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全球气候变暖给生活方式

全球气候变暖给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0-08-10 15:33:49

1、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全球变暖的十大可怕后果

1、海平面上升
地球上出现高温天气,并不意味着迈阿密的生活方式将向非洲看齐,但却的确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高温天气怎么会导致海平面上涨呢?原来气温过高会造成冰山消融。海冰和极地冰盖不断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如果沙滩被海水淹没,人们会失去很多乐趣。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像迈阿密这样的城市都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
科学家能测量出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带来的影响:科罗拉多河的流量增加了6倍。科学家预测,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架继续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高出6米。这将淹没许多印尼的热带岛屿和低洼地区,以及迈阿密、纽约市的曼哈顿和孟加拉国。
2、融化的冰川
观测冰川是否消融并不需要借助特殊设备。原来覆盖在苔原表面的冻土由于表面温度升高而融化后,现在上面生长着植被。
蒙大拿州的国家冰川公园由于表面温度上升已经失去了不少壮丽美景。
在本世纪,蒙大拿州国家公园的冰川已经严重削减。另外,喜马拉雅冰川是恒河水的主要来源。恒河为5亿人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据说现在每年的水量以37米的速度减少。
3、热浪侵袭
2003年,横扫欧洲的致命热浪害死了约3.5万人,这可能是科学家在20世纪初开始跟踪的酷暑趋势的预兆。
热浪不仅抑制人体的一些功能,更能害死人。图为2008年受热浪侵袭的纽约街头,一个人试图把瓶中的水倒在身上降温。
在最近的50到100年中,酷热热浪的发生频率比往常高出了两到四倍。据预测,在未来40年中,还会有高过100倍的情况出现。专家预测,持续的热浪会导致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多,还会有相关疾病出现,地球的平均气温也会升高。
4、暴风雨和水灾
专家用气候模型预测出,全球气温上升会对降水造成影响。但越来越频繁的超大风暴确实谁都不愿见到的:在短短30年里,四级到五级强烈飓风的发生频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温暖的海水增加了强烈风暴产生的可能性。2008年7月多利飓风席卷了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边境。
温暖的海水给飓风提供了力量。科学家将海洋和大气的温度,与强暴风雨发生的几率关联起来。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和英国都经受了超强风暴和洪水的袭击,灾害中有很多人死亡,财产损失达数亿美元。从1905年到2005年,飓风发生的频率稳固上升。1905年与1930年间,平均每年约有3.5次飓风; 1931年与1994年间,平均每年约有5.1次;而1995年与2005年间,平均每年就有8.4次飓风了。
5、干旱
当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被风暴和泛滥的洪水袭击时,另一些地方却遭受着干旱的威胁。随着气候变暖,专家估计旱情可能至少增加66% 旱情的增加使供水量萎缩,并且导致农作物生产的质量下降。这使得全球的粮食生产和供给处于危险之中,人们面临饥饿威胁的危险越来越高。
世界范围内的干旱暴露出农村粮食的短缺。图为内罗毕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的干旱状况。
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正遭受着干旱。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中,降水量可能继续减少。估计那时的情况会很可怕。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到2020年,0.75亿至2.5亿的非洲人可能会遭遇水资源短缺,而非洲大陆的农业产量将下降百分之五十。
6、疾病
根据您居住的地方,您可以使用不同的驱虫剂来对付西尼罗河病毒或莱姆病。但是您上一次担心自己可能感染登革热是什么时候呢?
在加利福尼亚拍摄的一些可能携带西尼罗河病毒的蚊子。
伴随着洪水、干旱的高温天气,给病毒创造了极好的生长环境,蚊子、扁虱、老鼠等携带疾病的生物愈发繁盛。世界卫生组织声称,新生的或复发的病毒正在迅速传播中,它们会生存在跟以往不同的国家中,一些热带疾病也可能在寒冷的地方发生。比如蚊子就使加拿大人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
每年大约有15万人死于跟气候变化相关的疾病,一切与热有关的心脏病和疟疾引起的呼吸问题,都处于增长中[华盛顿邮报]。花粉症是怎样与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气温变暖增加了烟雾的生成,增多了哮喘发作的病例,同时进一步助长了杂草的生长,这就为过敏症患者埋下了祸根。
7、经济问题
