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阳是高原吗
1、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2842平方千米;坝地较少,仅9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平均海拔1071米。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2、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上,属东部平原向西部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样,海拔高,纬度低,具有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的特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7°22′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土地总面积804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
3、贵阳市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2、.贵阳有高原反应吗
按名称来属于地理来看贵阳所处环境应属于气候和南方样多雨气候温和会发生高原反应相信我我也过来人
3、贵州属于什么气候?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为:(1)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高原气候或温热气候只限于海拔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数地区。境内包括省之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内的占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而其余少数地区计有省之南部边缘的河 谷低洼地带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带,为18~19℃,省之东部河谷低洼地带为16~18℃,海拔较高的省之西北部为10~14℃。各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贵阳市在四季划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长,约105天,春季次之,约102天,夏季较短,约82天,秋季最短,约76天。 (2)常年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100~1300mm之间,最多值接近1600mm,最少值约为850mm。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其中西南部多雨区的范围最大。该区的晴隆县,年降水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和毕节一带,大娄山西北部的道真、正安和桐梓一带,舞阳河流域的施秉、镇远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因此,对全省绝大部分地区而言,多数年份的雨量是充沛的。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看,一年中的大多数雨量集中在夏季,但夏半年降水量的年际变率大,常有干旱发生。 (3)光照条件较差,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较大。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200~16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即省之西部约1600小时、中部和东部为1200小时,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各地年雨日一般在160~220天之间,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多40天以上。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 (4)本省地处低纬山区,地势高差悬殊,天气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由于东、西部之间的海拔高差在2500m以上,故随着从东到西的地势不断增高,各种气象要素有明显不同。如西部的威宁较中部的贵阳海拔增高1163m,年太阳辐射较贵阳多96MJ·m-2,年平均气温低4.8℃,年平均绝对湿度小4.0hPa,故威宁气候高寒,贵阳则气候温和。再将东部的铜仁与中部的贵阳作一比较,前者比后者海拔降低787m,年太阳辐射比贵阳少户234MJ·m-2,年平均气温升高1.6℃,7月平均气温升高3.7℃,1月平均气温升高0.3C,故铜仁的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贵阳则是冬暖夏凉。在水平距离不大但坡度较陡的地区,立体气候特征更明显,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充分说明了贵州山区垂直气候的差异性。
4、贵阳是高原地形吗?
1、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2842平方千米;坝地较少,仅9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平均海拔1071米。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2、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上,属东部平原向西部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样,海拔高,纬度低,具有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的特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7°22′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土地总面积804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
3、贵阳市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5、贵阳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其中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年平均气温在15.3摄氏度左右。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因此才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
贵阳地处山地丘陵之中,群山环抱,素来被称为“山国之都”。同时,它还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苗、布依、侗、回等多民族共居的城市,自古就有着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璀璨的民族文化。
优美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阳多山地丘陵的地理环境。怪石、凌峰、溶洞、幽林,多样的景色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奇特的地形地貌让人心叹神怡。红枫湖、百花湖等等风景名胜区更是欣赏这高原自然景观的绝佳地点。
贵阳最佳旅游时间:
春、夏、秋三季都是贵阳旅游的黄金季节。
6、贵阳的气候怎么样?
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市中心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近,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尤其在夏季,贵阳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最低温度平均在17-20℃之间,最高温度高于30摄氏度的日数少,紫外线强度较弱,即使出现30℃的温度,早晚也很凉爽,只要不在烈日下曝晒,室内通风状况良好,没有空调设备也绝无汗流浃背、夜不能寐的炎热,在街头很少见人手持扇子,晚上还得盖薄被,而在高山上却有"一雨变成冬"之说,是"天然大空调"。特别是与北方部分城市以及邻省素有"火炉"之称的城市如重庆相比,贵阳不愧为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在2006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评选中,贵阳以“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的优势”荣登榜首。在联合国亚太组织等七大机构的八大硬指标中,贵阳气候的舒适度占据了极大比重。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评选中都摘得桂冠。
7、贵州属于哪种气候?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zd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为:(1)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2)常年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3)光照条件较差,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回度较大。(4)本省地处低纬山区,地答势高差悬殊,天气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
希望对你有帮助!
8、贵阳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贵阳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度气候分析如下:
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
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
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9、贵州的气候类型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为:(1)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高原气候或温热气候只限于海拔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数地区。境内包括省之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内的占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而其余少数地区计有省之南部边缘的河
谷低洼地带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带,为18~19℃,省之东部河谷低洼地带为16~18℃,海拔较高的省之西北部为10~14℃。各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贵阳市在四季划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长,约105天,春季次之,约102天,夏季较短,约82天,秋季最短,约76天。
(2)常年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100~1300mm之间,最多值接近1600mm,最少值约为850mm。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其中西南部多雨区的范围最大。该区的晴隆县,年降水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和毕节一带,大娄山西北部的道真、正安和桐梓一带,舞阳河流域的施秉、镇远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因此,对全省绝大部分地区而言,多数年份的雨量是充沛的。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看,一年中的大多数雨量集中在夏季,但夏半年降水量的年际变率大,常有干旱发生。
(3)光照条件较差,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较大。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200~16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即省之西部约1600小时、中部和东部为1200小时,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各地年雨日一般在160~220天之间,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多40天以上。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
(4)本省地处低纬山区,地势高差悬殊,天气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由于东、西部之间的海拔高差在2500m以上,故随着从东到西的地势不断增高,各种气象要素有明显不同。如西部的威宁较中部的贵阳海拔增高1163m,年太阳辐射较贵阳多96MJ·m-2,年平均气温低4.8℃,年平均绝对湿度小4.0hPa,故威宁气候高寒,贵阳则气候温和。再将东部的铜仁与中部的贵阳作一比较,前者比后者海拔降低787m,年太阳辐射比贵阳少户234MJ·m-2,年平均气温升高1.6℃,7月平均气温升高3.7℃,1月平均气温升高0.3C,故铜仁的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贵阳则是冬暖夏凉。在水平距离不大但坡度较陡的地区,立体气候特征更明显,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充分说明了贵州山区垂直气候的差异性。
10、贵州气候类型是什么?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