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影响

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24 11:59:05

1、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抗病性有何影响?

增强作物抗病性是防治作物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作物的抗病性不但与作物遗传特性有关,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作物的抗病表现。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如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影响具有C3光合途径植物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生化特性、气孔生理特征、解剖形态以及物候等特征,由于这些生理变化与作物的抗性表现密切相关,故CO2浓度升高后既可能减弱抗病性,也可能增强抗病性。例如,模拟试验表明,CO2浓度升高下水稻易于感染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其次,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影响病原菌数量而影响植物的抗病表现,因为植物的抗病表现与病原菌侵染压力有关。例如,某些作物的抗病性是在一定数量的病原菌存在条件下才得以表现,若在病原菌传播阶段出现降雨增加的天气,将会促进病原菌繁殖,增加侵染的病原菌数量,从而克服植物的抗病性;相反,若出现高温干旱的天气,则对病原菌繁殖造成不良影响,将会减轻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压力,从而使作物的抗病性得以发挥作用。

由于作物抗病性机理很复杂,既与作物本身的遗传性状有关,也与病原菌和环境因素有关,因此,目前难以预测气候变化对作物抗病性的具体影响性质和程度。

(孟玲)

2、“立春”那日观察天气特点、植物特点、农作物种植情况及自己感觉到的气候变化情况,写成日记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后,也就是春天,所以称之为春节,在此节日,人们共同欢度,举国同庆!

3、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石家庄平原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和夏玉米,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为一年两季轮作种植。因此,本研究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代表作物进行计算。计算时间段为2011~2060年。

为了将未来气候情景与现状气候条件进行对比,采用由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研制的NCC/GU-WG(2.0)天气发生器软件生成2011~2060年现状气候条件(RCP)气象数据作为对照。该模拟软件由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根据全国671个气象站点1961~200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率定研制,具有较高的精度,见表7-1,软件操作方便,直接选用相应模拟站点,然后点击输出按钮即可,主要为2011~2060年逐日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等。

表7-1 模拟气象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对比

注:表中最高气温为多年平均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为多年平均日最低气温,降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日照时数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实测数据来自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

一、计算方法

采用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农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流场演变特征与尺度效应研究

式中:ETo为参照作物需水量,mm;Rn为地表净辐射,MJ/m2;G为土壤热通量,MJ/m2;T为2.0m高处日平均气温,℃;U2为2.0m高处风速,m/s;es为饱和水气压,kPa;ea为实际水气压,kPa;Δ为饱和水气压曲线斜率,kPa/℃;r为干湿表常数,kPa/℃。以上计算公式所需基础计算数据有逐日最高温、逐日最低温、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其余计算参数均可由相应经验公式计算获得。本文计算过程在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研发的EToCalculatorV32软件上实现,空气湿度(%)选用 【Tdew=Tmin+2℃】 按钮,风速(m/s)选用 【light tomoderate wind】 按钮,选用 【interior lacation】 按钮。

农作物灌溉需水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IR =KcETo-Pe (7-2)

式中:IR为灌溉需水量,mm;Kc为作物需水系数,采用刘钰等(2009)的实测数据;Pe为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mm。

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Pe)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计算时间单元为旬。

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流场演变特征与尺度效应研究

式中:P为作物生育期内的降水量,mm。

二、数据来源

由于MPI-ESM-MR大气环流模型的输出数据分辨率较低(1.865°×1.875°),需要进行降尺度处理。本文采用统计降尺度软件SDSM(4.2),对.5气候情景模式的逐日最高气温和逐日最低气温进行降尺度处理,预测因子为地面2.0m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统计模型校核期为1961~1975年,验证期为1976~1990年。

图7-1和图7-2 为研究区逐月最高气温和逐月最低气温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1976~2010年系列。采用归一化均方根差(RMSE)来度量实测与模拟系列的差异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式(7-4),用两者相关性来度量其一致性。

图7-1 逐月最高气温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之间的对比

图7-2 逐月最低气温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之间的比较

一般认为,RMSE<10%为极好,10% <RMSE<20%为好,20% <RMSE<30%为中等,RMSE>30%为差。两者相关系数越接近1,说明两者相关性越好(图7-3)。

图7-3 实测逐月气温数据与降尺度数据相关关系

a—最高气温;b—最低气温

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流场演变特征与尺度效应研究

式中:Si为模拟值,℃;Ri为实测值,℃;R为实测平均值,℃。经计算,1976~1990年年均最高气温的归一化均方根差(RMSE)为8.9%,为极好水平,年均最低气温的为22.6%,为中等水平;从相关系数来看,最高气温为0.98,最低气温为0.99,均很高,说明实测值与模拟值一致性较好。

