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加索地区降水分布特点和什么有关
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有一条宽阔的陆上走廊,被称为高加索地区.高加索走廊总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山峦层叠绵延1200多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横贯其中,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里海的阿普歇伦半岛,将高加索一分而二.山脉以南被称为外高加索地区或南高加索地区,山脉以北被称为北高加索地区.矗立在大高加索丛山之中的最高峰是俄尔不鲁士峰,海拔5642米,为欧洲第一高峰.大高加索山脉南端位于库拉河与阿拉斯河谷之间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小高加索山脉.
整个高加索地区由大高加索山脉为分界,呈现出北高加索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外高加索亚热带地中海性气候两个截然不同的气候类型.外高加索地区处中纬度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西临黑海,由西风从地中海方向带来的暖湿气流途经黑海遇大高加索山脉阻挡,这就在外高加索造成典型的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的亚热带地中海性气候.外高加索年降水量一般在700至1500毫米.外高加索科尔吉他年降雨量达到1200至1800毫米.由于大高加索山脉与从西面来的暖湿气流形成交角,在大高加索山南坡即迎风坡降水成雨,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在山脉高寒地带形成多达2200条的冰川,其中70%在高加索山脉南坡.丰富的降水在外高加索汇聚成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流,现位于外亚美尼亚境内的塞凡湖为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湖泊.在北高加索,海洋水汽难以越过高加索山脉,而秋冬季造访此地的冷空气却被阻在大高加索山脉北坡,造成北高加索地区冬季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高加索冬季温差较大,如一月份,北高加索平均温度为-5~-2℃,外高加索东部为1~3.5℃.南北高加索夏季温差较小.
2、亲 大家好 我问一下 大高加索山脉 北侧降水多 还是南侧降水多?
北侧的降水多
3、(28分)高加索地区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大高加索山脉东西横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高加索地区简
(1)欧 西北流向东南 (4分)
(2)冬暖夏热,全年降水少(4分)夏季里海温度较陆地低(2分),气压较陆地高(2分),风从里海吹向陆地。
(3)石油资源丰富;低价低廉;劳动力质优价廉;政府政策支持。(任三点,6分)
(4)荒漠化(沙漠化) 土地(土壤)盐碱化(各2分) 乙河流域大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光热丰富。(任三点,6分)
4、大高加索山南坡降水丰富,为什么
我来回答你!
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有一条宽阔的陆上走廊,被称为高加索地区。高加索走廊总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山峦层叠绵延1200多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横贯其中,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里海的阿普歇伦半岛,将高加索一分而二。山脉以南被称为外高加索地区或南高加索地区,山脉以北被称为北高加索地区。矗立在大高加索丛山之中的最高峰是俄尔不鲁士峰,海拔5642米,为欧洲第一高峰。大高加索山脉南端位于库拉河与阿拉斯河谷之间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小高加索山脉。
整个高加索地区由大高加索山脉为分界,呈现出北高加索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外高加索亚热带地中海性气候两个截然不同的气候类型。外高加索地区处中纬度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西临黑海,由西风从地中海方向带来的暖湿气流途经黑海遇大高加索山脉阻挡,这就在外高加索造成典型的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的亚热带地中海性气候。外高加索年降水量一般在700至1500毫米。外高加索科尔吉他年降雨量达到1200至1800毫米。由于大高加索山脉与从西面来的暖湿气流形成交角,在大高加索山南坡即迎风坡降水成雨,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在山脉高寒地带形成多达2200条的冰川,其中70%在高加索山脉南坡。丰富的降水在外高加索汇聚成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流,现位于外亚美尼亚境内的塞凡湖为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湖泊。在北高加索,海洋水汽难以越过高加索山脉,而秋冬季造访此地的冷空气却被阻在大高加索山脉北坡,造成北高加索地区冬季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高加索冬季温差较大,如一月份,北高加索平均温度为-5~-2℃,外高加索东部为1~3.5℃。南北高加索夏季温差较小。
5、高加索山脉的气候
<
6、关于大高加索山脉的简介。
