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弥勒市区海拔多少米
弥勒市海拔在1600米以下,最高点位于新哨东面的金顶山,海拔约2315米,最低点为南盘江出境处,海拔约862米。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下辖10镇2乡和1个农场管理局,常住人口56.35万人,有汉族、彝族、苗族、回族、壮族、傣族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43.6%,高速高铁纵贯全境,是全省著名的红河牌香烟、云南红酒生产基地和红糖加工基地。
(1)云南省弥勒市地理气候特点扩展资料:
弥勒市境内东西多山,中部低凹,地势北高南低,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狭长的平坝及丘陵地带,山脉、河流趋向多由北向南。西部石山碎布,间有成林的乔木、灌木;东部山岭表层多为风化土壤,广为草丛,灌木和乔木覆盖;山岭之间有谷地,耕地多散布于谷地和平坝中。
弥勒县地处亚热带,接近北回归线。主要农业区光热条件好,多年平均气温17.3℃,年日照时数2176.4小时。
由于境内地形多样,在海拔16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6-19.7℃的坝区,河谷地带,属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气候;海拔在1600米至2000米,年平均气温15-16℃的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在2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2.5-14℃的东山等少数地区,具有暖温带气候特点,立体气候明显。
2、云南省的气候特点?
云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在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降0.6°C~0.7°C,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云南全省平均气温,最热(七月)月均温在19°C~22°C之间,最冷(一月)月均温在6°C~8°C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10°C~12°C。全省降水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
3、云南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十分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4、弥勒市气候干燥吗?
弥勒市的气候并不干燥。
首先,弥勒市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zd南部、红河州北部。是红河州的内“北大门”。
其次,弥勒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8.8℃,日照2100小时,无霜期323天。光照充足、容有效温期长,霜雪日短。
由此可见,弥勒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环境非常好,十分适合人们去那里旅游~~
5、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的地形属于哪一种?
弥勒市境内东西多山,中部低凹,地势北高南低,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狭长的平坝及丘陵地带,山脉、河流趋向多由北向南。西部石山碎布,间有成林的乔木、灌木;东部山岭表层多为风化土壤,广为草丛,灌木和乔木覆盖;山岭之间有谷地,耕地多散布于谷地和平坝中。最高点位于新哨东面的金顶山,海拔约2315米,最低点为南盘江出境处,海拔约862米。
6、云南的地理环境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
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0.6℃左右。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薄,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积311.388k㎡,流域面积2920k㎡,平均水深5.12m,最深处为11.3m,蓄水量为15.931亿m3。海拔1887m,湖岸线长约200km。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湖泊面积252.91k㎡,流域面积2565k㎡,平均水深10.8m,最大水深21.5m,湖面海拔1966m,蓄水量28.8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25亿m3。
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湖面海拔1722.5m,面积216.6k㎡,流域面积674.69k㎡,最大水深158.9m,平均水深92.5m,蓄水量189.3亿立方米。
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位于永胜县西南部,流域面积318.3k㎡,湖泊面积77.2k㎡,平均水深25.9m,最大水深36.7m,蓄水量19.87亿m3,湖岸线长45.1km。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两省交界处,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积50.8k㎡,其中云南境内30.3k㎡。
杞麓湖是一个封闭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积35.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54.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8米,平均水深4米,蓄水量1.7亿立方米。
星云湖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通过2.2公里的隔河与抚仙湖相联。湖泊面积34.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91米,最大水深9.5米,蓄水量1.84亿立方米。
阳宗海湖泊面积31.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最大水深29.7米,流域面积192平方公里,蓄水量6.0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00万立方米。
异龙湖位于石屏县东南部,湖泊面积92k㎡,流域面积360.4k㎡,平均水深约5m,最大水深6.55m,蓄水量1.145亿。异龙湖流域主要包括石屏县的5个乡镇。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属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市和红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泸沽湖属长江水系,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属珠江水系,洱海属澜沧江水系。
水系:云南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10%,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和缓的高原面。 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伊洛瓦底江与怒江的分水岭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与两侧山岭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澜沧江的西当铁索至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顶,直线距离约12公里,高差竟然达到4760米,在10余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呈现出亚热带干热河谷和高山冰雪世界的奇异景观,自然景色相当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
