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萨的气候及海拔,一般人是否适应?
一般人,到海拔三千两百米的高度,或多或少都有高原反应,所谓高原反应,就是头疼,作呕,胸闷,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耳鸣,甚至腹泻。这些征兆,都是由于缺氧造成的。
一般人到拉萨反应不是很强烈 因为拉萨海拔3800。
望采纳,谢谢您!~
2、长期在西藏生活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你可能训练处高原血统(1).注意保暖,西藏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在阴暗的寺院殿堂里待时间长了也是很寒冷的。另外,保持身体的干燥也很重要。
(2).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你的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西藏有很多冰雪环境,冰雪地及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数小时,即可造成雪肓。所以,在雪线及以上地区活动时一定要带雪镜,或者至少是可以滤过紫外线的好的墨镜。雪肓会造成暂时性失明,轻微的症状是:对光线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沙子,疼痛,眼睛发红,不停的流泪。若发生雪肓,应以眼药水清洗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冰镇,减少用眼,尽量休息。良好的休息和舒缓的环境能及时缓解雪肓的症状,但完全恢复通常须5~7天。
(3).西藏各条旅游线上,尖土大,卫生条件不好,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要戴的话,不妨考虑使用用完即弃型的镜片,拉萨有隐形眼镜出售,价格和内地相当。
(4).刚刚上高原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会造成部分游客易流鼻血和嘴唇干裂。在贡嘎机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游客带着灼伤的面颊和鼻子离开拉萨。所以要带上防晒霜、润肤露和润唇膏。
(5).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角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
(6).建议大家考虑带着以下药品:金施尔康、西洋参含片、阿司匹林、必理痛、牛黄解毒片、感冒灵、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维他命C丸、胃药、纱布、眼药水及消炎药。
(7).建议准备大小各一个小型药盒,大的放在背囊里,小的随身带。
(8).小心中暑,高原的阳光是很可怕的,尤其在夏天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的时候。因此高原户外旅行活动一定要备有清凉油、人丹之类的等,而且要多喝水。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湿润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使得患者的体温降低。患者清醒时,应给他补充水分。
内地人在拉萨长期生活容易得高原病: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高原病有以下特点:(1)在高原环境发病;(2)致病因子主要是高原低压性缺氧;(3)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其发病机理的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根据;(4)脱离低氧环境则病情一般呈好转甚至痊愈。
常见的高原病有以下几种:(1)急性高原反应;(2)高原昏迷;(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4)高原高血压;(5)高原心脏病;(6)高原肺水肿;(7)混合型高原病等。
3、如果去拉萨(海拔3600左右)读书四年,会不会有高原反应,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你那本来就海拔高,怎么会有高原反应。
4、拉萨的气候适合修养么
拉萨的气候不太适合修养,因为海拔太高,空气太稀薄了。
拉萨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称。
拉萨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历史最高气温29.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6.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7.4摄氏度。降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5、西藏拉萨适宜人类长期居住吗?
拉萨适合人类长期居住。
虽然拉萨的海拔有3600米,海拔高,但是这里地处峡谷,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适合人类长期居住。
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称。
(5)拉萨气候对身体的危害扩展资料:
气候
拉萨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历史最高气温29.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6.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7.4摄氏度。降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称为雨季。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气温偏低,昼夜温差较大,冬春寒冷干燥且多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地形地貌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中南部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势平坦。
在拉萨以北100公里处,屹立着念青唐拉大雪山,北沿是纳木错,山顶最高处海拔7117米。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
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 大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两省区天然分界线,也是青藏线109国道的最高点。
“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这四座山峰及其周边地区曾受到强烈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如今较为陡峭的山岭,尤其西北坡更是陡峭异常。
6、拉萨气候是否容易适应
我同意苏正的回答,根据体质不同需要一年半载的。游客短期的那种只能算是克服而非适应,过个一年半载身体会发生略微的器质性变化,比如血氧饱和度大于90(相比之下、游客初上高原只有80左右)、红细胞密度增加、心脏泵血能力增加等。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适应”未必是全部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比如心脏肥大。
7、高原环境对人的身体影响问题!
