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讷河气候特点

讷河气候特点

发布时间:2020-08-12 23:20:28

1、讷河在哪里

讷河市[1],讷读做nè,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大小兴安岭南缘,嫩江中游东岸,因讷漠尔河横贯境内而得名。 讷河市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大小兴安岭南缘,嫩江中游东岸,因讷漠尔河横贯境内而得名。幅员面积6,6740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73个村,14个农林牧场,有汉、满、回等25个民族。域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域辽阔,素有“黑土明珠”、“北国粮仓”之美誉。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百名产粮大市、全国文化优秀城、“中国马铃薯之都”和“中国甜菜之都”,2002年以较强经济实力和殷实的发展后劲跻身于黑龙江省“经济十强”之列。 地理位置 北枕兴安龙脉,南接万顷平畴,西望泱泱嫩水,东邻五大连池,与内蒙古隔嫩江相望。城乡公路四通八达,111国道和齐(齐齐哈尔)加(加格达奇)铁路纵贯全境,距齐齐哈尔市三家子机场160公里,可以开辟对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长廊,铺设贯通南北的旅游热线。

2、讷河这个地方杂样?

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大小兴安岭南缘,嫩江中游东岸,因讷漠尔河横贯境内而得名。幅员面积6,674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73个村,14个农林牧场,有汉、满、回等25个民族。域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域辽阔,素有“黑土明珠”、“北国粮仓”之美誉。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百名产粮大县、全国卫生城、“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甜菜之乡”,2002年以较强经济实力和殷实的发展后劲跻身于黑龙江省“经济十强县”之列。 讷河市辖12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讷河镇、拉哈镇、二克浅镇、学田镇、龙河镇、讷南镇、六合镇、长发镇、通南镇、同义镇、九井镇、老莱镇、孔国乡、和盛乡、同心乡、兴旺鄂温克族乡。 北枕兴安龙脉,南接万顷平畴,西望泱泱嫩水,东邻五大连池,与内蒙古隔江相望。城乡公路四通八达,111国道和齐(齐齐哈尔)加(加格达奇)铁路纵贯全境,距齐市机场160公里,可以开辟对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长廊,铺设贯通南北的旅游热线 境内阡陌流金,黑土丰饶,全市有120万亩林地,33万亩草原,12万亩可利用水面,拥有耕地500万亩,流经境内的嫩江是全国仅有的两条洁净河之一,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得天独厚。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高岭土、黄粘土、钾石等17种非金属矿产资源,黄粘土储量和质量居世界首位,畅销海内外。富含偏硅酸等物质的矿泉水储量巨大,为不可多得的饮用珍品。蕨菜、蘑菇等山野菜百余种,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农业一枝独秀。在种植业上,大力发展特色、绿色种植,全市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60万亩,主要以菰茑、无壳白瓜、黑小豆等经济作物为主。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6万亩,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0万亩。域内1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主要种植马铃薯、大豆、甜菜、水稻、蔬菜等绿色食品,尤其绿色蔬菜享誉国内外,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在养殖业上,以实现畜牧业“半壁江山”为目标,通过实施科教兴牧工程、畜禽良种化工程、分带养殖工程,使全市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形成黄肉牛养殖带、蛋鸡养殖带、山绵羊养殖带、生猪养殖带、水产品养殖带和绿色养殖园区,现基础母牛居全省第二位。工业迅猛发展。工业体系齐全完备,规划建设中的经济园区政策优惠、环境优越。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带动的薯、豆、糖、畜禽四大动脉产业已具规模。全市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23家,年加工鲜薯能力达80万吨。银河集团被列为省级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讷河市已被列入全国和黑龙江省“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县,“两高”大豆及其产品覆盖大江南北。依托北方糖业公司,每年种植的甜菜面积、甜菜产量及其红光牌绵白糖产量均为全国之冠。以大兴农牧企业集团、完达山乳业集团为“龙头”,以各专业养殖村屯场户为骨干,辐射全市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水晶粉丝、雪花淀粉等十余种产品获国家金奖和国家绿色食品质量体系认证。十万头肉牛屠宰、2万吨变性淀粉生产、大兴集团大豆蛋白肽已被黑龙江省计委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程项目。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全方位、开放式、多功能、辐射周边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商贸网点达5,000余处。外贸窗口遍国内大中城市,被国家授予对外经济贸易进出口经营权,成为讷河跨出省门、走出国门的重要通道。 早在1万年前,讷河先民就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狩猎、生息、繁衍。几经历史变迁,清朝康熙34年在此地设博尔多驿站,光绪年间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宣统2年改设为讷河直隶厅,1913年置县,1946年原中共嫩江省委、省政府移驻讷河,1992年撤县设市。 宁静秀美的“一江四河”如灵动的少女款款走入你的视线,顷刻间凝成一幅幅清新雅致的江南水墨画。青山叠翠的红马山和汹涌奔腾的三江口更是浑然天成,福地洞天。兽奔鸟鸣的茂山自然动物保护区和绿海无边的青色草原自然保护区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去处。鸟语花香的雨亭公园、风光旖旎的引嫩渠首风景秀美。莽鼐古墓群和清朝末代皇后婉蓉故乡,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尼尔基工程更给人以“高坝出平湖”的慨叹,500平方公里的库区水面,碧波万顷,烟波浩淼,宏伟的拦江大坝和壮丽的跨江大桥将成为东北平原地带一大奇特景观。目前,占地60公顷,融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尼尔基斯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正在规划筹建中。浏览现代文明建筑,寻访远古历史遗迹,无不使人生发出“人在境中走,如在画中游”的赞叹。