随着温度的增高,弥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损失的花费越来越多。严重的风暴和洪水造成的农业损失多达数十亿美元,同时治疗传染性疾病和预防疾病传播也需要很多开销。极端天气也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滑坡。2005年破纪录的飓风在路易斯安那州停留数月,造成经济收入损失约总收入的15%,财产损失至少为1350亿美元。
除了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人员伤亡,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州也都面临着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经济因素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为健康和家庭支付的保险费的增加,消费者面对着价格不断上升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各国政府也遭受着旅游业萧条和工业利润下降的后果:飞涨的能源成本,食物和水的需求,灾后清理和紧张的边境局势。
忽略问题本身并不会使问题消失。最近,塔夫茨大学全球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在全球变暖的危机面前无所作为,人类会在2100年拿到一张20兆亿美元的账单。
8、冲突和战争
优质粮食、水源和土地的减少,会使威胁全球安全的隐患增多,从而引起冲突和战争。
安全问题专家称,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冲突表明,虽然全球变暖不是危机产生的唯一原因,但其根源可追溯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现有自然资源的减少。达尔富尔暴力事件暴发在长期干旱的时期里,二十年里只有微量的降水,甚至毫无降水,而附近印度洋的气温却一直升高。
达尔富尔地区的冲突一方面自来于全球变暖造成的紧张局面。
科学家和军事学家都在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如不稳定的食物供给会引发战争和冲突,这表明暴力和生态危机之间存在关联。水资源短缺和食物缺乏的国家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区域动荡、恐慌和侵略都有可能发生。
9、生物多样化丧失
全球气温的上升,对物种生存的危害越来越大。如果年平均气温保持1.1到6.4摄氏度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约30%的现有动植物都会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这些物种会因为荒漠化、森林砍伐、海洋变暖、无法适应气候等原因而灭绝。野生动物研究者注意到更多的弹性迁移,动物从遥远的北方迁徙到遥远的南方,寻找维持其生存所需的栖息地,如红狐,曾经的北美居民,现在则生活在北极。
红狐的栖息地已受全球变暖的气温影响。
人类也不能幸免。荒漠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人类的栖息地。当植物和动物都在气候变化中失去了适应性,那么人类的食物、燃料和收入都无从谈起。
10、破坏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增多是对人类生态系统的一项测试,它威胁着淡水,清洁的空气,燃料和能源资源,粮食,药品和其他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而不是对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生存条件。
珊瑚白化仅仅是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有形影响之一。
有证据证明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这意味着世界上任何变化都与土地、水和生物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科学家通过观察白化和死亡的珊瑚礁发现这是海水变暖造成的。同时一些植物漂移,动物改变栖息地的现象,也都是由于空气和水的温度上升或冰盖融化的造成的。
基于不同的温度,科学家的电脑模型预测出不同程度的洪水,干旱,森林火灾,海洋酸化的情景,这些最终都导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无一幸免。
关于饥荒、战争和死亡的预言勾画出了一幅气候变化后未来地球的惨状。科学家研究这些变化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不是为了预言未来,而是为了帮助人类减少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行为。如果我们知道并了解问题的所在,采取适当的行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用可持续能源和其他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就可以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何影响,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影响极大。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要肩负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任

