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和田地区民丰县气候条件

和田地区民丰县气候条件

发布时间:2020-09-03 10:49:18

1、请教地方气候

新疆气候特征

一. 光热丰富,降水稀少

新疆气候特征是干旱,表现为光热丰富,降水稀少。

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远离海洋和高山环绕。来自海洋的水分在长途输送过程中逐渐减少,到达新疆上空时又被高山阻挡,不但水分减少,也形成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

二.逆温层山地是

冬季避冷胜地

由于天山能阻挡冷空气南侵,天山成为气候分界线,北疆属中温带,南疆属暖温带。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极端最高气温吐鲁番曾达48.9C,极端最低气温富蕴县境可可托海曾达-51.5C。日平均大与10C的年累积气温,南疆平原4000C以上,北疆平原大多不到3500C。南疆平原无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山地气温夏季垂直递减明显,递减率为6C-8C/1000米。天山北坡中山带冬季存在逆温层,逆增率3C一5C/1000米。逆温层山地是冬季放牧场和避冷胜地,如乌鲁木齐市南山滑雪场。三.降水北疆多于南疆

年日照时数分布规律是:从北向南略减,阿勒泰3001小时,皮山2574小时;由西向东增加,霍城2828小时,星星峡3549小时;从平原至山区,北疆减少,南疆增加,原因是北疆山地阴雨天多,商疆平原浮尘、沙暴天气较多。

新疆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气流,其次来自北冰洋的冷湿气流,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风都难进入新疆。全疆平均年降水量仅145毫米,为中国平均值(630毫米)的23%,在全球同纬度各地中,新疆几乎是最少的。降水分布规律是: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地多于平原,盆地边缘多于盆地中心,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北疆山地400-600毫米,局部接近1000毫米。天山南坡20-400毫米,昆仑山北坡200-300毫米。准噶尔盆地边缘150-250毫米,中心及东部100-150毫米。塔里木盆地西及北缘50-70毫米,东及南缘20-50毫米,中心不到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县城附近仅4毫米。

民丰县
民丰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总面积56760平方千米。总人口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尼雅镇,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1230千米。
属暖温带极干旱气候区,年均气温11.1℃,年均降水30毫米。
民丰县属典型的温带荒漠性气候。由于县境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受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的屏障作用,阻挡了中亚、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的冷空气和水汽来源。南面受昆仑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挡,使低纬度的暖空气不易进入,水汽来源很少,形成大陆性沙漠气候,各季节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变化较稳定,年降水量30.5毫米,年蒸发量2756毫米,无霜期194天,全年日照2842.2小时。
民丰县境内有尼雅、其其汗、叶亦克、牙通古斯、安迪尔五条河流,地表水年径流量5.79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1亿立方米。河水季节性较强,夏季炎热,冰雪消融,洪水暴涨,泄洪量占全年的73%春秋水量减少,冬季干涸,地下径流农田不能直接引用,按人口和耕地面积,民丰水资之丰源仅次于西藏

2、和田那个地方怎么样啊???

新疆历史上曾以三条闪耀着丝绸之光的商业通道而名扬天下,和田则是丝绸之路上光彩夺目的绢都。其南枕昆仑、北卧大漠;东南和西藏为邻,西南与印、巴相接,总面积近25万平方公里,雄踞于古西域的南部。和田市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是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和田古称于阗,今天所辖的七县一市的和田地区,古时为皮山、于阗、疏勒、精绝诸国地,这足见和田有过显赫的历史,也经历了沧桑巨变,那埋没于茫茫瀚海中的精绝故址、疏勒故址、民丰东汉古墓以及热瓦克佛塔、桑株岩画就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仍在唤起人们追忆那丝路南道的繁荣、佛国于阗的昌盛、伊斯兰教东渐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故事。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记"传丝公主"的故事,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和田与祖国中原地区的血肉联系极其作为丝路绢都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悠久历史。如今的和田的丝织业依然享有盛誉,一座现代化的丝绸厂,生产各种精美的丝织品,不仅满足区内各族人民的需求,而且深受国外客商的青睐。

和田同时也是新疆地毯的故乡、盛产玉石的宝地:所产图案古朴,做工精细;和田玉石更是驰名中外,自古玉之"贵重者尽出于阗",多做供品输往内地。温润明洁的脂玉、晶莹黑亮的墨玉、色如翡翠的翠玉,都是雕琢玉器的名贵材料。现故宫博物馆中多有其玉雕保存。