全省分三个梯层,滇西北徳钦、香格里拉县一带为第一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盆地和高原台地,西南地区俗称“坝子”。
地质博物馆
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坝子
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云南全省面积在1k㎡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k㎡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k㎡。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763.6k㎡)、洱海坝(601k㎡)、昭鲁坝(524.76k㎡)、曲沾坝(435.82k㎡)、固东坝(432.79k㎡)、嵩明坝(414.6k㎡)、平远坝(406.88k㎡)、盈江坝(339.99k㎡)、蒙自坝(217k㎡)。 温泉
安宁温泉、腾冲温泉
溶洞
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九乡溶洞、弥勒白龙洞、通海里山仙人洞、洱源清源洞
火山
腾冲火山
7、云南地理特点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弥勒白龙洞等风景旅游区。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海拔在3000米~4000米;云南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2200米;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在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云南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763.6平方公里)、洱海坝(601平方公里)、昭鲁坝(524.76平方公里)、曲沾坝(435.82平方公里)、固东坝(432.79平方公里)、嵩明坝(414.6平方公里)、平远街坝(406.88平方公里)、盈江坝(339.99平方公里)、蒙自坝(217平方公里)。
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8、云南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主要药材有哪些?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4000m;云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2200m;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平均海拔只在800~1000m,个别地区下降至500m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主要特色物种: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橡胶树、油棕、三七、马尾松、云南松等。
云南产的药材很多种
1、三七:主产于文山州,红河、玉溪、曲靖、大理、楚雄、昆明等地、州、市亦有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国内外。本省年产量占中国的70%以上。
2、砂仁:主产于西双版纳;德宏、文山、红河、临沧等地、州亦有栽培。本省年产量占中国60%左右。居首位。
3、当归:主产于丽江、中甸、德钦、兰坪、维西、鹤庆、剑川等县。商品习称云归,以个大、结实、味浓、油性足而著称。多供出口。
4、云木香:地道药材。主产于丽江、迪庆、大理、保山、怒江等地、州;楚雄、曲靖、昭通等地、州亦有种植,商品根条均匀、质坚、体重、油润、味香浓、不空心。本省年收购量居中国一、二位。
5、黄连:主要分布怒江州及腾冲县;维西、云龙、剑川等县有少量栽培,具有坚实、色黄、味苦、内有菊花心等特点。
6、茯苓:又称“云苓”。野生分布于丽江、维西、中甸、福贡、云龙、剑川、腾冲、禄劝、武定、富民、宣威等县。家种主产于楚雄州、昆明市和曲靖地区;维西、丽江亦有种植。商品体重、坚实、个大、圆滑、不破裂、剖面色白、细腻。供应中国和出口。
7、天麻:主产于镇雄、大关、威信、永善、丽江、维西、云龙、福贡、贡山等县。商品个大坚实、色泽黄白明亮,习称“明天麻”。
8、石斛:分布于文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临沧、曲靖等地、州。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50%左右,居第一位。
9、儿茶:主产于西双版纳。儿茶素含量40~50%。
10、诃子:分布于保山、临沧、德宏等地、州。产品质坚、体重、肉厚。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80%左右。
11、胡黄连:分布于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县,野生变家种已取得初步成功。
12、半夏:野生资源较多,主要分布于昭通、曲靖、昆明、文山等地、川、市。商品个圆似珠、色白、质坚、粉质细腻、味辛辣。
13、秦艽:分布于丽江、大理、迪庆、怒江等地、州。商品根条粗长、肉厚结实、色,质地优良。
14、猪苓:分布于维西、丽江、宁蒗、洱源、剑川、云龙、兰坪、贡山、镇雄等县。商品个大质坚、皮黑肉白。
15、穿山甲:分布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热带、-带、温带地区。甲片片大、有光泽、无腥气、不带肉油。
16、荜茇:分布于盈江、瑞丽、潞西、陇川、梁河等县及思茅、西双版纳、临沧、怒江等地、州。商品果穗肥大、质坚、饱满、黑褐色、断面稍红。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70%以上。
17、麝香:分布于迪庆、丽江、怒江、大理、楚雄、保山、曲靖、昭通等地、州。
18、草果:主产于红河、文山、思茅、玉溪、西双版纳、临沧等地、州。商品个大、饱满、质硬、表面红棕色、内色白、香气浓、味辛辣。
19、冬虫夏草:分布于丽江、中甸、德钦、贡山等县。商品以身干、丰满肥壮、断面色白、菌座短小、无黑粗皮著称。
20、何首乌:分布于玉溪、红河、文山、楚雄、昆明、昭通等地、州、市。商品个大质坚、显粉性、外表黑褐、内色黄白或红棕色、有云朵纹。
21、龙胆:分布于保山、文山、大理、楚雄、昭通、曲靖、临沧等地、州。商品根条粗肥、色黄明亮、味极苦。http://yunnan.ke.com/article-426563.html
9、弥勒市的海拔高度
弥勒市的海拔是862米至2315米之间,其最高点位于新哨东面的金顶山,海拔约2315米,最低点为南盘江出境处,海拔约862米。
弥勒市境内东西多山,中部低凹,地势北高南低,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狭长的平坝及丘陵地带,山脉、河流趋向多由北向南。西部石山碎布,间有成林的乔木、灌木;东部山岭表层多为风化土壤,广为草丛,灌木和乔木覆盖;山岭之间有谷地,耕地多散布于谷地和平坝中。
(9)云南省弥勒市地理气候特点扩展资料
弥勒市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是红河州“北大门”,南抵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316公里,市内交通四通八达,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有G80广昆高速公路、高铁南昆客运专线经过。
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市弥勒市,由云南省直管,红河州代管。市人民政府驻弥阳镇。截至2012年末,弥勒市辖10个镇、2个乡,总人口为5277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