《低压缺氧,酸性碱性体质人体的精神健康的关系猜想》
分析:
1,低压缺氧大气出现于长期的阴雨缺乏阳光的冬季和春季,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
2,低压缺氧大气对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
长期血液输氧量减少,直接损害脑细胞,导致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特征
低压缺氧会引发肾脏肝脏毒害,特别是贫血患者,容易触发肝脑病
低压缺氧大气光照减少,植物释放氧气减少,夜间缺氧严重,肠道厌氧有害细菌
大量繁殖,引发肠道疾病
低压缺氧对碱性体质的南方老年人容易触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3,高原与平原饮食差异导致南方呈现碱性性体质,北方人呈现酸性体质
4,碱性体质的人适应高压高氧大气,酸性体质的人适应低压缺氧大气
5,低压缺氧会引起人类精神压力效应
总结:在长期阴雨低压缺氧大气的环境里,光照少,白天植物释放氧气进一步减少,大气夜间缺
氧严重,南方人易出现精神疾病,北方人则相反!
在长期旱季炎热的高压高氧大气里,光照强,植物释放氧气增多,大气氧含量高,
酸性体质的人身体高蛋白难以分解吸收,东北和高原人易出现精神疾病,南方人则相反!
封建迷信不可取,科学求真是真理!
注: 南方人以低海拔平原地区为代表,北方人以高海拔青藏高原(牛魔发源地)和云贵高原(牛魔发源地)地区为代表。
重工业区也是缺氧集中区,所以东北也是北方人耐缺氧特质缺氧不腐僵尸(鼠魔发源地)
黄土高原为龙的发源地(中华龙),因环境污染,成为毒龙象征)
鼠魔象征黑恶精神,牛魔象征阴毒精神,毒龙象征贪婪精神 中华龙象征征服精神
高原人大多为酸性体质,脸型偏瘦偏长,适应低压缺氧,酸性体质吃大型动物低脂
高蛋白性肉食较多!也是阴寒体质的饮食习惯
平原人大多为碱性或中性体质,脸型偏肥偏圆,适应高压高氧,碱性体质吃鱼类小型家畜高脂
低蛋白等肉食为多!也是阳热体质的饮食习惯
《鬼战》电影就是典型低压缺氧大气对南方用脑职业者的摧残写照,本片原型应该是在一个建筑开发区,
也是污染区,夜间缺氧严重。艺术广告从业者群体在一座即将被拆迁废弃的古院拍广告,因为经常在夜
间拍摄,有些人在高危作业中因大脑缺氧死于意外,有些因工作大意死于胶带机卷缠死,最后主角因长
期缺氧再加上压力过大,导致睡眠出现障碍精神出现幻觉,最后引发急性脑瘤,因幻觉把自己女友杀害
最后自杀!