2、各工业化国家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能源;发展中国家应该淘汰或改进落后产业、产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应对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要增加投资,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4、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像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节约资源能源,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5、各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形成“爱我地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

3、全球气候变暖 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相信很多人都渴望全球气候能够恢复正常,因为这样就可能防止气候变暖的事情发生。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据人们所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加快,而且还将达到最快的速度。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北半球每年都在升温,这个升温速度在一千年前根本都没出现过,由此可见,这样的变暖速度让居民不免有些担忧。而且其他国外媒体也认为每个居民应该为这样的现象做好准备,只有做到这些,固定是能够带给我们巨大的便利。
而且美国的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样的现象可能让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而且在不久的时候就可能改变这样的方式。其实面对这些情况,应该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这样必然是能够带给我们一定的惊喜。最重要的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气温上升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只要是我们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将是拥有着一种愉悦的心境。
其实不论是哪个国家,首先最注重的还是经济的发展,但是不管怎么样,环境治理也是很重要。因为如果环境治理的效果比较好,空气比较好,那么就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现象,如此固然是能够带去一定的乐趣。不过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针对气候变暖的现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在保持人们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保护好环境的发展,确保空气的清新。
众所周知,一旦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的现象,那么生活在每个国家的沿海一带的居民可能面临着生活的危机,面临着迁移的危机,而针对一些岛屿上的人来说,也是可能面临着这种危机,面对这些危机,我们真的需要采取良好的应对策略,这样才是能够确保大自然的安全。
在当今的环境下各国政府机关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面对即将来临的气候变暖的现象,注重好环境的保护措施,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守护环境,然后才是可以让自然回归原来的状态,如此才是拥有着一种美妙的心境,带来一种美好的感觉。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重点是应该重视这些现象,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必然是能够解决不少的问题,从而让自己的心境感觉到温暖与美好。

4、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是正在北京召开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的主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指出,气候变化让我们又多了一个立即采取紧急行动的理由。

当前最急迫的是我们对于全球变暖还缺少基本的认知,气温升高到底会改变些什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气候变暖将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如: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但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以负面影响为主。

———种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公里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公里左右,草原的面积将因此增加。但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沙化威胁巨大。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中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气候变暖同样对昆虫、杂草有利,这使得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增大。

———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年平均温度增加1°C,大于10°C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就延长15天,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也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公里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水将变得更少更脏。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我国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少;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最大,以辽河流域增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变暖还使得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在干旱年份,气候变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全球变暖将使降水变率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

———个人生活质量将会下降。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将更加明显,高温使得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活跃,同时它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高温热浪的增加将使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居住在河边和海岸带的居民受气候变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因高温、多雨而加剧。人口居住密度很高的低海拔海岸区的城市,更是经常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在我国,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更严重

5、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和低碳经济(生活),我们力所能做的是什么?

关于环境保护,我们首先想到是周围的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河流污染等等;我们还想到了藏羚羊、金丝猴那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还想到了沙尘暴等问题;还有可爱的地球母亲环境状况……

“我喜欢像你一样,背起行囊,走山访水,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也喜欢像你一样,留下足迹,带回垃圾,做一名环保志愿者。我更相信你是最具激情,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人,在你身上体现着友爱、互助、合作、团结的美好精神。如果说环保,那你会是急先锋,你会鄙视那些随意丢弃垃圾的人,也把绿色环保写进了你的行动纲领……”

我觉得这段关于环保志愿者的文字不单是美丽的也是真诚的。

有人会说:“我也想当一名环保志愿者,但是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还有一些人经常会问:“我想当一名环保志愿者,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的地球已经面临深刻的危机,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我觉得环保志愿者不单单是一个时尚的名词,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其实,要为环保做贡献,不是要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也不是要参加某某环保组织,参加某某环保活动,才算一名环保志愿者。作为普通人,完全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名真正的环保志愿者。

当看到水龙头在滴水时,可以随手关上!当购物时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当发现路边被丢弃的塑料瓶随手捡起放进垃圾桶里……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就像一位普通老太太,她每次上街买菜都要自带一个小布袋,每次上餐馆吃饭都要自带一个小钢勺。这些看起来都很平常,但能够像这位老人家,长年自觉坚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确实不容易。这不但要有坚定的环保信念,还需要有良好的习惯。

毫无疑问,环境意识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在校园里我们最容易找到环境保护的支持者。但是,我们同样也能够经常在食堂垃圾桶里发现大量的剩饭剩菜。有这么一位大学生,他热心环保事业,曾积极奔赴云南边陲保护金丝猴,但他却可以数次忘了关掉水房里哗哗流的水龙头!

