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有哪些自然优势和地理优势
自然优势:六盘水的煤炭,我国南方地区基本煤炭分布较少,六盘水的煤炭丰富。在和川、渝交接的地方富有油气资源!靠近长江,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水量较大。
地理优势:广义上讲可以包括自然优势。交通可以说不便,铁路交通算方便!地形不平,号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2、贵阳的气候特点 什么时候去贵阳最好
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其中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年平均气温在15.3摄氏度左右。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因此才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
贵阳地处山地丘陵之中,群山环抱,素来被称为“山国之都”。同时,它还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苗、布依、侗、回等多民族共居的城市,自古就有着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璀璨的民族文化。
优美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阳多山地丘陵的地理环境。怪石、凌峰、溶洞、幽林,多样的景色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奇特的地形地貌让人心叹神怡。红枫湖、百花湖等等风景名胜区更是欣赏这高原自然景观的绝佳地点。
贵阳最佳旅游时间:
春、夏、秋三季都是贵阳旅游的黄金季节。
3、为什么贵州省会称爽爽的贵阳,用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解答
夏日避暑,首推贵州,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而贵阳坐拥黔灵山,长坡岭,因这两大绿肺调节,全年14~16摄氏度的平均气温,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正是此理。当其他城市闷热得让人发慌,强烈的紫外线把户外变成恐怖的白花花一片,不呆在室内吹着空调就无法过时,贵阳却是幽雅从容地展现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气候特征,享受着巨大的天然空调。
4、结合贵阳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分析贵阳发展现状,对贵阳的发展方向的看发和见解。
贵阳,地处中国西南,贵州中部,作为贵州省省会城市,被外界称之为“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是一座很有特色的美丽都市,生活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与其他城市之间不一样的魅力,慢慢地喜欢上这座山城。
凉 爽
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贵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于纬度低,海拔高,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需担心冬季的严寒,夏季的酷暑。因此,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美誉。随着爽爽贵阳避暑节的开幕,来避暑的武汉,南京,重庆等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他们感受的不仅仅是贵阳天气带来的清凉,而且还能感受到周围事物所带来的凉爽,整个城市被优越的气候氛围所渲染,“爽爽的贵阳,爽爽的人”。就像一座隐逸在世外桃园的城市,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外人也许并不知其优越,只有来此一游,方知其魅力所在。比起北方的城市,座落在南边的贵阳更似一小家碧玉,虽无苏州园林之精致,却透露出小桥流水之娟秀,来到这里,才能诠释心中的“爽”字,才能领略真正意义上的得天独厚。
山 水
“森林之城”是现代人给予贵阳的评价,城中有水,山中有城。由于地理位置,贵阳的森林覆盖面积广,在城的周围形成了一条绿化带,美丽清澈的南明河贯穿城区。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城中有山,山中有佛,晨钟暮鼓,让喧闹的人们走进黔灵佛寺。在城中心处,有一座令人神情向往的黔灵山,这是一座非常有灵气的佛山,山中有古寺隐现,寺周有泼赖的灵猴,形成了一道难得的风景线。每逢节假日,来此登山游玩,充满灵气的猴儿,偶尔跟你分享美食,隐逸在山中的弘福寺,能替愁眉不展的你驱除心结,回归自然。 位于贵阳以西的红枫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人工建造而成,据传是因建湖时湖水像枫叶而得名。湖区内溶洞与湖相通,形成“山中湖,湖中岛,岛中洞,洞中湖”的奇特景观,是喀斯特地貌与湖泊完美结合,展现出山、水、洞、林为一体的独特景观。若到此一游,将会倍感难忘,这里的一山一水,让人流连忘返,很多外国政要和国家领导人来此避暑度假。距贵阳23千米的天河潭风景区,座落在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花溪。景区内两座水碾和一座水磨,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带你进入古代先民的生活时代。坐上游船,便可领略暗河溶潭的奇妙景观,如果还未尽兴,也可去银河宫走一回,感受一下当神仙的滋味,体会人生不一样的感触。
生活理念
人们往往从生活中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进程,或许有人会说,进程与城市的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贵阳,是一个中型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虽然滞后于其他城市,但是人们的城市理念和后来居上的城市风格在超越。
当你在这个城市待一段时间,你也许会发现,人们的脸上没有因工作生活的压力而出现紧张,忙碌的神情。城市文明,是贵阳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城市交通还较拥挤,但公交车秩序良好,青少年主动给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让座,。打造文明的旅游城市,正是贵阳人的生活理念。
5、贵阳的气候为什么是全国最好的啊?