吴新雄(属牛)是缺氧大气的主要策划人之一
2018年10月,吴新雄被任命为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三组组长
2007年1月-2011年6月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2009年江西爆发大量精神疾病患者
1977年1月-1983年12月任江苏省江阴化肥厂生产科技术员、氮肥厂副厂长、化肥总厂厂长;
8、常年在青藏高原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 ,其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杨国愉等日前完成的一项题为“高原缺氧对心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护”的研究表明 ,在高原环境下 ,随着海拔的升高 ,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 ,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 ,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最为敏感 ,因此在缺氧条件下 ,脑功能损害发生的最早 ,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 ,且暴露时间越长 ,损害越严重 ,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
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 ,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 4300米以上高度时 ,夜间视力明显受损 ,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 ,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 5000~ 6000米 ,人的中频和低频范围听力显著减退 ,而且听觉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体的触觉和痛觉等也会在严重缺氧时逐渐变得迟钝 ,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在记忆影响方面 ,由于记忆对缺氧极为敏感 ,在海拔 1800~ 2400米时 ,人的记忆力便开始受到影响 ;5000米左右出现记忆薄弱 ,此时已不能同时记住两件事情了 ;以后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 ,从记忆的下降到完全丧失记忆能力。研究人员认为 ,记忆损害可能与大脑里面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变化有关 ,缺氧主要影响短时记忆 ,一般不影响长时记忆。
急性高原缺氧将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海拔 1500米时 ,人的思维能力开始受到损害 ,表现为新近学会的复杂智力活动能力受到影响 ;3000米时 ,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 ,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 ;4000米时 ,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超过 7000米时 ,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研究人员认为 ,缺氧对思维能力影响的危险性在于 ,主观感觉与客观损害相矛盾。如缺氧已导致个体思维能力显著损害 ,但自己却往往意识不到 ,做错了事也不会察觉 ,还自以为思维和工作能力“正常”。此外 ,急性高原缺氧时还会使人的注意力明显减退 ,在海拔5000米以上时 ,注意力难于集中 ,不能像平时那样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且 ,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注意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窄。
研究人员指出 ,高原的特殊环境特点对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影响是明显的。对抗缺氧的最好办法是供氧 ,如对初次进入高原的人配备简易的便携式供氧装置 ,这样有助于将缺氧所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等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人对缺氧有一个适应过程 ,一般需要 1~ 3个月的时间 ,因此在首次进入高原之前 ,最好有计划地、间歇性地暴露于不同高度的环境中 ,使机体有足够的时间对环境变化进行代偿 ,以此减轻和消除由于缺氧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高原缺氧知多少
西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高原上空气稀薄,氧气较少,使人类的正常呼吸受到较大的影响。
由于空气密度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也就是说,愈到高处,气压愈低。为了便于计算,利用气象学上得出的气压与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并用760毫米水银柱这一平均值代表海平面气压,来算出每一高度上气压对海平面气压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就是此高度的含氧量占平原含氧量的百分比。
拉萨市海拔3649米,含氧量占平原的64%,狮泉河海拔4278米,百分比为59%;那曲海拔4507米,百分比为56%。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高营养)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 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 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3. 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4. 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高原的环境特点确实非同凡响。对此,人体并不是被动地应付,而要根据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短期的旅游者而言,调整是暂时的,而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则早已形成了适应性变化。让我们看看在高原地区,人们的体内将经受哪些变化。
1. 血液系统
进入高原后2小时,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克左右。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但回到低海拔地区后,高血红蛋白症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在继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随后血红蛋白水平还会上升至正常。因此,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的1个月左右,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体更容易得高原病。
2. 呼吸系统
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也即须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人体必须吸入7.5升的空气,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此时,人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如果加上运动,就更有气不够用的感觉。
不过,在高原上居住有利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控制,这与治疗支气管哮喘所使用的低压氧舱原理相似,相当于在2000-2500米高地区的压力。高原四季分明,湿度低,空气中臭氧含量高,太阳光辐射强度高等,这些都有利于哮喘病人的康复。事实上,当地居民就很少患有呼吸系统的疾病。
3. 循环系统
