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义乌的气候和水文

义乌的气候和水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04:03:01

1、浙江省义乌市地质气象和水文概况

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2129.7小时。
金属资源有铀、铁、铜、铅锌、锰。非金属资源有萤石、煤、石墨、大理石、耐火粘土等。动物资源有穿山甲、江猪、灵猫、獐等。植物资源有花榈木、浙江楠、含笑等。中草药材有白术、丹参、桔梗、铁皮枫斗等。土特产品有火腿、南蜜枣、红鸡毛等。名胜古迹有秦颜孝子墓、晋郭璞所造水井、双林寺、骆家塘遗址、宗泽先祖墓、赤岸冯孝祠等。

2、气候对河流水文有什么影响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①影响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外流河多以雨水补给为主;干旱地区的内流河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气温来看,内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气温的高低与外流河结冰期的长短有关,1月均温>0℃的亚热带、热带河流无结冰期,1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冰期——冬季越长,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从降水影响来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随降雨的变化而变化,降雨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大.降水量的多少影响河流水量的大小,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多雨的热带雨林区,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3、气候和水文

1.气候

研究区地处山西高原中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易人。据太原、阳曲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9.5℃。1月气温最低,平均-7℃,极端最低气温-27.5℃。7月气温最高,平均23.7℃,极端最高气温39.4℃,降至0℃时间为10月中旬,回升至0℃时间为4月中旬,无霜期平均170天。最大冻土深度1.06m。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降水量440.4mm,年最大降水量749.1mm(1969年),年最小降水量216.7mm(1972年),历年雨量变化规律见图-2。年平均蒸发量1849.3mm,大于年平均降水量的3倍。冬春多西北风,极端最大风速18.7m/s,最大月平均风速3.3m/s(4月份)。

图6-2 东山地区多年降雨量变化曲线图

2.水文

研究区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无大的地表水体。东山河流均为汾河支流,较大的沟谷有杨兴河、杨家峪河、涧河、观家峪河等,均发源于东部山区,向西汇入汾河,流程较短,汇水面积不大。皆为季节性河流,具有枯水季节长,雨季洪水季节集中,洪水排泄快等特点。

南沙河、马庄沟于1958年各建有小型水库一座。前者较大,位于水峪村南,为确保市区安全,不再拦洪蓄水;后者位于新沟村东基岩山区,虽可拦洪,但蓄水量较小。

4、浙江义乌简介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义乌国际商贸城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义乌是中国大陆六大强县(市)之一,人均收入水平、豪车密度在中国大陆居首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在福布斯发布2013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排名第一。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4)义乌的气候和水文扩展资料:

义乌市境内人数较多的为汉族,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侗族、朝鲜族、彝族、维吾尔族和瑶族等,其中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人数超过1万。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是典型丘陵县,地貌结构类型多样。东北山区包括整个东塘乡及楂林、巧溪、华溪等乡的中低山地带。

5、气候与水文条件

工程区以巴颜喀拉山为界,分为东北部受中亚西风干冷气流控制的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和西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的亚寒带-寒温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1)太阳辐射强,年总辐射7000×106~5500×106J/m2,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均超过2000h。

2)冬季严寒,低温持续时间长,夏季凉爽,地表温度与气温变化一致。年平均气温-4.2~5.6℃,极端最低气温-45℃。1月份平均气温-0.5~-17℃,7月份平均气温5~14℃,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长达4个月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气温年较差较小。1月份地表温度-15~-3.5℃,7月份地表温度10.5~18℃。11月至次年3月,海拔4200m高程处土壤表层5~40cm深度范围内的地温均在0℃以下。

3)湿度低,蒸发量大,年蒸发量达1200~1700mm。

4)干、雨季分明,雨日多,降雨强度小,降雪日数多,降雪量大。年降水量由西北五道梁站的265.6mm增加至东部壤塘、阿坝一带的700mm以上。全年降水量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0.1mm的降水日数大多在150d左右,暴雨日数稀少。在海拔3500m高程以上地区,年降水量中的20%~30%来自降雪。

5)气压低,氧气稀薄。年平均气压577 ~690hPa,年平均含氧量0.174 ~0.204kg/m3。

6)风速大,风压小。最大风速超过18m/s,海拔4000m高程处,风压力仅及海平面的67%。

7)多大风、霜冻、雪灾、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

工程区各流域水系特征分述如下:

1)达曲流域:主要位于甘孜县和色达县境内。甘孜县境内达曲河长154km,河宽32m,水深1.5m,汇集扎柯、多夺等多条支流。最大流量215m3/s,最小流量5.8m3/s,年均径流量15.2亿m3。色达县境内达曲河长38km,流域面积841km2,落差120m,平均比降3.2%,平均径流深270mm,年均流量7.2m3/s,年均径流量2.27亿m3。

