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气候杂多样 1.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有三种的气候类型,自南向北为有:____________气候
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季候
2、杂多县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3年,杂多县草场总面积为3549.3万亩,可利用草场3530万亩,占杂多县土地总面积的78.45%。
矿藏资源
2013年,杂多县矿产丰富有沙金、铜、钼、碱、石棉、水晶、食盐、煤等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2013年,杂多县珍稀动物主要有藏羚羊、野牦牛、白唇鹿、雪豹、盘羊、岩羊、马麝、棕熊、猞猁等。2013年,杂多县珍稀鸟类有黑颈鹤、金雕、雪鸡等。2013年,杂多县类药材有牛黄、熊胆、鹿茸、冬虫夏草、麝香、知母、黄芪、蕨麻等。
3、青海杂多县海拔多高
青海玉树杂多县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所以我想你说的瓦砾山海拔应该也在4200米左右吧
4、杂多县的人口民族
2013年,杂多县人口3.4万人,以藏族为主,有汉、土、回、蒙古等民族。
5、青海玉树杂多县怎么样
杂多县隶属于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东连玉树市和囊谦县;西接唐古拉山;北临治多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和那曲地区的巴青、索县、安多、聂荣县接壤,省际界线650余公里。
杂多县地处唐古拉山北麓,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拨4200米以上。
杂多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年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平均气温大于0℃的暖季和平均气温小于0℃的冷季,暖季为6、7、8三个月,而冷季却长达9个月(9~5月),年平均气温为0.5℃,极端最低气温为-24.7℃,年平均降水量为538.8mm,多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45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0.3小时,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最大风速大于40米/秒,年大风日数达120天,年无霜期为43天。由于常年气候变化无常,终年霜雪不断,暖季降水充沛无酷暑,冷季降水稀少且严寒多大风。
杂多县最有名的是三江源头:
澜沧江源头
澜沧江源头是一条流经6个国家的亚洲大河,是中国的第五大河,是世界第九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唐古拉山脉北麓的贡则木杂雪山,源头段称扎曲,自西北流向东南,在藏东昌都附近纳昂曲后,始称澜沧江,过盐井后入云南德钦,流向渐转向南,出境后称为湄公河。
黄河源头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原先还有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 [10]
长江源头
长江源头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就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6、杂多县风景好吗
澜沧江源头
澜沧江源头是一条流经6个国家的亚洲大河,是中国的第五大河,是世界第九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唐古拉山脉北麓的贡则木杂雪山,源头段称扎曲,自西北流向东南,在藏东昌都附近纳昂曲后,始称澜沧江,过盐井后入云南德钦,流向渐转向南,出境后称为湄公河。
黄河源头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原先还有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
长江源头
长江源头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就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三江源保护区的总面积为31.6万多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32.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昂赛原始森林
昂赛原始森林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灌丛类型的核心区之一。也是我国大果园柏的分布上限和最大的原始森林。
等等风景点
7、杂多县常年雨水多吗
重量的快递费用,请参阅您的包加上包装,多发圆通或申通快递更便宜的起重12元/公斤,顺风,EMS稍贵点提升超过20个。 EMS是第一个按斤计算。
8、杂多县海拨有多少
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
杂多县位于省境西南部,州境东南部,南与西藏自2004年)。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县人民政府驻萨呼腾镇,离玉树州府结古和省会西宁的距离分别为223公里、1084公里,是距省会和州府最远的一个县。也是一个山区县。
著名国际河流澜沧江发源于此,并横贯全县,有“澜沧江源第一县”之称,又因境内所产“冬虫夏草”体大、质优享誉国内外,有“中国虫草第一县”之美誉。邮编:815300。代码:632722。区号:0976。拼音:ZaoXian。地处唐古拉山北麓,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澜沧江发源于县境。年均温0.2℃,年降水量为523.3毫米。
古为羌地,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女国,元隶吐蕃等路宣慰使司,明属朵甘思宣慰使、和硕特蒙古政权,清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民国初属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管辖,民国六年(1917年)归玉树理事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隶玉树县,1953年由玉树县、囊谦县析置中格县,同年改杂曲县、扎朵县,1954年定名为杂多县,隶玉树藏族自治区(州)。
杂多是一个纯牧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工程重点县之一。全县下辖7乡1镇31个村,110个牧业社(组),总人口45160人,其中牧业人口40582人,占总人口的89.8%。31个村中,低收入贫困村5个,绝对贫困村23个,尚有贫困人口7297人。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年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平均气温大于0℃的暖季和平均气温小于0℃的冷季,暖季为6、7、8三个月,而冷季却长达9个月(9~5月),年平均气温为0.5℃,极端最低气温为-24.7℃,年平均降水量为538.8mm,多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45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0.3小时,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最大风速大于40米/秒,年大风日数达120天,年无霜期为43天。由于常年气候变化无常,终年霜雪不断,暖季降水充沛无酷暑,冷季降水稀少且严寒多大风。气候高寒,属高原气候的干、湿季节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9、玉树杂多县海拔多少
杂多县地处唐古拉山北麓,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拨4200米以上。
杂多县隶属于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东和东南与玉树、囊谦两县毗邻,西靠唐古拉山地区,南和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那曲两个专区的丁青、巴青、聂荣、索县、安多等五县接壤,北靠治多县,杂多县距州府驻地260公里。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
10、玉树杂多县海拔
杂多县地处唐古拉山北麓,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拨4200米以上。
杂多县隶属于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东和东南与玉树、囊谦两县毗邻,西靠唐古拉山地区,南和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那曲两个专区的丁青、巴青、聂荣、索县、安多等专五县接壤,北靠治多县,杂多县距州府驻地260公里属。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