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两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

两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

发布时间:2020-08-02 00:03:39

1、解决几个地理题

1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
2

3
时区不同,伦敦是0点
4
鹿特丹港
5
南非
6
孟买、加尔各答
7
莱茵河
8
两河流域
9
气候炎热少雨
10
水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11海水淡化、循环利用

2、气候干旱少雨为什么不能指示荒漠化现象

荒漠化 编辑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抄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袭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3、热带沙漠气候为什么干旱少雨

热带沙漠(干燥)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所以干旱少雨。

4、【地理】为什么地形为山地、丘陵的土壤贫瘠?为什么气候干旱少雨的地

1、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区,通常土体很薄缺少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层浅薄,土质疏松,易产生水土流失或风沙危害,有的还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农业、牧业、工矿、交通和居民点。(简单来说山地丘陵地区因为坡度大,有机物不像平原地区容易积累,有机物易流失。你看山体滑坡不就都发生在山地丘陵这些地址单元里,这说明山地丘陵土质疏松,土质疏松肯定是土壤有机物贫瘠造成的)

2、气候干旱少雨地区是因为气温高,降水少,土壤中微生物分解速度快且微生物数量少,从而土壤趋于贫瘠,你可以拿热带荒漠带为例

*我认为地理方面的内容你可以关注一下微信上订阅号里的高考地理,每日几道题,挺有趣的,我高考前就这么做的^_^

5、为什么古两河流域气候和同纬度的中国南方的气候方面有差异

两河流域位于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及低纬信风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旱,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zd发展畜牧业,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可以利用两河发展灌溉农业,不过容易引发次生盐渍化,导致绿洲版区土地荒漠化。

我国南方位于副热带大陆东岸,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下,形成亚热带季风权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水热状况配合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特别是水田生产,有许多鱼米之乡。

6、北方为什么年年干旱少雨?

极涡偏向美洲一侧
常年月平均图上,极涡中心位于北极附近,中心强度5430gpm。本月,极涡中心位于美洲北部75°N、70°W附近,中心强度5400gpm,较常年平均略强,且有50gpm的负距平区相伴,而极区反为高压脊所取代,并有120gpm的强正距平区相配合,极区的这种环流分布特征说明,该月冷空气的势力西半球偏强于东半球,亚洲的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弱,这是本月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
 亚欧中高纬波动偏弱
图3表明,高纬的4波中有3波位于东半球,这种不均匀的波动分布,使得东半球3个波的波长相对较短,波振幅偏小,难以构成明显的冷暖空气的南北交换,冷空气大多在高纬向东移动,难以南切到较低纬度,这是造成本月北方降水偏弱的又一原因。距平分布表明,西半球的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呈经向型分布,对应的波动振幅也大,美洲大陆的冷暖气流交换也相对剧烈;而东半球则呈纬向型带状分布,60~65°N、10°E~180°为带状负距平区,40~50°N、40°E~180°为正距平区,30°N附近、60°~140°E范围又为负距平区。这种正负相间的带状距平分布特征说明,在高纬度锋区上的冷空气是沿纬圈方向以小振幅波动形式向东传播,很难越过50°N附近这一西风屏障到达较南纬度,本月西风指数也有相应的反映(图略),全月西风指数除25日外,均较常年平均偏高,特别是上、中旬,大部分时间偏高在100gpm以上。
 副热带高压偏东
常年平均副高呈带状分布,而今年8月则呈块状分布,脊线(110~150°E)较常年偏北,位于31°N附近(常年平均27°N),西脊点在135°E,较常年(123°E)偏东达12个经度,强度虽较常年略偏强,但面积指数却弱于常年许多。这又是本月我国北方降水稀少的一个原因,也是热带气旋活动偏少的原因之一。
 季风槽和热带辐合带偏弱
常年平均图上,表征印度季风低压的5840gpm闭合线囊括了印度半岛大部和孟加拉湾大部海域,而今年8月,该低压异常偏弱,低压区直径范围竟不足10个纬距。如此弱的季风槽又无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气流的支持引导,难以将孟加拉湾或南部海面上空的水汽长途跋涉输送至较高纬度地区。图3还表明,本月赤道辐合带较常年偏弱,常年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活跃高频区今年为大片正距平区,这是今年8月热带气旋活动偏少的又一原因。
环流演变特征与我国天气
月初,欧亚中纬度三波型环流维持了近一周,上旬中期,随着欧洲阻塞高压的减弱西退,和欧洲北部小槽的东移发展,乌拉尔山地区的高压脊在旬末发展起来,同期,9906号台风在朝鲜半岛登陆,之后东亚大槽减弱,大陆高压与副热带高压成带状后打通,整个欧亚呈两槽一脊环流型,我国处在东高西低形势之下,乌拉尔山脊前的西风槽开始建立,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为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入夏以来最明显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旬,欧亚的两槽一脊型环流稳定了近一旬,呈东北西南轴向的大陆高压盘踞在渤海湾附近达一周之久,致使华北、黄淮等地长期处于干旱无雨状态;中旬后期,欧亚地区环流逐渐变平,在这近纬向的气流中,有一短波槽自新疆附近向东传播,给江淮以北大部地区带来了一次降水过程。下旬前期,欧洲有西风槽东移,乌拉尔山地区高脊发展,贝加尔湖以东高压脊也随之发展,欧亚地区环流经向度加大。下旬末,北方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南方也随着9908号台风及其减弱后的低压东移入海以及两次冷空气南下,出现了两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

7、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地区的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该流域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的暖湿化气候特征。特点:近期暖湿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干旱半干旱的河谷地带而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因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和人为因素使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正在加剧。

8、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干旱少雨

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9、现在的两河流域的气候与以前有了什么分别

以前的两河流域属于温带草原气候,雨季温暖湿润,适合放牧,大麦生长。
后来经过人类的开垦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干旱,多风,炎热的温带沙漠气候。

10、干旱少雨的原因是什么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本来就距海较远,湿润的气流难以复达到西部内陆地区,再加上青藏高原的影像,在夏季,青藏高原属于热源,而周围地区相对来说是冷源,本来就干旱的西部地区的冷气流吹响青藏高原,水汽更加的制少。冬季的时候,青藏高原属于冷源,周围地区相对来说是热源,冷的气流下沉,使得西部地区的气候更加的干燥,而且冬季西部地区还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
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主要是海陆分布的作用和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范广洲认 为,上万年前,有一名为副特提斯海的古海,其东南部曾深入我国境内,使海陆分布状况发生变化,其周边地区气候变得湿润 起来。但百以后该海水量逐渐萎缩,从而使亚洲中部迅速变干,大陆性气候特征慢慢增强。此外,随着地壳运动,青藏高原海拔 开始出现上升趋势,最终整个高原隆起,从而阻挡了暖湿的夏季风气流北上,使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形成了干旱少度雨、蒸发 量大的气候。

与两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