和田绿洲历来为塔里木盆地南部粮、棉、桑蚕的重要产地,杏、葡萄、桃、石榴、无花果等果类繁多,品质优良,薄皮核桃更是果中精品。掩映在果木林中的农舍、独具特色的各种手工业品巴扎又使人在领略绢都风采的同时感受到古朴淳厚的丝路风情。

位置:和田市地处东经79°50′20??-79°56′40??,北纬36°59′50??-- 37°14′23??,位于新疆最南端,地处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全市南高北底,北宽南窄,由南向北倾斜。是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冲积平原。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多风沙。年平均气温11.1℃-13℃,年降水量34.8毫米,全年日照充沛。
最佳旅游时间:春、秋两季。
面积: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160多万。
行政区划分:和田地区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1市7县,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28个居委会,1404个行政村,6094个村民小组,还有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及所属奴尔牧场、四十七团场、皮山农场。
景观:尼雅遗址、买力可阿瓦提遗址、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和田人曾创造出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和田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址和包括昆仑神话在内的极其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众多的神话古堡、古战场、古烽火台、古寺院、古庄园、古钱币,无不记载着历史老人走过的深深脚印,闪烁着光彩照人的历史光辉。和田是中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枢纽、著名的三大绢都和西域四镇之一。

哈和田不通铁路,进出只有依靠飞机和长途汽车。

航空: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你可以先到乌鲁木齐,再转飞和田。
公路:315国道经过和田,沿这条国道从和田往西北可以到叶城、喀什;往东可到民丰、若羌等地。民丰往北有一条笔直的沙漠公路,可以直达轮台,该路路况较好,从民丰到库尔勒的长途车多数走这条路,继续北上可到乌鲁木齐。
区内交通:由于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区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在沙漠之中,所以往来各景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租车,为了旅途顺利,一定要租性能好的越野吉普车。
哈和田的住宿条件一般价格也比较便宜,有天鹅宾馆、和田宾馆、和田地区迎宾馆、伊里其乡招待所、于田县粮食招待所、民丰县运输站招待所、民丰县委招待所、民丰尼雅宾馆。
和田美食有:
烤全羊:烤全羊,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和田七县一市等地的巴扎尔都可闻到它特有的香味。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佳肴,现在也成为高级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睐。馕坑烤肉凡是用囊坑烤制的各种烤肉统称囊坑烤肉,分为竖烤肉、悬挂烤肉、贴烤肉等种类。
烤羊肉串:烤羊肉串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来和田旅游观光的中外宾客,几乎没有不吃烤羊肉串的。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成孔状,用木炭作燃料。烤肉串除烤羊肉串外还烤羊肝串、羊腰串、羊脾串、羊肠串等。和田的烤羊肉串要数和田市肖尔巴克乡的最为可口,这里不仅有传统的烤羊肉串,而且还有烤羊排骨,吃着更过瘾。
抓 饭:抓饭是新疆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抓饭与汉族八宝饭相近似。从味道上分有甜咸两种。甜抓饭多为素抓饭,主要原料为米、鸡蛋、黄萝卜、葡萄干、杏脯、花生仁和清油等。咸抓饭多为肉抓饭,主要原料为米、牛羊肉、黄萝卜洋葱等。
薄皮包子:薄皮包子,维吾尔族叫"皮提曼塔",选用上好的羊肉作馅,以皮薄著称。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拉 面:拉面是维吾尔族人的主食之一。做拉面的方法分为手拉面和把子面两种。手拉面依形状不同,又分为细面、粗面、扁条面等,把子面由于所掺佐料不同分为白皮面和黄面两种。
烤包子:面皮是用上等白面加新鲜酵面和成稍碱的面团,揪成一两百克的剂子揉好后做成面皮。肉馅用新鲜羊肉切成玉米粒大小,加上少量的水,再放上切碎的羊油、洋葱,调上胡椒粉和盐捏成馅,用面皮包上馅包成圆团,皮上蘸上水,用手掌将面团封口的一面贴在囊坑壁上,所有的面团依次贴完后,再给烤包子表面上喷洒少量的水,盖住坑口,焖烤20~25分钟,通开通风孔,囊坑中的火炭立即发红再烤一会,待到烤包子表皮发红发亮时即可取出食用,热烤包子掰开后,油汤四溢,浓香喷鼻,切营养价值高,是维吾尔族人特别喜爱的食物。
馕坑面食:囊坑面食是拷馕业的产品,统称为馕。囊坑是烤制食品的炉灶,一般为圆台壮,即上部口小,下部内肚较大,用硭硝做成。囊坑外填土做成平台,坑底留一通风孔。拷馕以前先将面和好,同时用柴禾烧烤囊坑,囊坑内部全部烧白以后压火,将火炭堆积在坑的中间,堵住通风孔,然后将囊坑的内壁喷洒盐水以调节温度,随即把做好的馕饼放在馕托上用手伸入坑口使劲贴在坑壁上,待拷熟后用铁钩勾出,一个个热气腾腾喷香诱人的馕,即可食用。
嫩玉米饭:这是维吾尔族人别有风味的一种饮食。做法是先把鲜玉米棒上的嫩玉米用刀子削下来放置木盆中,用一块石头砸,砸至玉米粒变成糊糊状,倒入锅中加水,小火慢熬两三个小时后,放些切好的肉片、白菜、南瓜、西红柿、青辣椒、盐,再熬一会儿即成。
油塔子: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和田地区山区麦西莱甫的山区麦西莱甫值得一看,山区麦西莱甫主要是在原始的音位互不相连的三弦弹奏乐器牧民热瓦甫(也称阿勒奇热瓦甫)和小手鼓的伴奏下,参加者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热情奔放的舞蹈和集各种笑话为一体的娱乐活动。
去新疆少数民族众多,风情风俗各异,宗教色彩浓厚,主要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同志在一起饮食一定要清真,即不吃猪肉,狗肉等,也不要说。这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禁忌,不能违反。但也不要绝对改变自己饮食习惯,注意荤素搭配、多喝水,多食水果。各地都有风味小吃,特产瓜果,大家吃时勿忘考虑服不服水土问题。和田旅游,因行程较长,气候差别过大,旅游者一时难以适应,可能回出现水土不服症状,旅游者应携带有关药物及一些常备治病药物,如创可贴、感冒药或治疗肠胃不适药物等。和田是瓜果之乡,到和田吃水果是一大乐事,但千万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