高加索山脉(Caucasus Mountains) 亚洲和欧洲间的高大山系。两洲分界线。位于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北邻东欧平原,南抵伊朗、土耳其边境。是一个由大、小高加索山脉及由库马—马内奇低地等组成的庞大山系。构造上属新生代阿尔卑斯褶皱带。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自北而南分成几代阿尔插斯褶皱带。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自北而南分成几列平行的地形单元:库马—马内奇低地、斯塔夫罗波尔高地和黑海沿岸低地;大高加索山脉;科尔希达低地和连科兰低地等;小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为年轻褶皱山地,全长1200多公里,分东、中、西三段。东西两段山地较低,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下;中段窄而高峻,许多山峰在海拔5000米以上,冰川地貌发育,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气候地区差异明显:大高加索山以北的北高加索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的外高加索属亚热带气候。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库班河等。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北高加索属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分属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
7、外高加索地区和高加索地区的区别
自然地理:高加索地区是指高加索山脉所在的广阔地区,包括俄罗斯西南部和格鲁吉亚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的北部地带。北高加索(亦称前高加索)位于俄罗斯境内西南部,从地理划分上讲,这一地区包括大高加索山脉北坡大部地区及山脉的西端;从行政区域上讲,它包括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以及俄罗斯的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共和国,它们是: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等。外高加索(亦称南高加索)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所在的地理区域。苏联解体前,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都在苏联领土范围内。
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于黑海和里海之间,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462米。传统上把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分水岭作为南欧与西亚之间的分界线。高加索一词不仅指山脉本身,而且包括山脉两侧的广大地区,北侧称前高加索,南侧称外高加索,整个地区占地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高加索地区从库马低地和马内奇盆地向南延伸到俄罗斯、格鲁吉亚、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边境,因而包括俄罗斯的最南部(包括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等几个俄联邦的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大高加索山脉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里海的阿普歇伦半岛,长约1200多公里。小高加索山脉位于库拉河与阿拉斯河谷之间。
由于山脉的阻隔,高加索地区的气候处于温带和亚热带之间,来自北部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空气都受拦截,使两侧气候呈显著差异。前高加索一月份平均温度为-5~-2℃,外高加索东部为1~3.5℃。夏季南北温差较小。西部属海洋性气候,东部为大陆性气候。外高加索科尔吉他年降雨量为1200~1800毫米。由于大高加索山脉与从西面来的气流形成交角,迎风坡地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有2200条冰川,其中70%在北坡。外高加索的塞凡湖(亚美尼亚境内)为该地区最大的湖泊。
俄罗斯联邦高加索自然保护区位于高加索山脉西端,建于1924年,为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而辟,面积262500公顷,包括小拉巴、大拉巴、沙赫诸河上游地区。地处褶皱山区,岩石多为水晶花岗岩和片麻岩。地貌由低到高分别为山毛榉和橡树林带、冷杉林带和高山草原。野生动物有鼬、狼、棕熊、赤鹿、小羚羊和各种鸟类。 高加索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巴库(阿塞拜疆首都)、第比利斯(格鲁吉亚首都)、埃里温(亚美尼亚首都)、克拉斯诺达尔(俄罗斯)、格罗兹尼(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首府)、弗拉季高加索(1931—1990年称奥尔忠尼启则,俄罗斯城市)等。
8、比较大高加索山脉两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小,并分析原因
这道题有图的吧?
应该是南侧径流量大,且冬季大于夏季;北侧径流量较小,且夏季多。
外高加索地区(南侧)处中纬度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西临黑海,由西风从zd地中海方向带来的暖湿气流途经黑海遇大高加索山脉阻挡,这就在外高加索造成典型的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的亚热带地中海性气候。且大高加索山脉阻碍下层环流,使北方的冷气团内很少有机会从黑海和里海方面进入外高加索。 北高加索因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以北,海洋水汽难以越过高加索山脉,而秋冬季造访此地的冷空气却被阻在大高加索山脉北坡,造成北高加索地区冬季严寒干容燥,夏季炎热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位处高纬度地带,高加索山积雪和冰川对地形的侵蚀很强烈,且降水多。
9、大高加索山脉在地理上是什么分界在成因上市什么分界