3、关于讷河的民俗,和历史故事

早在1万年前,讷河先民就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狩猎、生息、繁衍。历史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几经历史变迁,至今仍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城、碑石和文物。特别是清朝时期,极大的创造和丰富了讷河的历史文化。

近现代以来,战争时期遗址和纪念碑及现代文明成就,铸成了讷河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漫长的历史为讷河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讷河的节日里,每年的6月18日最是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瑟宾节”就在这一天里盛大启幕。古朴天成的渔猎风情文化,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歌舞。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每逢“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然后举行盛大的晚餐。节日里的竞技活动,都是鄂温克族独有的项目。

强悍对抗的抢枢,争夺激烈的赛马,以及摔跤、拉棍、颈力、拔河等,既是瑟宾节的分支项目,也是独立的鄂温克非遗内容,是强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讷河的春夏秋冬更是宛若一幅画,静谧而有诗意,动容却不矫情,许多尽致美景藏匿其中,看似不起眼,却个个都是一幅水墨山青,令人魂牵梦绕。

(3)讷河气候特点扩展资料:

讷河市,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大小兴安岭南缘,嫩江中游东岸。辖区南北长100余公里,东西宽80余公里,总面积6674.3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讷河市辖2个街道、11个镇、4个乡;另辖6个林场、1个苗圃、1个农场、1个奶牛场、3个种畜场、4个良种场等16个乡级单位。市政府驻通江街道。2016年,讷河市全市总人口698828人。

讷河市因讷漠尔河横贯境内而得名,1913年置县,1946年原中共嫩江省委省政府曾移驻讷河,1992年撤县设市。讷河市是清朝皇后婉容祖居地、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和优质大豆主产地。讷河市处于中高纬度,跨越温和、温凉、冷凉3个气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讷河

4、讷河市的年积温,和降雨量是多少

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跨东经124°18′50″~125°59′30″,北纬47°51′30″~48°56′16″。面积66.74万公顷。气候呈现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明显。
1961-2010年气候变化趋势总体上逐渐变暖,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呈平稳上升趋势。从气温的年代差异看,20世纪60年代最低,全市平均气温为0.69℃,21世纪初的10年平均气温最高,为2.66℃。20世纪80年代开始气温上升明显加快,平均每10年升高超过0.5℃。1988年以来暖年明显增多,气温明显升高,气候变暖的趋势十分明显。
从年降水量可以看出,降水量年份之间波动较大,其中1998年降水最多达713.7 mm,高于常年降水量231.8�L,1976年降水最少为307.6 mm,低于常年降水量174.2 mm。从各年代平均降水量看,20世纪60-70年代为降水偏少期,80-90年代转为偏多期,到了21世纪又转为降水偏少期。

5、讷河市明日天气?