2)泥曲流域:主要位于甘孜县和色达县境内。甘孜县境内泥曲河长42km,河宽30m,水深1m,最大流量390m3/s,最小流量8.1m3/s,年均径流量20.5亿m3。色达县境内泥曲河长92km,流域面积3882km2,河流平均比降3.3%,平均径流深280mm,年均流量2.88m3/s,年均径流总量9.14亿m3。

3)色曲流域:色达县境内全长144km,流域面积3234km2,落差1000m,平均比降6.92%。平均径流深326mm,洪枯水位变幅宽8~10m,年均流量33.32m3/s,年均径流总量10.5亿m3。降水为河流的主要补给,冰雪次之。

4)杜柯河流域:壤塘县境内流程180km,流域面积4400.15km2,落差950m,平均比降5%,最大比降13.9%,最大流量185m3/s,最枯流量7.5m3/s,年均流量142m3/s。

5)麻尔曲流域:班玛县境内河长114.8km,流域面积3031.29km2,入境海拔3680m,出境高度3246m,河床比降1.87%,沿途纳入大小河流16条,年均流量61.4m3/s,年均径流量19.36亿m3。

6)阿柯河流域:主要在班玛县境内,小部分在阿坝县境内。班玛县境内河长14.9km,流域面积822.4km2,河床平均比降2.49%,年均流量6.6m3/s,年均径流量2.066亿m3。

工程区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并有季节性融雪与融冰补给。11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径流由地下水补给;4~5月为枯、丰水过渡期,径流为融雪和春雨补给;6~10月为丰水期,是径流的主要形成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雅砻江引水区甘孜站、道孚站年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分别为2.14和2.27,变差系数Cv值分别为0.19和0.22;大渡河引水区的足本足站和绰斯甲站年径流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分别为1.88和2.16,Cv值分别为0.17和0.21。工程区产沙量小,平均含沙量小于1kg/m3,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在100t/km2上下,多年平均输沙量不足1000万t。输沙量集中在汛期,占年输沙量的95%。部分拟建引水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可调水量见表1-4。

表1-4 部分拟建引水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可调水量 单位:亿m3

工程区暴雨稀少,洪水主要由日雨量大于5mm的持续性、区域性降雨过程形成。据统计,一次中到大雨过程往往历时3~5d,总降雨量30~50mm。接连两次降雨过程历时一般1~15d,3次降雨过程可长达20d左右。一次降雨过程范围广,可同时分布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3个引水工程区。

工程区洪水成因有两种:一是发生在4~5月份的非汛期融雪洪水;二是6~10月份的汛期洪水。工程区洪水发生的时间集中,年最大洪峰发生在5~10月,其中50%出现在7月,其次在8,9月。洪水的70%呈复峰型,平均历时30d,长者达50d。单峰型洪水过程平均约15d。洪水呈矮胖型,最大瞬时流量与最大1d流量相差很小,最大1~15d流量胖瘦系数为0.95~0.70。洪水峰低、量大,直门达、甘孜、足木足、绰斯甲4站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年均值分别为2060m3/s,1187m3/s,1267m3/s,913m3/s,实测年最大30d洪峰流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34.10亿m3,19.61亿m3,17.66亿m3,13.32亿m3。上述各站洪水特征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5.0以内,Cv值小于0.381,表明工程区洪水年际变化比较稳定,洪水变幅比较小。各流域引水工程区洪峰模数从上游向下游递增,大渡河引水区洪峰模数最大,通天河引水区洪峰模数最小。地区洪峰面积指数大渡河为1.05,雅砻江为1.29,通天河为2.12。

6、中国四大区域的气候及水文特征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水文:有(北方)无(南方)冰期,汛期长(南方)短(北方)。

7、义乌市是市还是县?

义乌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面积1105.46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底,义乌户籍人口为953312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8.1亿元。先后出了“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宋代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及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历史名人。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7)义乌的气候和水文扩展资料:

义乌市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8],是典型丘陵县,地貌结构类型多样。东北山区包括整个东塘乡及楂林、巧溪、华溪等乡的中低山地带。中低山和丘陵面积分别占本区总面积的62.7%和33.3%,主要山峰海拔在900米上下,25度以上的陡坡和15~25度的斜坡占本地区总面积的89.78%。

2、气候特征

义乌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

3、水文

义乌市境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主要有东阳江和大陈江。东阳江源于磐安县大盘山,于廿三里乡何宅入本县境后,流经13个乡、2个镇,于杭畴乡上低田西入金华境,县内总长约39.75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义乌市

8、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描述温州市的自然环境,还有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及发展变化等。