大高加索山脉:主轴分水岭为南欧和西亚的分界线。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呈西北-东南向横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3国。属阿尔卑斯运动形成的褶皱山系。长约1200千米,宽200千米,山势陡峻,海拔大都在3000~4000米。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是一座死火山。海拔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第四纪时,全为山地冰川所覆盖,有1500多条山 地冰川。为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山脉北侧称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可降至-30℃,夏季又高达20~25℃,年降水量200~600毫米,中西部多于东部;山脉南侧称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属亚热带气候,西部降水量多于东部,约1200~1800毫米。主要矿藏有锰、铅、锌,石油和天然气更为丰富。北麓多矿泉,多辟为疗养胜地。北高加索属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分属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 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库班河等。 地质高加索山脉是两洲分界线。位于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北邻东欧平原,南抵伊 朗、土耳其边境。是一个由大、小高加索山脉及由库马—马内奇低地等组成的庞大山系。构造上属新生代阿尔卑斯褶皱带。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自北而南分成几代阿尔插斯褶皱带。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自北而南分成几列平行的地形单元:库马—马内奇低地、斯塔夫罗 波尔高地和黑海沿岸低地;大高加索山脉;科尔希达低地和连科兰低地等;小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为年轻褶皱山地,全长1200多公里,分东、中、西三段。东西两段山地较低,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下;中段窄而高峻,许多山峰在海拔5000米以上,冰川地貌发育。 群峰高耸编辑本段大高加索山脉全长1200 公里,可分为东、中、西三段。东、西两段山势较低,一般海拔在4000 米以下,山体宽度为200 公里左右;中段山体较窄,山势高峻,许多山峰海拔在5000 米以上,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高加索山屹立在欧亚两洲之间,西濒黑海和亚速海,东临里海,是欧亚之间的天然界限。
高加索山脉的很多山峰都是很高大的,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了海拔5000米,超过了西欧的最高峰———勃朗峰。其中,简称“厄峰”的厄尔布鲁士峰,是大高加索山群峰中的“龙头老大”,高达5633米,它位于高加索的中央,在群山环伺之下,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由于位处高纬度地带,高加索山积雪和冰川对地形的侵蚀很强烈,巨大的冰斗耸立于山腰,成了薄如刀刃的山脊,颇有“倚天宝剑”的神韵。在山顶处,积雪堆压着群山,又形成一条连绵的飘带,沿山脊起伏几公里,在阳光照耀下,颇为壮观。而在古冰川的底部,细流常常汇集成碧波荡漾的圆形湖泊,景色绮丽迷人。 著名的西高加索山保护区位于高加索山脉的最西端,1999年被遴选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它位于黑海东北50公里处,部分地区与世隔绝,只有乘直升机才可轻松到达,是欧洲尚未受到人类干扰的少有的几座大山之一。 气候编辑本段气候地区差异明显:大高加索山以北的北高加索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的外高加索属亚热带气候。 生态编辑本段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形成大高加索和小高加索两列主山脉,包括山麓地带在内占地44万平方公里,是个自然生态多变化的地区。
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西高加索山的植被呈典型的垂直分布,从山路到山顶依次生长着落叶林、冷杉、白桦树、高加索杜鹃和灌木丛等。人迹罕至的这里也是动物的天堂。棕熊、高加索鹿、狍、欧洲野牛、岩羚羊、水獭、黑鹳、金鹰、短趾鹰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存着。西高加索最使人惊叹之处要数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记载表明该地有2500种昆虫,但实际上的数目比记载的两倍还要多。
10、高加索地区大概包括哪些国家
南高加索地区是指大高加索山脉以南,土耳其和伊朗以北,黑海、里海之间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三个国家。
一、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位于南高加索地区西部,北邻俄罗斯,西濒黑海,南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45万(1990),大部分为格鲁吉亚族,还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阿塞拜疆族等。通用格鲁吉亚语和俄语,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国内多山,北部有大高加索山逶迤,南部为小高加索山盘踞,中部有面积不大的平原和低地。里奥尼河自东向西注入黑海。气候较温和,植物生长茂盛。
二、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西南部,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伊朗、土耳其毗连,是一个高原、山地型的内陆国。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1990),居民的绝大多数为亚美尼亚族,少数为阿塞拜疆族、库尔德族、俄罗斯族,通用亚美尼亚语和俄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三、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在南高加索的东部,东临里海,南同伊朗接壤,北与俄罗斯毗连,西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相邻。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710余万(1990),基本上是阿塞拜疆族,有少数居民为俄罗斯族、亚美尼亚族等。通用阿塞拜疆语和俄语,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塞拜疆全国面积的50%以上为山地。大、小高加索山分别盘踞在国家的北部和南部。中部和东南部有河流冲积的平原。气候比较温暖干燥。该国的石油资源和开采历史已久,并著称于世。
首都巴库是全国和南高加索最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城,周围有40余个卫星城,其企业和居民多直接、间接与石油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