今天 (11-09)

晴转多云

-4/3℃

北风 微风

明天 (11-10)

雨夹雪

-1/6℃

北风 微风

周一 (11-11)

多云

-6/3℃

西北风 3-5级

6、讷河哪好最好?

我先给你介绍下讷河市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大小兴安岭南缘,嫩江中游东岸,因讷漠尔河横贯境内而得名。幅员面积6,674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73个村,14个农林牧场,有汉、满、回等25个民族。域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域辽阔,素有“黑土明珠”、“北国粮仓”之美誉。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百版名产粮大县、全国卫生城、“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甜菜之乡”,2002年以较强经济实力和殷实的发展后劲跻身于黑龙江省“经济十强县”之列。
讷河市辖12个镇、权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讷河镇、拉哈镇、二克浅镇、学田镇、龙河镇、讷南镇、六合镇、长发镇、通南镇、同义镇、九井镇、老莱镇、孔国乡、和盛乡、同心乡、兴旺鄂温克族乡。 讷河好玩的地方不是很多,讷莫尔河,花园,晚间有运动场,夜市小吃,南面有一个寺,北面有一座庙。去五大连池吧,东门附近有客车,两个小时可以到。

7、黑龙江省地理位置有那些特点?

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

西起121°11′E,东至135°05′E,南起43°26′N,北至53°33′N,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2个热量带;东西跨14个经度,3个湿润区。

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3045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远东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西部与南部分别与内蒙古和吉林省相邻,东部近日本海。

(7)讷河气候特点扩展资料:

一、地形地貌

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

兴安山地与东部山地的山前为台地,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包括兴凯湖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黑龙江省山地海拔高度大多在300—100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8%。

台地海拔高度在200—35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平原海拔高度在50—20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8%。 

二、气候特征

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全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地域性差异大。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冬季在干冷西北风控制下,干燥少雨。 

8、黑龙江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9月上旬黑龙江省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时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本旬我省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属于常温少雨型的农业气候,积温比去年偏多20-120℃左右。本旬前期气象条件对大豆鼓粒灌浆较为有利。5~9月上旬大部农区气温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大豆长势较好。

5月西南部偏旱,东部和北部偏涝,对大豆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不利。6月松嫩平原大部土壤干旱,大豆生长缓慢。7~9月上旬我省大部农区光温条件适宜,促进了大豆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形成。

一、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概况

1.气温

本旬我省气温正常偏低,大、小大兴安岭旬平均气温为10~15℃,其它地区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甘南、龙江、嘉荫、肇东、尚志、鸡东偏高1℃,大兴安岭北部、哈尔滨北部、绥化南部、三江平原北部及双城、肇源、富裕、伊春、铁力、克山、拜泉偏低1℃,其它大部地区与历年持平。

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低1~2℃。截止9月上旬末,全省大部农区≥10℃积温在2300~2700℃之间,其中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地区为2300~2500℃;松嫩平原西南部为2700~2900℃;其它农区为2500~2700℃。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多20~120℃。

2.降水

本旬我省降水偏少,松嫩平原西南部及宁安、鸡西、宝清等县(市)旬降水量在10mm以下,齐齐哈尔北部、黑河大部、哈尔滨东北部、伊春大部、鹤岗大部及桦南、桦川、虎林、牡丹江、青冈、加格达奇降水量为20~40mm,其它地区降水量在10~20mm之间。

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少2~8成。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克山、讷河、杜尔伯特、嫩江、牡丹江偏多1~2倍外,大部地区偏少3~9成。