地位位置:温州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
地形:地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
气候:温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
水文: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和楠溪江等,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经济:典型特色是小商品经营,形成的私营企业,经济发达。
文化: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其他的不好说了

9、一个地方气候水文资料去哪找

一般网上都会有当地基本的气象水文介绍,详细的水文资料可以向当地水文局申请,水文局也有基本的气象数据,更为详细的气候气象资料可以向当地的气象局申请,但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使用办法,并且要收费。另外部分地区的气象水文数据是涉密的,一般不对公众开放。

10、气候与水文

8.5.3.1 气候

黑河流域位于大陆腹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环流控制和极地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而集中,多大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区内气候变化明显受纬度和地形影响,具明显的分带性。上游山区属于青藏高原中温带亚干旱区,气候寒冷阴湿,由于高山深谷地势反差大,降水、气温具有垂直分带性,年降水量一般为250~500mm。多年平均气温为-3.1~3.6℃,最低气温可达-28℃,日照时数较短。

中游走廊平原为温带干旱区,多年平均气温为6~8℃,无霜期达150~170d,年降水量为80~370mm,年蒸发量为1200~2200mm。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业、林业和牧草业,黑河水资源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便利条件。

下游额济纳盆地,多年平均气温在8~10℃,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年日照时数3446h,无霜期120~180d,年降水量为40~55mm,最少年降水量仅17mm,年蒸发量达2200~3750mm,气候非常干旱,干旱指数达89.2,属于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8级以上大风年均日数达54d,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下游植被主要以荒漠草场为主,是传统的牧业区。黑河流域气候特征指标列于表8.6。

表8.6 黑河流域气候特征指标

(据张光辉等,2005)

8.5.3.2 水文

黑河流域内共有35条独立河流,绝大部分发源于南部的祁连山区,流经走廊平原,汇入黑河后,向北径流,最终注入居延海。汇水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18条,其中汇水面积最大的是东部的黑河及西部的讨赖河。主要支流有黑河(干流)、山丹河、洪水河、梨园河、摆浪河、马营河、丰乐河、红水坝河和讨赖河等35条河流。由于工农业发展,人口增加,需水量与日俱增,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逐渐扩大,各河流均被引流灌溉,或在其上修建水库,汇入黑河的水量减少,部分支流已与干流失去地表水水力联系,形成西、中、东3个独立的子水系。

西部子水系包括讨赖河、洪水河等,归宿于金塔盆地,面积21000km2。讨赖河是西部子水系中最大的河流,干流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托来山,自上而下流经青海、甘肃两省的祁连县、肃南县、嘉峪关市、酒泉市肃州区和金塔县。河源至出山口讨赖峡冰沟以上为上游,面积6883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37×108m3,上游是讨赖河的产流区。讨赖峡冰沟以下至夹山峡鸳鸯池为中游,河出祁连山,首先穿过嘉峪关市所在的山间小盆地———赤金盆地,继而进入酒泉盆地,成为嘉峪关市和酒泉市的重要水源。夹山峡鸳鸯池以下为下游,20世纪70年代以前,讨赖河尚有水自正义峡以下汇入黑河干流,后来随着鸳鸯池水库扩建和解放村水库建成,以及用水量的增加,讨赖河与黑河干流脱离水力联系,河水被本流域全部引用并最后消耗于金塔盆地。

中部子水系包括马营河、丰乐河等,归宿于高台盐池-明花盆地,面积约6000km2。

东部子水系即黑河干流水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园河及20多条沿山小支流,面积116000km2。干流水系主要支流径流特征列于表8.7。

表8.7 黑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径流特征

续表

(据钱云平等,2008)

黑河干流在上游山区分为东、西两岔,东岔河名为俄博河,又名八宝河,发源于俄博河滩的锦阳岭,自东向西流,河长101km,流域面积2452km2;西岔河名为野牛沟,发源于“五河之源”的团结峰,自西北向东南流,河长182km,流域面积4589km2。东、西两岔在黄藏寺汇合,折向北流至莺落峡出祁连山,进入甘肃省张掖盆地,在张掖城西北约10km处接纳山丹河、民乐河折向西北,沿途经临泽县、高台县纳梨园河、摆浪河,最后于正义峡穿越走廊北山进入下游,在鼎新与讨赖河汇合(目前无地表水汇入),进入额济纳盆地,在额济纳盆地内的总流长约240km,黑河在盆地内的狼心山分为东、西两个支流(河),东河称为“达西敖包河”,西河称为“穆林河”,分别流向盆地北部的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居延海(嘎顺淖尔),即黑河的尾闾(终端湖)。

黑河干流全程长821km,其中上游长303km,流域面积10000km2;中游河道长185km,流域面积26500km2;下游河道长333km,流域面积80400km2。

与义乌的气候和水文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