3、和田市民丰县常住人口有多少

和田市民丰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接壤,西邻于田县,南接昆仑山同西藏自治区改则县相连,北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毗邻。 县境东西宽约130公里,南北长约451公里,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4.1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0.4%,全县辖六乡一镇,一个街道办事处,34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

4、新疆和田地区有哪些市县?

新疆和田地区有哪些市县具体如下:
和田地区共有辖区8个:
1.
和田市、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和田县。
2.
和田地区,隶属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中心位置位于东经79.92°,北纬37.12°,南抵
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
克什米尔接壤,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57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3.
和田地区是以
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等22个民族;境内有 尼雅遗址、 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
喀拉墩古城、 安迪尔古城、阿萨古城堡以及 约特干遗址等旅游景点。

5、现在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回甘肃省天水市要隔离吗?

我觉得现在只要从新疆回来的人都是需要隔离的,而且还要做核酸检测。因为新疆的疫情虽然说现在已经治住了,但是可能还会反弹。

6、新疆和田有几个县

截至2019年新疆和田有7个县,分别为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

1913年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皮山县;分和阗县东境23庄与于阗县西境15庄设洛浦县。

1915年自和阗县析置墨玉县。1929年设策勒县。光绪九年(1883年)设于阗县,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后迁今址,1959年改称于田县。

1945年建民丰设治局,1947年改设民丰县。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和田市。自治区批准将和田县的和田镇、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良种场划归和田市。

1950年成立中共和阗地委、和阗专区专员公署。1959年9月,和阗改为和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领导机关被夺权,机构瘫痪。

1969年成立和田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称和田地区革命委员会,同年6月恢复成立中共和田地委,1978年,和田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和田地区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7县1市,91个乡镇,13个街道办事处,98个社区,1384个行政村,还有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及所属奴尔牧场、47团场、皮山农场及224团场。

(6)和田地区民丰县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傍玉龙喀什河与洛浦县毗邻,西临喀拉喀什河与墨玉县、皮山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印度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接壤,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与阿瓦提接壤。