3.日照

本旬我省日照时数地区分布不均,松嫩平原西部及呼兰、宾县、哈尔滨、双城、尚志、通河、依兰、汤原、佳木斯、桦川、宝清、富锦、同江、鸡西、逊克旬日照时数为80~100小时,其它大部农区为60~79小时。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东部部分县(市)偏少1~7小时外,其它大部地区偏多5~30小时左右。

二、土壤墒情分析

根据9月3日加测土壤湿度结果分析,全省大部县(市)土壤墒情正常。仅松嫩平原部分县(市)仍处于干旱状态,双城、克山、抚远、五常等县(市)土壤有涝象。

三、各主产区农业气象概况

1.西片(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大豆主产区

西片大豆产区本旬平均气温14.9℃,比历年同期偏低0~1℃,比8月下旬下降4.9℃,气温下降明显。积温够用,北部为2200~2300℃,南部为2400~2700℃,大豆仍处于鼓粒灌浆阶段,并开始落叶。

降水偏少,除嫩江、克山一带旬雨量30~40毫米,稍偏多外,其它大部地区旬雨量不足20毫米,有旱象。甘南、龙江、泰来等地旱象较重。大豆多数进入鼓粒至成熟期,低温对大豆鼓粒灌浆不利,干旱影响不大。

2.中片(哈尔滨、绥化、伊春)大豆主产区

中片大豆产区9月上旬气温稍偏低,平均为15.9℃,比常年偏低0~1℃,气温下降迅速,比8月下旬下降4.8℃。积温为2450~2700℃,比去年偏多。

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地区旬雨量在15~25毫米左右。土壤墒情大部正常。
大豆多数进入鼓粒至成熟期,旱涝影响不大,日照充足比较有利,以一类苗居多。

3.东片(佳木斯、双鸭山、鸡西、鹤岗、牡丹江)大豆主产区

东片大豆产区9月上旬平均气温16.4℃,比常年偏低0~1℃,比8月下旬下降3.9℃。积温为2360~2500℃。

降雨偏少,旬雨量在20毫米以下,土壤墒情正常或偏旱。大部地区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期。苗情较好,多为一、二类苗。

四、大豆产量预报

今年黑龙江省作物播种面积的调整对大豆生产十分有利,大豆播种面积为3401千公顷,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气象条件也相对较好,嫩江、讷河、五大连池、克山、克东等大豆主产区播种期间(5月上旬)气温偏低1~2℃,其它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高,5月1~6日出现今春的第一场透雨,大豆产区降水量基本在30mm以上,大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对大豆播种比较有利,但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市县由于土壤偏涝,影响了大豆适时播种。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大豆产区的光、温、水配合较好,对大豆出苗和豆苗生长十分有利,大豆长势较好,多为一类苗。大豆开花结荚期水分条件较好,但由于降水日数多,部分地区光照较少,温度偏低,对大豆花荚形成不利。8月上旬黑河地区气温偏低1℃,对大豆鼓粒灌浆有一定影响;其它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1℃,有利于大豆灌浆。

根据产量预报模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得出全省大豆平均单产为2082公斤/公顷。按播种面积3401计算,总产为708.1万吨,比近5年平均总产增加206.1万吨,即增加41.1%,为丰年。

本旬我省降水偏少,大部地区日照偏多,有利于大豆籽粒的灌浆成熟,但气温正常偏低,影响籽粒脱水及晒粮。

据预测,未来10天各地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1℃左右,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5mm左右。预计9月20日前后大兴安岭南部、黑河、伊春可能出现霜或霜冻。因此建议各地利用晴好天气,加强大豆后期的田间管理,采取措施促早熟,使作物在霜来之前安全成熟。

9、齐齐哈尔讷河市的气候如何?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夏季闷热,春秋凉爽。年降水量415毫米,年均温4.0℃,1月均温 −18.6℃,7月均温23.2℃。以南北风向为主。

与讷河气候特点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