾病。妊娠母羊患病易引起流产,因此在母羊空怀期要搞好疾病防治工作,如注射疫苗和驱虫。妊娠期间要注意定期消毒圈舍,同时要防寒、防暑,防止拥挤和饲喂有毒饲料等,杜绝疾病发生的诱因。

与气候干燥与绵羊繁殖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