这就提醒我们,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保护动物、森林,防治大气、水污染这样一些“大事”,也包括我们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小事。任何公益行动、志愿行为,除了完成自身任务之外,还有一个基本的功能和使命——倡导、影响。身边事、眼前人,倡导、影响更富感染力,口口相传,人人互动,使周边的人更能感同身受,更能意识到,这不是被动的接受服务,而是应该自己主动参与进来。

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学着那位老人家,自己带只勺子从此不用方便筷;整理出每天的购物袋循环使用;还可以搜集废弃的一次性餐具、水杯,做成小工艺品,变废为宝;注意节约用电,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每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并在自己的居室内外种植花草;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不购买、品尝野生动物,劝亲友不要到野外捕食飞禽走兽;尽量少购买一次性物品,如筷子、剃刀、纸杯等;尽量选择用可回收利用材料包装的饮料;购物时自己携带购物袋;节约用水,洗脸、洗澡、洗衣物的水可以冲洗厕所或拖地;避免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尽量施用有机肥料;购买无磷洗涤剂和有绿色标志的产品等等……

还有;关注生态环境,注重低碳生活。尽量少开空调,如用空调,冬天调低2度C,夏天调高2度C可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平时生活用水可以再利用。少乘电梯。买大包装、简包装的商品。适当素食,不食用野生动物。不穿野生动物裘皮。短距离尽量不做车,坚持骑自行车或步行。多种植物,采用绿色能源材料。冰箱放对位置 及时维护。不追求奢侈生活,不去夜总会K啦OK,经常去野外欣赏大自然。在节约用水的同时,还要节约用电和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少上网,不熬夜。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远离烟花、爆竹,祭奠先人不烧纸,改用鲜花。劝身边的人不衅酒,不吸烟,不参加篝火晚会及泼水节活动等等……

其时,环保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关键就看大家准备怎么做!是热情洋溢地只行动一次,还是积极地坚持、把环保的小行动变成自己的好习惯?并把自己的好习惯变成周边人共同的好习惯呢?

我们信仰环境保护,沐浴纯洁心灵,心怀严肃认真,坚守独立、自由、喻己的警醒。做一名环保志愿者,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6、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能做什么?

一、食

1、吃素。畜牧业消耗大量的谷、豆类,也消耗大量珍贵的水;为了放牧牛羊及饲养猪鸡,牺牲原始森林,造成温室效应。

2、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处,吃不完打包回家。

3、拒绝购买高山茶、高冷蔬菜。

二、衣

1、认识衣料来源:选购纯棉、全麻等自然材质,才可回收再生。依洗标来购衣及保养衣服,以延长衣服的寿命。

2、需求量的决定,依洗衣的次数、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四要素来决定购衣频率,尽量控制好,不要超量。

三、住

1、多用二手家具。

2、多用植栽绿化来做居家布置。

3、请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盘、刷牙、洗脸,以节约珍贵的水源。

4、将房间的电源、冷气集中使用。

四、行

1、走楼梯,不搭电梯。

2、出门多走路、骑单车、利用大众运输系统、少开车和骑机车。

五、科技

1、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2、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

3、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

4、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等。

5、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

7、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1、切实转变发展观念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受到了世界性质疑。西方学者提出,要更准确更全面地测算发展状况,至少应包括人类发展、收入变化、环境可持续三大方面。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念上的一次觉醒,是对传统GDP发展标准的一次革命。但在尚不够发达的中国,要想使各级官员和全体民众真正转变发展观念绝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然而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危机,我们必须经历这个过程,而且要使这个过程尽量缩短。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三R原则”,即减量化(re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具体做法是尽量减少资源投入和废物产生,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渣以及日常生活废物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建议各级政府在编制发展规划、谋划和实施建设项目、调节经济运行等工作中,一定要重点考虑是否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我们呼吁《循环经济法》的早日出台,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还要求在尽量减少一次性能源利用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这些能源不仅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还是保证持续发展的长期可利用能源。新能源的开发需要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的利用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鼓励和扶持,建议各级政府对这项工作要倾注更多的精力。

3、引导全民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家园

给地球降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工业经济的事,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多使用一张纸、多开一会空调、多踩一次油门,……,都与“温室效应”紧密相联。多一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阻止环境继续恶化,气候变暖危机的化解就会增加一分希望。广泛宣传和普及全球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民保护全球环境和气候的意识、引导公众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理所当为的事情。

4、在环境气候全球治理中进一步发挥大国作用

在目前的《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不必承担强制性责任,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了气候变暖危机的复杂性和潜在的严峻影响,长期以来为温室气体减排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正如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所说,虽然中国不承诺量化的减排指标,但不等于我们不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中国的所作所为凸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作为民间研究人员,我们建议中国政府在今后环境气候全球治理国际合作中,一要多渠道多领域广泛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参与环境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二要继续从我做起,努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三要大胆有力地敦促发达国家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主要义务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8、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具体方面?