由于缺氧,旅游者一般的情绪兴奋和轻微运动都会使心跳加速。初到高原,人体的晨脉(清晨初醒时的脉搏)较海平面水平高20%左右。10天后,晨脉应降至原来水平。所以,通过测量晨脉的变化程度和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可以判断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高原地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非常低,当地人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也很低。
4. 免疫系统
在高原环境,担当人体免疫重任的T淋巴细胞会受到损害,使机体非常容易遭受细菌感染。
5. 生殖系统
男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明显减少,而且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但不用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回到低海拔地区,这种现象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女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痛经和月经失调发病率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非常常见,这也是雪域高原人口出生率一直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些情况对旅游者不是问题。
三、见识高原病
进入高原地区后,人体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旅游者逗留时间短,人体调整幅度就有限,所以仍可能出现高原病。以下是识别高原病的要点,记住,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患上了高原病,首先要做的是赶紧上医院。有不少高原病非常凶险,必须及时治疗。
1. 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在进入海拔3300米以上高原的第一、二天,尤其是第一天的起初6-9个小时。
识别要点:头痛,加上以下任一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失眠,恶心和呕吐。
2. 高原肺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原肺水肿死亡率为40%。
识别要点:出现以下情况中两项以上者:休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咳嗽,虚弱且活动量明显减少,前胸有堵塞感,皮肤苍白且发绀,心率增快。
3. 高山脑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山脑水肿病死率为14%。
识别要点:有急性高山病的症状,无法走直线,出现精神异常。
4. 慢性高原病
指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
识别要点:乏力,头痛,头晕,发绀,运动时缺乏耐力等。
5. 其它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旅游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500米:在暗处的视力减弱。
1500-1800米:高级思维功能减弱或缺乏。
3300米:简单的算术变得非常困难。
4600米:写字和考虑问题受到影响。
5500米以上:100%的游人会患上咽喉炎和气管炎。
四、进入高原前的准备
1. 从决定去高原旅游的那天起,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无氧锻炼的时间。无氧锻炼指大运动量的剧烈运动,可使机体对缺氧状态产生一定的耐受力。
2. 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在高原地区,呼吸系统非常容易感染,应带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高原卫生条件有限,容易患肠胃炎,可以带上环丙沙星或磺胺类药物。还必须准备利尿剂乙酰唑胺,它是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主要药物,可以消除阵发性夜间呼吸暂停,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减少晨起时的头痛。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25毫克,或每天一次,每次250毫克。在进入高原前24小时开始服用。
3. 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度,需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
4. 准备好抗紫外线的防护用品。
5. 如果乘飞机直接进入高原地区,在低海拔地区起航前一个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吃油腻的食物,不喝酒。如果乘汽车或火车进入高原地区,要做好每天的行程计划,最好每天上升高度控制在400-600米。每到一个新的高度,要休息几天,使体力逐渐恢复并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如果徒步或骑自行车,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先请专家制定一个科学的登高方案。
9、内地人在拉萨长期生活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1).注意保暖,西藏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在阴暗的寺院殿堂里待时间长了也是很寒冷的。另外,保持身体的干燥也很重要。
(2).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你的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西藏有很多冰雪环境,冰雪地及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数小时,即可造成雪肓。所以,在雪线及以上地区活动时一定要带雪镜,或者至少是可以滤过紫外线的好的墨镜。雪肓会造成暂时性失明,轻微的症状是:对光线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沙子,疼痛,眼睛发红,不停的流泪。若发生雪肓,应以眼药水清洗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冰镇,减少用眼,尽量休息。良好的休息和舒缓的环境能及时缓解雪肓的症状,但完全恢复通常须5~7天。
(3).西藏各条旅游线上,尖土大,卫生条件不好,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要戴的话,不妨考虑使用用完即弃型的镜片,拉萨有隐形眼镜出售,价格和内地相当。
(4).刚刚上高原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会造成部分游客易流鼻血和嘴唇干裂。在贡嘎机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游客带着灼伤的面颊和鼻子离开拉萨。所以要带上防晒霜、润肤露和润唇膏。
(5).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角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
(6).建议大家考虑带着以下药品:金施尔康、西洋参含片、阿司匹林、必理痛、牛黄解毒片、感冒灵、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维他命C丸、胃药、纱布、眼药水及消炎药。
(7).建议准备大小各一个小型药盒,大的放在背囊里,小的随身带。
(8).小心中暑,高原的阳光是很可怕的,尤其在夏天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的时候。因此高原户外旅行活动一定要备有清凉油、人丹之类的等,而且要多喝水。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湿润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使得患者的体温降低。患者清醒时,应给他补充水分。
内地人在拉萨长期生活容易得高原病: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高原病有以下特点:(1)在高原环境发病;(2)致病因子主要是高原低压性缺氧;(3)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其发病机理的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根据;(4)脱离低氧环境则病情一般呈好转甚至痊愈。
常见的高原病有以下几种:(1)急性高原反应;(2)高原昏迷;(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4)高原高血压;(5)高原心脏病;(6)高原肺水肿;(7)混合型高原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