南北长约500千米,东西宽20-150千米不等,总面积41302平方千米。

和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以南,以盛产玉而著名,位于和田县黑山南汗尼亚依拉克河上游雪线附近,海拔5000米左右。此地段的河谷中为数千年来拾玉的主要地区之一。产出极著名的羊脂白玉、墨玉和玉。

和田是我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原区年总辐射量为138.1~151.5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优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为:南部山区显著高于北部平原区,平原区因浮尘引起的大气透明度不同,东部大于西部。

光能利用的最佳的时间是6~9月,光总辐射量达6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42.7%。

日照时数长,日照百分率大,全年日照时数达2 470~3 000小时,平原区自西向东递增,6~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2月份最少,全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8%~60%之间,最高84%。

光质优越。同品种的果树、蔬菜,果实在本地区着色浓、色艳,品质一般超过原产地。

和田是全疆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平原区年平均温度11.6℃,在农作物成长的旺季6~9月,拥有非常丰富的热量,其中10℃的积温为4 200℃,对本地区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无霜冻期(地面温度≥-1℃,最低气温≥14℃,170~201天;且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产物的累积,可增加瓜果的含糖量和棉铃重量;少雨干燥,平原区年降水量为13.1~48.2毫米,年蒸发量达2 450~3 137毫米,干燥度大于20。

有利于晒制各种干果和棉花吐絮,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冬季降雪少,少阴天,从10月至来年2月阳光充足,适合发展设施农业。

7、和田地区的近况如何?

新疆历史上曾以三条闪耀着丝绸之光的商业通道而名扬天下,和田则是丝绸之路上光彩夺目的绢都。其南枕昆仑、北卧大漠;东南和西藏为邻,西南与印、巴相接,总面积近25万平方公里,雄踞于古西域的南部。和田市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是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和田古称于阗,今天所辖的七县一市的和田地区,古时为皮山、于阗、疏勒、精绝诸国地,这足见和田有过显赫的历史,也经历了沧桑巨变,那埋没于茫茫瀚海中的精绝故址、疏勒故址、民丰东汉古墓以及热瓦克佛塔、桑株岩画就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仍在唤起人们追忆那丝路南道的繁荣、佛国于阗的昌盛、伊斯兰教东渐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故事。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记"传丝公主"的故事,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和田与祖国中原地区的血肉联系极其作为丝路绢都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悠久历史。如今的和田的丝织业依然享有盛誉,一座现代化的丝绸厂,生产各种精美的丝织品,不仅满足区内各族人民的需求,而且深受国外客商的青睐。

和田同时也是新疆地毯的故乡、盛产玉石的宝地:所产图案古朴,做工精细;和田玉石更是驰名中外,自古玉之"贵重者尽出于阗",多做供品输往内地。温润明洁的脂玉、晶莹黑亮的墨玉、色如翡翠的翠玉,都是雕琢玉器的名贵材料。现故宫博物馆中多有其玉雕保存。

和田绿洲历来为塔里木盆地南部粮、棉、桑蚕的重要产地,杏、葡萄、桃、石榴、无花果等果类繁多,品质优良,薄皮核桃更是果中精品。掩映在果木林中的农舍、独具特色的各种手工业品巴扎又使人在领略绢都风采的同时感受到古朴淳厚的丝路风情。

位置:和田市地处东经79°50′20??-79°56′40??,北纬36°59′50??-- 37°14′23??,位于新疆最南端,地处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全市南高北底,北宽南窄,由南向北倾斜。是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冲积平原。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多风沙。年平均气温11.1℃-13℃,年降水量34.8毫米,全年日照充沛。
最佳旅游时间:春、秋两季。
面积: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160多万。
行政区划分:和田地区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1市7县,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28个居委会,1404个行政村,6094个村民小组,还有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及所属奴尔牧场、四十七团场、皮山农场。
景观:尼雅遗址、买力可阿瓦提遗址、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和田人曾创造出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和田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址和包括昆仑神话在内的极其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众多的神话古堡、古战场、古烽火台、古寺院、古庄园、古钱币,无不记载着历史老人走过的深深脚印,闪烁着光彩照人的历史光辉。和田是中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枢纽、著名的三大绢都和西域四镇之一。