1、炎热的气温 全球温度增长实际测量表明,全球总体温度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气温在持续地激烈上升。测量得25个最热的年份里,有20个都属于最近的25年。热浪已经开始出现,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全球变暖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此类热浪将更为常见。2003年夏天,欧洲遭受了一股强大的热浪,35000人因此丧生。 2、干旱导致的饥荒 气候变暖同时导致美国本土土壤水分蒸发加剧。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加倍,美国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不改变现行做法,在未来50年内,美国辽阔的种植区的土壤水分将流失达35%,还不计其他种种恶劣后果。无疑,干旱的土地将导致蔬菜水分减少,农作物减产,火灾次数增多。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警告,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导致全球变暖带来的污染,二氧化碳含量很快就会从2倍上升到4倍,这样土壤将流失达60%的水分。 干旱还带来政治动乱、战争。以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带为例。让人难以置信的悲剧接二连三地发生,受影响的地区从苏丹南部一直延伸到乍得湖的东岸。在东岸的达尔富尔地区,种族屠杀屡见不鲜。在西岸的尼日尔,干旱横行导致的饥荒使得数百万人受到威胁。 3、生物物种的锐减 全球变暖打乱了不同物种间成百上千万种处于微妙平衡中的生态关系。再举一个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全球变暖如何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瑞士南部每年出现地面霜冻现象的天数骤降,而同时,入侵的外来物种数量则急剧上升,它们迅速占据了新创造出来的生态位置。物种的变化可能导致整个生态链的断裂而进入恶性循环。 世界上许多物种如今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有一部分已经灭绝。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气候危机,部分原因则是来自于人类对于这些物种曾经繁荣生存的地区的入侵。 4、带来更多的心脏问题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欧洲心脏病研究协会本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年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众所周知,当气温高的时候人们会产生更多的心脏问题,因此全球变暖对心脏的影响问题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心脏病专家卡林.申克-古斯塔夫松医生说:“如果在未来50年中全球气温升高几度,人类将会有更多的心血管疾病。”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心脏病学专家戈登.托马塞利说,心脏动脉的硬化就像汽车生锈,“温度越高生锈速度就越快,动脉硬化也是这样”。 医生们指出,气温较高时,人会通过出汗来减少身体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会涌向温度较低的皮肤表层,随之人的心率升高、血压下降。这两种情况的同时出现对老年人和那些心血管系统较弱的人来说非常危险。 5、臭氧增加,引发肺部疾病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 6、加快传染病传播 温度升高会使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加快,从而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7、恶性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1)飓风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飓风日益强大的破坏力与全球变暖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表明四级和五级飓风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多。 另一个研究预测,全球变暖将使飓风的威力在著名的五级分级标准上平均再增强半个级别。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总结了这些新的调查研究中普遍出现的一些要素,当水温上升时,风速及风暴的湿度都会增加。 2)洪水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全球变暖还提高了降雨在每年降水量(包括雨、雪等)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使春天和初夏发生更多洪灾。 当美国2005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强大飓风走向尾声时,欧洲正在经历数次可怕的洪灾。2005年8月26日,合众国际社这样总结当时许多欧洲人的感受:“在欧洲,大自然发疯了。” 亚洲的洪灾也明显地增加了。2005年3月,印度孟买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900毫米,是目前为止印度任何一座城市一天内降雨量的最高记录。水平面上升至2.4米。 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的: 1、 选择节能型家用电器,减少家庭能源使用中的温室气体。减少待机状态的能源耗费。 2、减少交通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3、消费少一点,保护多一点。购买耐用的物品;在购物之前先循环利用以减少废弃物;循环利用;不要浪费纸张;请将食物和其他物品装入可重复使用的袋子里;请携带个人可重复使用的瓶子用来装水或者其他饮料;改变你的饮食,少吃一点肉等。

9、《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已经处于“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秋季”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
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繁、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其实,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
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那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与地质学应用的时间尺度相比,人类的尺度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也难怪他要嘲讽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变得异常焦虑的人民,“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围着小周期内出现的现象团团转”?
《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何在冰期生存下来,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我们也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去排放温室气候,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的资源。

与全球气候变暖给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