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区域地理北美洲的有关知识
北美洲是北亚美洲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北部,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
北美洲总面积2422.8万平方公里(不含附近岛屿),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6.2%,为世界第三大洲。人口462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
北美洲现有23个独立国家。
此外,还有:属于丹麦的格陵兰、荷属阿鲁巴、英属安圭拉、英属百慕大、美国联邦领地波多黎各、法国海外省瓜德罗普、荷属安的列斯(不含阿鲁巴)、英属开曼群岛、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美属维尔京群岛、英属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
北美洲大陆海岸线长6万公里,多岛屿,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一大岛。
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山脉南北走向,与海岸平行,分布于东西两侧,西部为科迪勒拉山脉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它包括三条平行的山地:东为落基山脉;中为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海岸山脉、美国内华达山脉等,其中阿拉斯加山脉中的麦金利山最高,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第一高峰;西从美国沿海山岭起,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沿海岛屿。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这样,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形成三个区:西部山地和高原区,东部山地和高原区,中部平原区。
北美洲的河流大都是外流河,以落基山脉为分水岭:东面的河流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西面的河流流入太平洋。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最长的河流,次为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河流多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是北美洲最大的瀑布。
北美洲是多湖泊的大陆,著名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有“北美地中海”之称,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但大陆中部广大地区处于北温带,宜于作物生长和人类生存。
北美洲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可耕地多,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高,水力资源蕴藏量占世界总蕴藏量的8.9%,渔场面积占世界渔场总面积的20%。
北美洲是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美国和加拿大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世大、科技先进。墨西哥的经济也很发达。北美洲也是世界交通最发达的大陆。
2、北美洲气候特点是什么?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宜于作物生长和人类生存。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
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3/4,整个北极群岛(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及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都低于-32℃,格陵兰岛中部低达-50℃,成为西半球的寒极区。
(2)区域地理北美洲气候ppt扩展资料:
北美洲的地理环境:
1、地形
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约占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
2、水系
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属大西洋流域的面积约占全洲的48%,属太平洋流域的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3、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Km²。岛屿总面积约400万Km²,居各洲之首。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80%覆盖冰川,为丹麦殖民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美洲
3、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一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美洲面积纬向延伸比较广,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同时,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因此,北美洲的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特别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这里大陆性气候的总特点是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夏季暖热,七月是最热月;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适中,以夏雨为主。但与具有大陆性强烈的亚洲相比,该洲温带大陆性气候远不如亚洲那样极端,气温的年较差没有亚洲同纬度地区那么大,夏雨的集中程度和冬季的干旱程度也均不如亚洲。
二是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北美洲的气候类型较多,拥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气候型,这在各大洲中也是比较突出的。但北美洲又有自己的特点,如极地冰原气候的分布比亚洲广;亚洲缺少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北美洲东岸又不具备亚洲东岸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而是由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所代替;另外,本洲无赤道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分布也不及亚洲广泛。
三是气候类型结构独特。北美洲所拥有的各种气候类型在分布和排列上也有其特点。首先,大陆北部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三种类型的分布,都是南北排列的,其中除极地冰原气候外,又作东西延伸,这与亚欧大陆北部的情况基本上相似,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特点。自此以南,气候类型的分布、排列图式出现了东、西部的对比:大致在西经100°以东地区,从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一般说来,它们也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基本上体现了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在西经100°以西,包括大平原和科迪勒拉山间地区,因深居内陆,自东向西干旱性增强,气候类型作东西排列、南北延伸,表现出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在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排列顺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它们虽是自北向南有规律地更替,但又都作南北延伸,因此,这是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的综合体现。
4、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
东岸(大西洋沿岸)
中美洲
墨西哥高原、古巴是热带草原(萨瓦纳气候)
其他是热带雨林
美国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差不多)
美国东北和加拿大大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岸(太平洋沿岸)由南向北
墨西哥西北、美国西南角是热带沙漠
向北是地中海(洛杉矶、旧金山)
再向北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雅图、朱诺)
北冰洋沿岸是极地气候(格陵兰岛是冰原,其它是苔原)