哈和田不通铁路,进出只有依靠飞机和长途汽车。

航空: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你可以先到乌鲁木齐,再转飞和田。

公路:315国道经过和田,沿这条国道从和田往西北可以到叶城、喀什;往东可到民丰、若羌等地。民丰往北有一条笔直的沙漠公路,可以直达轮台,该路路况较好,从民丰到库尔勒的长途车多数走这条路,继续北上可到乌鲁木齐。

区内交通:由于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区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在沙漠之中,所以往来各景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租车,为了旅途顺利,一定要租性能好的越野吉普车。

哈和田的住宿条件一般价格也比较便宜,有天鹅宾馆、和田宾馆、和田地区迎宾馆、伊里其乡招待所、于田县粮食招待所、民丰县运输站招待所、民丰县委招待所、民丰尼雅宾馆。

和田美食有:
烤全羊:烤全羊,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和田七县一市等地的巴扎尔都可闻到它特有的香味。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佳肴,现在也成为高级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睐。馕坑烤肉凡是用囊坑烤制的各种烤肉统称囊坑烤肉,分为竖烤肉、悬挂烤肉、贴烤肉等种类。

烤羊肉串:烤羊肉串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来和田旅游观光的中外宾客,几乎没有不吃烤羊肉串的。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成孔状,用木炭作燃料。烤肉串除烤羊肉串外还烤羊肝串、羊腰串、羊脾串、羊肠串等。和田的烤羊肉串要数和田市肖尔巴克乡的最为可口,这里不仅有传统的烤羊肉串,而且还有烤羊排骨,吃着更过瘾。

抓 饭:抓饭是新疆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抓饭与汉族八宝饭相近似。从味道上分有甜咸两种。甜抓饭多为素抓饭,主要原料为米、鸡蛋、黄萝卜、葡萄干、杏脯、花生仁和清油等。咸抓饭多为肉抓饭,主要原料为米、牛羊肉、黄萝卜洋葱等。

薄皮包子:薄皮包子,维吾尔族叫"皮提曼塔",选用上好的羊肉作馅,以皮薄著称。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拉 面:拉面是维吾尔族人的主食之一。做拉面的方法分为手拉面和把子面两种。手拉面依形状不同,又分为细面、粗面、扁条面等,把子面由于所掺佐料不同分为白皮面和黄面两种。

烤包子:面皮是用上等白面加新鲜酵面和成稍碱的面团,揪成一两百克的剂子揉好后做成面皮。肉馅用新鲜羊肉切成玉米粒大小,加上少量的水,再放上切碎的羊油、洋葱,调上胡椒粉和盐捏成馅,用面皮包上馅包成圆团,皮上蘸上水,用手掌将面团封口的一面贴在囊坑壁上,所有的面团依次贴完后,再给烤包子表面上喷洒少量的水,盖住坑口,焖烤20~25分钟,通开通风孔,囊坑中的火炭立即发红再烤一会,待到烤包子表皮发红发亮时即可取出食用,热烤包子掰开后,油汤四溢,浓香喷鼻,切营养价值高,是维吾尔族人特别喜爱的食物。

馕坑面食:囊坑面食是拷馕业的产品,统称为馕。囊坑是烤制食品的炉灶,一般为圆台壮,即上部口小,下部内肚较大,用硭硝做成。囊坑外填土做成平台,坑底留一通风孔。拷馕以前先将面和好,同时用柴禾烧烤囊坑,囊坑内部全部烧白以后压火,将火炭堆积在坑的中间,堵住通风孔,然后将囊坑的内壁喷洒盐水以调节温度,随即把做好的馕饼放在馕托上用手伸入坑口使劲贴在坑壁上,待拷熟后用铁钩勾出,一个个热气腾腾喷香诱人的馕,即可食用。

嫩玉米饭:这是维吾尔族人别有风味的一种饮食。做法是先把鲜玉米棒上的嫩玉米用刀子削下来放置木盆中,用一块石头砸,砸至玉米粒变成糊糊状,倒入锅中加水,小火慢熬两三个小时后,放些切好的肉片、白菜、南瓜、西红柿、青辣椒、盐,再熬一会儿即成。

油塔子: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和田地区山区麦西莱甫的山区麦西莱甫值得一看,山区麦西莱甫主要是在原始的音位互不相连的三弦弹奏乐器牧民热瓦甫(也称阿勒奇热瓦甫)和小手鼓的伴奏下,参加者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热情奔放的舞蹈和集各种笑话为一体的娱乐活动。

