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扬州地形气候土质
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4.8℃,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5℃.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
扬州市辖区北部地形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和沿江地貌为长江三角洲漫滩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扬州市的最高点为仪征市境内的大铜山,海拔149.5米.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邗江、江都、仪征等1区2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2、扬州的地理环境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最高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149.5米;最低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
扬州市区北部和仪征市北部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有高邮市神居山(99米)、大铜山(149.5米)、小铜山、捺山等。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2个多月。
气温
2012年,全市年平均气温分别为扬州城区15.8摄氏度、江都区15.5摄氏度、宝应县15.5摄氏度、高邮市15.6摄氏度、仪征市16.0摄氏度,与常年相比,偏高0.3~0.8摄氏度。各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7月、8月和10月,偏低的月份有2月、11月、12月,基本持平的月份有3月和9月。
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8.2摄氏度(7月29日,扬州城区)、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2摄氏度(1月23日,宝应县),全年35摄氏度及以上的高温日数为11天(宝应县)~18天(江都区)。扬州城区35摄氏度及以上高温日数为16天,初霜期比常年迟17天(常年为11月7日),终霜期比常年早18天(常年为3月31日)。
降水
2012年,全市年降水量扬州城区864毫米、江都区940毫米、宝应县1067毫米、高邮市934毫米、仪征市981毫米,与常年相比,除宝应县偏多一成外,其余偏少一成至二成。全市各地各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10月,偏多的月份有3月、7月、8月、12月,区域分布不均、有多有少的月份有2月、8月、9月、11月。
日照
2012年,全市年日照时数扬州城区1721小时、江都区1746小时、宝应县1868小时、高邮市2017小时、仪征市1825小时,与常年相比,偏少一成左右。全市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的月份有2月、3月、6月、8月、12月,偏多的月份有4月,其余各月基本接近常年。
气象灾害
2012年,扬州市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雷电、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雷暴等)、台风、寒潮、大雾及霾、烟等。
3、扬州属什么气候地带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
4、扬州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
天气还不错的,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晴天多,心情很好的。
夏天最高温度接近40度吧,天数不多,冬天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5度,一般零下一两度。
有江南梅雨季节,接近夏天的时候出现,不过不算很严重。夏天比较湿润,冬天比较干燥。
冬天可以穿羽绒服,不过不是很怕冷也可以不穿,我到现在就没穿过。
扬州工厂不多,空气质量很好,人也不多,很适合居住的,人多的话可不爽了。
扬州风景不错,名胜古迹不少,可以陶冶情操哈。不过想玩现代的刺激的,那就去临近的南京玩吧。交通很方便的,到南京就1个半小时左右。到镇江也很块。
对了 扬州还是园林城市,联合国办法的最佳人居城市 上网查的到的
扬州冬天不算长,从12月底到2月初吧,一般都0度左右,每年平均会下两场雪左右,下雪感觉很浪漫的,虽然比不过北国风光,(今天初例外哈,全国都雪灾了)
5、扬州的文化特点和气候水土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
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4.8℃,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5℃。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 民俗文化 语言
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她的存在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它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至今还有很多古汉语词汇,以及一些生动的、有意思的口头语。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剧等。这些曲艺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狭义上的扬州话一般指扬州城区方言,扬州郊区又称其为“街上话”。而广义上的扬州话还包括邗江、江都大部以及仪征东部、高邮、宝应、淮安市区、淮安楚州区、金湖、盐城、建湖的方言,还有安徽的天长市,俗称“大扬州话”。扬州话的音系特点主要是:
1、声母方面:
扬州话有17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与普通话相比,只比普通话少了zh,ch,sh,r,n这5个声母。古全浊声母在扬州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一致。普通话的平卷舌,扬州话里是不分的,扬州话用z,c,s,l来代替zh,ch,sh,r。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如:家,“家去”中念ga,“家庭”里念jia。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与普通话一致。泥母、来母、日母混同,就是所谓的n,l,r不分。洪音韵母前为l,细音韵母前为n。如:脑=lao,凉=niang。但是,扬州郊区很多地方是区分n,l的。
2、韵母方面:
扬州话有47个韵母。和多数官话方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保留入声韵,入声收喉塞音韵尾。古咸山摄三分为桓欢、寒山、先天韵。如:关=guan,官=guon,山=san,扇=xian等等,这些是与普通话不同的。北京话的前、后鼻音韵尾,在扬州话中分别合并。冰=宾,静=进。果摄不区分开合口,一律读o。如:贺=货=ho。和=河=ho。
3、声调方面:
扬州话有5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全浊上声今归入去声,古次浊上声今归上声。古清去、浊去;清入、浊入则分别合并为去声、入声。 除入声外,其他字的调类与普通话基本相同。
民族
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此外还有4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万多,占全市总人口的0.6%。
6、什么因素决定扬州的气候?
海洋,副热带高气压
7、扬州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候有什么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扬州地形气候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物资资源?境内主要哪些湖泊
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zd为14.8℃,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5℃。全年版无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
扬州市辖区北部地形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和沿江地貌为长江三角洲漫滩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扬州市的最高点为仪征市境内的大铜山,海权拔149.5米。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邗江、江都、仪征等1区2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参考地址:http://ke.baidu.com/view/5257.htm
9、扬州的气候特点与资阳比较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
资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0天。全年云雾多而日照少,空气湿度大而昼夜温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