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临夏气候特点

临夏气候特点

发布时间:2020-02-29 15:30:34

1、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不是属于高原气候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少数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临夏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均降雨量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2、甘肃省有什么气候特征?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省会兰州。位于我国西北部,黄河上游,东经93°28'至108°44',北纬32°36'至42°48',面积39万余平方千米,地形复杂、狭长。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仅北山山地与祁连山地之间为狭长的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交通咽喉,故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和军事要地。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约9°C。1月平均气温-12—2°C,7月20—24°C。受地形影响,各地年平均降水量相差极大,由东向西自500毫米降至不足50毫米。主要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经济以农、牧、石油、化工等较重要,盛产瓜果、中药及毛皮。

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是甘肃的最大旅游吸引力,丝绸之路是全省旅游的主题,并以此与邻近省区紧密协作。200万年前"黄河剑齿象"便在此生存,五六千年前这里出现了仰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中国的四大发明、生产技术和丝绸、陶瓷、铁器等输往西方,西方和印度的天文学、数学、宗教和宝石、香料、棉花等传入中原,并遗留下绿洲、城镇、关隘、长城、寺庙、石窟、成为专题旅游的胜地。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天马被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高原雄浑,山地险峻,却也有黄河之滨水车转动的陇上江南和水草丰美的牧场。十余个民族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所在地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环境。

地方文艺:“花儿”在甘肃各族民众中广泛流行,康乐县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的花儿会最盛大。花儿多为情歌,形式短小精悍,贴近百姓生活。陇剧是由皮影戏陇东道情发展而来的新剧种,高山戏流行于武都地区,常于春节时演出。其他有秦腔、皮影戏、兰州鼓子等。

饮食文化:兰州清汤牛肉面是用甘南嫩牧牛肉与精粉拉制做成的。静宁锅盔大而厚,黄亮香美,酿皮子为面粉制成之凉食。浆水面多见于兰州、定西天水、临夏,用发酵之青菜汁水浇于面条中食用,酸而鲜。静宁烧鸡肉嫩味鲜,陇西腊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腻。

3、临夏怎么样

临夏地处甘肃中部,属于中国温带山地气候,比省会兰州湿润。临夏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盛夏是理想的避暑去处。临夏人口以回族为主,历史上是茶马互市的旱码头,这里回、汉、藏文化在临夏交融,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传统的临夏四合院,具有中国传统美工的伊斯兰建筑、浓郁的阿拉伯风格建筑交相辉映。临夏的美食,是甘肃最为著名的。小吃有:酿皮、甜胚、凉粉、醪糟等,临夏特色的手抓羊肉也是不可错过的美味,与此同时,到一些有特色的店,尝尝:包子、糖饺子、发菜、筏子面肠、等等,再配上一碗三泡台盖碗茶,那绝对是神仙般的享受。

4、临夏市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

附:

临夏作为一个地理行政区划名词,它可能指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也可能指临夏州的临夏市,还有可能是临夏州的临夏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我州独有的两个民族。

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5、甘肃临夏

地理位置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 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190多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2.6人。
建置沿革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罕,后改称导河、河州,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 享有“河湟雄镇”之美誉,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56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1994年国家把临夏回族自治州列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
行政区划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共辖五县一市, 两个自治县, 即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康乐县、和政县、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共1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自治州首府设在临夏市。
民族与人口 临夏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地方,境内有22个民族共196万人口,回族在临夏州境内的总人口约61万。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占全州人口的56.4%,土族、藏族和部分汉族信仰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天主教。保安族、东乡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民族。临夏为回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影响最深的地区。
气候特点 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年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地质地貌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属高原浅山丘陵区, 平均海拔2000米。基本特征是:三分之一面积为河谷川塬地区;三分之一面积是黄土干旱山区;三分之一面积则高寒阴湿。
矿产资源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 著名的矿藏宝库━━祁连山和西秦岭山脉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已发现矿物计七大类35种,占全省已知矿种的40%。主要有:黑色金属如铁、锰、铬、钒、钛等;有色金属有铜、铅、锌、钨、钼、锑; 贵金属有金、银、铂;冶金辅助原料有耐火粘土、白云岩、石灰岩、硅石、萤石;燃料矿产有煤、泥炭;化工原料有磷、盐、钾长石、方解 石等。

6、我家乡临夏冷不冷

不太冷啊可以,临夏州平均海拔2000米,黄河穿流而过,境内属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6.7度,年均降雨量500毫米。 。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年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7、临夏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水文.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特征 )?

临夏县自然推理特征相对比较干旱,降水量比较少,水流量少,蒸发量大嗯,地形以沙地嗯,山地高高原为主,植被以草甸为主

8、甘肃临夏属于哪个市 临夏市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1956年11月设立。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东临定西市,西倚青海省,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濒兰州市,是甘肃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汉藏贸易枢纽。
临夏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均降雨量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9、临夏气候怎么样?

因为在西北,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干燥。
春天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有点干;
夏天不是很热,夏天还可以盖毛毯呢,最高温度33度左右吧;
秋天就落叶呗,冬天天比较冷,没有暖气是不成滴,零下6、7是常有的。
一个冬天,大学怎么也有4、5场吧~~
早些年有沙尘暴,现在没了。

与临夏气候特点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