去新疆少数民族众多,风情风俗各异,宗教色彩浓厚,主要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同志在一起饮食一定要清真,即不吃猪肉,狗肉等,也不要说。这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禁忌,不能违反。但也不要绝对改变自己饮食习惯,注意荤素搭配、多喝水,多食水果。各地都有风味小吃,特产瓜果,大家吃时勿忘考虑服不服水土问题。和田旅游,因行程较长,气候差别过大,旅游者一时难以适应,可能回出现水土不服症状,旅游者应携带有关药物及一些常备治病药物,如创可贴、感冒药或治疗肠胃不适药物等。和田是瓜果之乡,到和田吃水果是一大乐事,但千万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

8、和田的气候是怎么样的?去那用准备什么?海拔是多少?

和田市位于新疆最南端,地处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全市南高北底,北宽南窄,由南向北倾斜。是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冲积平原。地处东经 79°50′20 ″ -79°56′40 ″,北纬 36°59′50 ″- 37°14′23 ″,东西最宽为 60 公里 ,南北最长约 200 公里 。海拔在 1300-1450 米之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1.1℃ -13℃ ,全年日照充沛。距乌鲁木齐1500公里 。于1983 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和田县划出,1984 年8月18日正式成立。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和田市东邻洛浦县,西、南、北与和田县相接。总面积约189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已建成15.75 平方公里。市辖三乡(肖尔巴格乡、古江巴格乡、伊里其乡),一镇(拉斯奎镇),一个管理区(阿克恰勒管理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古勒巴格街办、纳尔巴格街办、古江巴格街办、奴尔巴格街办)。

和田地区概况

和田地区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国土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占全疆的15%,绿洲面积97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74万亩,占绿洲面积的17.95%,人均耕地1.62 亩。和田地区辖七县一市共有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401个村委会。

和田地区是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近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北京市、浙江省等内地发达地区的援助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4年底,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3亿元,较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7亿元,第二产业7.57亿元,第三产业15.3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47∶18∶35。全年财政收入3.05亿元。

2004年全地区农业产值达到40.81亿元。林果业发展迅猛,新增果园面积9.06万亩,水果产量达到21.65万吨,增长13.73%;畜牧存栏达到426.31万头只,增长4.06%,肉类总产达到48920吨,增长10.66%,羊毛产量6024吨,牛奶产量1.2万吨;棉花总产3.8万吨;74.65万亩,增长6%,产量48万吨,增长15.58%;粮食总产达88.2万吨。农村“六个30万”工程成效明显。全地区林果保有面积超过150万亩,其中精品林果示范基地7万多亩;新定植红柳3.6万亩,总面积达7万亩,其中接种大芸3万多亩;年末牲畜存栏:牛达到20.63万头,其中适龄母牛10.44万头,驴31.3万头,其中适龄母驴9.41万头;高密度棉花35万亩;新建蔬菜大棚1.6万座,总数达3.3万座。

目前全地区已拥有煤炭、电力、建材、机械、棉纺、丝绸、食品、工艺、美术等众多的工业企业307家,其中中型企业2家。有25%以上的产品远销外地,主要产品有:棉纱、棉布、生丝、丝织品、地毯、葡萄酒、果酒、果脯、阿胶、维药、原煤、玉雕制品等。

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和田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田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和田民间投资的主要渠道,对拉动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以第三产业的商贸饮服娱乐及运输为重点,广泛拓展了种、养、加、建、运、商等多个层次的行业与领域,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也吸纳了许多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成为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

根据地域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的适应性、经济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可行性,和田地区在稳定发展和田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的特征,主要形成三个经济区域:

--和墨洛(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工业、商贸经济区。人口占全地区的63%以上,集中了全地区70%以上的经济和科技力量,交通、能源等基础条件良好,并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的轻纺、食品、果酒、电力、建材等工业群体。随着第二条沙漠公路和田至阿克苏的建设,这一区域将更增添新的活力。

--策勒、于田、民丰农牧旅游经济区。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开通以及将要开工建设的第二条新藏公路,民丰县作为和田地区的东大门和旅游资源大县,重点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药材及畜牧业生产;于田、策勒主要以粮棉、林果、药材产业为基础形成农牧旅游经济区。

