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山西忻州市气候资料

山西忻州市气候资料

发布时间:2020-06-30 20:17:10

1、山西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太原还是忻州

山西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忻州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

2、山西忻州介绍

3、忻州夏季的气候资料

忻州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毫米~588毫米。
忻州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素有“晋北锁钥”之称,为山西省省辖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北邻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南毗太原、吕梁阳泉,西隔黄河与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相望,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石家庄保定接壤。
忻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辖区国土总面积2547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11.44万人(2013年)。

4、山西省忻州市的天气

忻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588毫米。 忻州天气预报 (2011-03-30 18:00发布)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30日星期三夜间晴低温 1℃ 南风 微风 31日星期四白天多云高温 19℃ 南风 微风 夜间小雨低温 0℃ 北风 3-4级 1日星期五白天小雨高温 8℃ 北风 3-4级 夜间小雪低温 -3℃ 北风 3-4级 2日星期六白天多云高温 7℃ 北风 微风 夜间晴低温 -2℃ 北风 微风 未来4-7天天气预报(2011-03-30 18:00发布) 仅供参考 3日星期日白天晴高温 11℃ 北风 微风 夜间晴低温 0℃ 北风 微风 4日星期一白天晴高温 15℃ 北风 微风 夜间晴低温 3℃ 无持续风向 微风 5日星期二白天晴高温 18℃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小雨低温 7℃ 无持续风向 微风 6日星期三白天小雨高温 14℃ 无持续风向 微风

5、河北唐山与山西忻州的气候差别

唐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日照2600~2900小时,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气温最高32.9℃,最低-14.8℃。无霜期180~190天,常年降水500~700毫米,降霜日数年平均10天左右。唐山气候温和,地貌多样,土质肥沃,是多种农副产品的富集产区,被称为“京东宝地”。
忻州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毫米~588毫米。

6、山西气候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

7、山西省忻州市地理位置介绍?

忻州交通十分便利。京原、北同蒲铁路干线纵贯全境。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地处大运线(108线山西段)中轴,具有承南接北,辐射东西的区位优势。南距省城仅75公里,驱车直下,不到半小时即可抵达,是省城的郊区卫星城市。特别是随着忻州到五台山,五台山到河北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忻州到河曲、内蒙高速公路的延伸,忻州将成为连通西部能源区和东部出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且将拉近忻州与首都的距离,京津唐冀在2—4小时可以抵达忻州。

忻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山、水、庙、关、林、泉、洞等名胜古迹遍布,佛教圣地五台山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属国家首批颁布的35个风景名胜区。全市有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五台山、芦芽山、赵杲观、禹王洞四座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历史上著名的古长城重要关隘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有八路军总部遗址、有现存最大的祠宇杨家祠堂、有旧中国最大的封建官僚私邸闫锡山故居,有黄河娘娘滩、宁武天池、万年冰洞等一大批旅游景点。

8、山西忻州市的地形地貌状况?

忻(xin)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2007年底总人口306.9万,其中城镇人口约102.7万,农业人口204.2万。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境内山地较多,其中平原0.27万平方公里,约占10.5%,丘陵0.92万平方公里,约占36%,山地1.36万平方公里,约占53.5%。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忻州古称“秀容”,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始活动,至今已有将近180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战国时属赵。秦汉属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为新兴郡、雁门郡,唐、五代、宋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门郡,金、元、明、清为忻州、代州、保德州。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追兵。高祖欢颜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自唐宋以来,一直设有州治,有“晋北锁钥”之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成立忻县专区。1970年更名为忻县地区。1978年改名为忻县行政公署。1983年改忻县为忻州市(县级市),改称忻州行署。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忻州行署改为忻州市(地级市)。少数民族有回族、黎族、满族、壮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还有什么想了解的HI我 ~~~ 我是忻州的

9、山西省忻州市平均海拔高度是多少?

山西省忻州市平均海拔高度是790米。

忻州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素有“晋北锁钥”之称,为山西省省辖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北邻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南毗太原、吕梁、阳泉,西隔黄河与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相望,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石家庄、保定接壤。

忻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辖区国土总面积2547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11.44万人(2013年)。

与山西忻州市气候资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