5、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北美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俱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大面积的寒带气候;气候受地形影响比较大。
6、北美洲的气候有哪些基本特征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3/4,整个北极群岛(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及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都低于-32℃,格陵兰岛中部低达-50℃,成为西半球的寒极区。夏季全洲普遍增温,最热月(7月,沿海多为8月)平均气温格陵兰岛中部为0~3℃,成为北半球夏季最凉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都在0-32℃之间,其中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区面积 北美洲美国西部2较小。美国西南部的死谷,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6.7℃,为全洲最热地区。北美洲东部地区降水较多。
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东南部、美国的东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达2000㎜以上,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区;佛罗里达半岛、落基山脉东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100毫米;加勒比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美国大盆地西南部、科罗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极群岛和格陵兰岛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月,北美洲东南部常受飓风侵袭,往往造成严重灾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强烈的暴风和陆龙卷风。西风在翻越落基山脉后,于东麓形成钦诺克焚风。
7、北美洲气候特征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小。
8、北美洲的区域特征
北美洲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的地形结构,对于大陆气候的分异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影响最显著的是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它由三重山脉和一系列山间高原、盆地组成,不仅高度相当大,宽度也很大,沿海又缺乏深入大陆的海湾。因此,科迪勒拉山系一方面成为极地太平洋气团向东侵入的重要障碍,使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北纬40°以北的西岸,处于背风位置的山间高原和山间盆地成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另一方面,极地加拿大气团和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也不能西侵,因而只能活动于大陆的中、东部。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带落基山也是大陆东、西部之间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它不仅导致东、西部的降水量大不一样,对气温也有一定影响。一般说来,落基山以西,除北纬40°以北的沿海和迎风山坡外,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以下,冬季降水占优势,夏季少雨或干旱,冬季气温则高于同纬度东部各地。落基山以东除高纬度的北部地带以及紧靠落基山的大平原部分地区以外,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比率增高。斯波坎和蒙特利尔的气候资料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然,造成这种差异同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也有关系。
落基山以东为中部平原地带,地势低平坦荡,无东西向山脉阻隔,向南北开敞,并有哈得孙湾、五大湖、密西西比水系、墨西哥湾等水域相互贯通。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南北秉性不同的气团畅行无阻。冬季,干冷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可径直南下,造成寒潮天气,使当地气温骤降;夏季,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的温湿气团可自由北上,直达哈得孙湾沿岸,带来闷热多雨天气。中部平原成为南北冷暖气团交绥、争逐的场所,气旋活动频繁,冬季尤为活跃。因此,中部平原天气多变,是北美洲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的地区。
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高度和宽度都不大,山脉的连续性也较差,并不构成气候上的显著界线,但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仍有很大影响。例如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北坡,冬季面迎经过五大湖地区并略有变性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往往形成大雪;山地南部因高度较大,对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成为北美洲多雨区之一。
[解题过程]
北美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有:
一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美洲面积纬向延伸比较广,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同时,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因此,北美洲的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特别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这里大陆性气候的总特点是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夏季暖热,七月是最热月;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适中,以夏雨为主。但与具有大陆性强烈的亚洲相比,该洲温带大陆性气候远不如亚洲那样极端,气温的年较差没有亚洲同纬度地区那么大,夏雨的集中程度和冬季的干旱程度也均不如亚洲。
二是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北美洲的气候类型较多,拥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气候型,这在各大洲中也是比较突出的。但北美洲又有自己的特点,如极地冰原气候的分布比亚洲广;亚洲缺少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北美洲东岸又
不具备亚洲东岸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而是由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所代替;另外,本洲无赤道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分布也不及亚洲广泛。
三是气候类型结构独特。北美洲所拥有的各种气候类型在分布和排列上也有其特点。首先,大陆北部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三种类型的分布,都是南北排列的,其中除极地冰原气候外,又作东西延伸,这与亚欧大陆北部的情况基本上相似,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特点。自此以南,气候类型的分布、排列图式出现了东、西部的对比:大致在西经100°以东地区,从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一般说来,它们也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基本上体现了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在西经100°以西,包括大平原和科迪勒拉山间地区,因深居内陆,自东向西干旱性增强,气候类型作东西排列、南北延伸,表现出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在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排列顺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它们虽是自北向南有规律地更替,但又都作南北延伸,因此,这是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