中国最好的四个大城市:是位于云贵高原的昆明、 丽江、
贵阳和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中的成都, 全年气
候适宜且持续时间长,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凉爽.湿润人体感觉较舒适, 在不考虑海拔以及含氧量的情况下, 该类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
至少为什么,那因素是多方面的,纬度,海拔,降水,地形…… 这些条件组合在一起能有一个好的气候是不容易的,中国那么大,也就这么几个最舒适的地方。
6、贵阳的地理环境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该市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东南与瓮安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接壤,西靠平坝县和织金县,北邻黔西县、金沙县和遵义县。
贵阳全市幅员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其中,云岩区在老城区北部,面积67.5平方千米;南明区在老城区南部,面积89.68平方千米;花溪、乌当、白云区面积2257.63平方千米。其中,花溪区在市西南部,面积1020.73平方千米,乌当区(包括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市东北部和西部,面积964.9平方千米,白云区在市西北部,面积272平方千米。新城观山湖区,位于市西北部,总面积达307平方公里。全市空间建成区面积达到230平方千米。
“一市三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其中,清镇市在贵阳市西部,面积1492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8.58%;修文县在市北部,面积107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3.33%;息烽县在市北部,面积1036.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2.91%;开阳县在市东北部,面积2026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5.22%。 贵阳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2842平方千米;坝地较少,仅9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 贵阳市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贵阳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7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近五年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贵阳冬无严寒,最冷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更有贵阳环城林带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可谓“天然氧吧”,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野生动物:历史上贵阳境内有普通无脊椎动物7个门类,100余种;脊椎动物202种(亚种),其中鱼纲50种,两栖纲11种,爬行纲15种,鸟纲85(亚种)种,哺乳纲(亚种)41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类动物急剧减少。贵阳市远郊和三县一市深山中尚存少量国家各级保护动物。计有:大鲵、鸳鸯、红腹锦鸡、穿山甲、八哥(鹩哥)、林麝、弥猴等及多种蛇类、蜥蜴类动物。
野生植物:贵阳境内历史上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仅1958年,在贵阳境内采集到藻类植物标本就有24科、40属、62种。其中大部可食用或药用。
1978年,贵阳市查明的菌类植物中,可食用的伞菌就有37种,以长裙竹荪、木耳、牛肝菌、松乳菇、多汁乳菇、羊肚菌、大白菇等为常见食用品种。药用菌以灵芝、紫芝、茯苓较常见。
苔藓植物有128种,分属42科,80属。现城区已经不多见。蕨类植物有23科,37属,63种,其中绝大多数可以入药。紫箕、蕨菜的嫩芽可以做菜,根中的淀粉是珍贵的保健食品。
种籽植物有316种,分属87科,187属,常见的用材植物有马尾松、杉木、柏树、侧柏和各种栎树等,珍稀树种有青岩油杉、南方铁杉、云贵鹅耳枥等数十种。药用贵重品种有厚朴、杜仲、黄柏等。此外,还有多种油脂植物和芳香植物。比较珍稀的观赏树有南方红豆杉等。各种可药用的草本植物有127科,近700种。20世纪60年代在城内山上即可采集到多种药用木本、草本植物。
花溪青岩油杉自然保护区是贵阳市唯一的自然保护区。 火电总装机容量107.5千瓦,年发电量24.21亿千瓦小时,水能蕴藏更为丰富,达1000万千瓦,其火电的装机容量占全省的70%,年发电73亿千瓦小时。
铝土矿、磷矿是当前贵阳地区优势矿产,其他如重晶石、水晶、石英砂等也有较大开发前景。传统矿产为煤矿,国营部分已基本枯竭。
7、贵阳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其中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年平均气温在15.3摄氏度左右。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因此才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
贵阳地处山地丘陵之中,群山环抱,素来被称为“山国之都”。同时,它还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苗、布依、侗、回等多民族共居的城市,自古就有着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璀璨的民族文化。
优美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阳多山地丘陵的地理环境。怪石、凌峰、溶洞、幽林,多样的景色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奇特的地形地貌让人心叹神怡。红枫湖、百花湖等等风景名胜区更是欣赏这高原自然景观的绝佳地点。
贵阳最佳旅游时间:
春、夏、秋三季都是贵阳旅游的黄金季节。
8、贵阳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有: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位置、板块位置等)、地形地势、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
网上会有很多其他答案。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 ′ 27 "″ ~ 107 ′ 03 "″ ,北纬26 ′ 11 "″ ~ 26 ′ 55 "″ 之间,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平均海拔1071米。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403平方千米。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千米。
城市行政区划辖七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6% 。其中,云岩、南明、小河区为贵阳市城区,面积为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花溪、乌当、白云区为贵阳市郊区,面积为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 。
9、概括贵州的地理气候特征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2016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9)贵阳自然地理和气候扩展资料:
贵州的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2、水文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1%,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