--皮山特色林果经济区。该经济区主要以石榴、制干杏、核桃为重点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林果经济区。

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围绕第一要务,实施“六大战略”、建成“五大基地”。“六大战略”即:农村经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城市经济实施体制创新战略,基础设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社会稳定实施稳疆固边战略,精神文明实施文化兴边战略,党的建设实施四中全会战略决策。“五大基地”即:农产品加工增值基地,能源矿产开发基地,林果园艺基地,畜牧饲草基地和特色维药基地。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交通、通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县乡村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现有大型民航机场一座,可起降波音757及相近系列飞机,每日均有至乌市航班,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全地区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其中柏油路里面达到2000余公里,全地区86个乡镇全部实现了黑色化。邮电通讯实现了程控化、光纤化、微波化、卫星数字通讯等立体化格局。

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和田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

如今的和田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地区,而在历史上,和田(于阗)曾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佛教的地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印度佛教就传入了于阗,市区以南的热瓦克佛寺遗址就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的典型。直到十一世纪,于阗才成为大举进入的伊斯兰教的天下。

尼雅古城是和田最有影响力的景点,自1901年英国科学家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废墟至今,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探险家、考古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和田是有名的瓜果之乡,葡萄、石榴、苹果、无花果……每到夏秋时节,累累果实悬挂在枝头,让人垂诞。

概况

区号:0903

邮编:848000

位置:地处新疆北部,北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邻,南依昆仑山。

民族: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

区划:下辖1市7县。

当地特色: 于阗乐舞

于阗是西域各国中受佛教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佛教音乐的传入给本来就崇尚歌舞的于阗国带来了清新的气息。高僧法显在于阗时,就见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的场景。

汉代,随着西域文化的东传,以龟兹乐、于阗乐为代表的西域音乐也西风东渐传入宫廷。当时汉宫就收入了《于阗乐》作为宫廷乐曲,据载,汉高祖常在未央宫“以管弦歌舞相欢娱”;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时,又带回了经于阗、龟兹乐改编而成的佛曲《摩诃兜勒》;唐代,更是西域音乐的鼎盛时期,宫廷音乐十之七八都是胡音。

玉石之都

于阗美玉在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相传早在殷商时期,商王的宫殿里就有用于阗美玉加工而成的各种用具;楚国时的王公贵胄更以玉器作为身份的象征;到了两汉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士钟情于于阗美玉,各路王侯均遣工匠前往昆仑山周围采玉。经过这些采玉人的辛勤劳作,昆仑山下的玉英大批运往中原,丝绸之路才得以渐渐繁盛起来。

于阗玉是玉中上品,按类型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种,以前者更为名贵;从色泽上可分为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黄玉、红玉等。用昆仑山玉石雕琢而成的“大禹治水”玉雕,高达2米,有“玉中之王”的称号,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最佳旅游时间

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多风沙。和田是新疆受风沙侵袭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和田已经从原来的位置向南迁移了150多公里。在进出和田的公路两侧,可以看到各种防沙栅栏。

每年三四月间,春暖花开的时节,和田的桃花和杏花竞相开放,为这座沙漠边的小城平添了一缕春意。和田白天日照很强,来和田旅游太阳镜是必备的物品,既可以防风沙又可以遮挡灼热的阳光。

购物介绍

和田巴扎是和田购物的主要场所,也是最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地方。每到休息日,附近各县的维族民众纷纷赶到这里,在人头攒动的市场上寻找需要的物品。巴扎上有日常用品、各类水果、玉石、丝绸、地毯等,有时,在巴扎上还可以看到当地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

交通介绍

和田不通铁路,进出只有依靠飞机和长途汽车。

外部交通

航空:

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你可以先到乌鲁木齐,再转飞和田。

民航售票处位于乌鲁木齐南路3号。

公路:

315国道经过和田,沿这条国道从和田往西北可以到叶城、喀什;往东可到民丰、若羌等地。民丰往北有一条笔直的沙漠公路,可以直达轮台,该路路况较好,从民丰到库尔勒的长途车多数走这条路,继续北上可到乌鲁木齐。

和田客运总站位于和墨路80号。

区内交通

由于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区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在沙漠之中,所以往来各景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租车,为了旅途顺利,一定要租性能好的越野吉普车。

与和田地区民丰县气候条件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