由于对降水序列进行降尺度处理相对复杂,且运用SDSM(4.2)软件降尺度所得到的数据较同期实测数据误差较大。本文参考了丛振涛等(2010)人的研究方法,采用如下步骤进行降尺度处理:

(1)分别统计大气环流模型 MPI-ESM-MR 历史输出数据(1961~2000年)和RCP4.5气候情景2011~2060年输出数据1~12月降水量平均值。

(2)对比分析计算RCP4.5情景模式下1~12月降水平均值分别相对于历史输出数据1~12月平均值的增大程度。

3)将计算得到的RCP4.5情景模式下1~12月降水量平均值相对于历史输出数据的增大幅度分别计算叠加到由NCC/GU-WG(2.0)天气发生器模拟生成的石家庄站2011~2060年1~12月降水序列,从而得到石家庄站RCP4.5情景模式下的逐日降水序列。

主要计算流程如图7-4所示:

图7-4 逐日降水量降尺度计算流程

三、结果分析

以气温为横坐标,作物需水量为纵坐标,建立相关关系图(图7-5)。从图上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气候情景下农作物需水量均呈直线递增关系,但递增幅度有所不同。在现状气候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0℃,农作物需水量增大40.7mm,RCP4.5情景下,需水量增大27.8mm。从未来50年2011~2060年农作物平均需水量来看,现状气候条件为1107mm,RCP4.5情景增大到1139mm。

图7-5 不同气候情景下年均最高气温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a—RCP;b—RCP4.5

利用公式(7-2)和公式(7-3)可以计算得到石家庄平原区2011~2060年作物灌溉需水量。以降水量为横坐标,灌溉需水量为纵坐标,建立相关关系图(图7-6)。可以看出,随降水量的增大,两种气候情景下灌溉需水量均呈直线递减关系,但递减幅度有所不同。在现状气候条件下,降水量每增加100mm,灌溉需水量减小40mm,RCP4.5情景下,需水量减少45mm。

图7-6 不同气候情景下年均最高气温对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a—RCP;b—RCP4.5

从多年平均水平来看(2011~2060年),现状气候条件灌溉需水量为715mm,2011~2035年期间为709mm,2036~2060年期间为720mm。RCP4.5需水量为712mm,2011~2035年期间为707mm,2036~2060年期间为717mm。为了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年需水量的影响,以需水量大于750mm为高强度灌溉需水量,700~750mm为中强度灌溉需水量,小于700mm为低强度灌溉需水量,则在现状气候条件下(RCP),低强度灌溉需水量年占42%(2011~2060年),中强度占34%,高强度占24%;RCP4.5气候情景下,低强度需水量年所占比例较现状气候条件增大8%,中强度减小6%,高强度减小2%。

从年际角度来看,现状气候条件下,在2011~2035年期间,灌溉需水量在5%显著水平上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3.5mm/10a,2036~2060年期间,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图7-7)。RCP4.5气候情景下,在2011~2035年期间,灌溉需水量下降速率较现状气候条件下有所增大,为15.7mm/10a,同样在2036~2060年期间,灌溉需水量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图7-8)。

图7-7 现状气候条件下石家庄平原区2011~2060年期间灌溉需水量演变特征

图7-8 RCP4.5气候情景下石家庄平原区2011~2060年期间灌溉需水量演变特征

4、在立春观察天气特点植物特点农作物种植情况及自己感觉到的气候变化情况在写下来 奖QB

楼主是想问我国哪个地区?
北方在立春节气中,气候寒冷,植物仍处于休眠期,作物未开始种植。气候仍处于严冬季节,正准备回暖。

5、全球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A.滩涂湿地面积增加 B.农作物复种指数增加 C.金融

B

6、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与热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0~C一30~C,其下线温度为O~C 一5、,这对规划作物布局、安排农事活动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地区热量的累积值不仅决定该地区作物的熟制,还决走着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

农业生产受降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以露天作业为主的农业仍然要“靠天吃饭”,这个“天”既是阳光,也是雨露。总之,水分是农业生产必须条件之一。

俗话说“风调雨顺”。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靠夏季风输送,因而季风的强弱进退,必然会对全年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使全球粮食总产量有所下降。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l℃,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l~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其次,二氧化碳是形成90%的植物干物质的主要原料。光合作用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很密切,不同作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是不一样的。世界上20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有16种(如小麦、水稻)是对二氧化碳敏感的,二氧化碳倍增可能使其增产10%~50%,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有一些作物(如玉米、高梁、甘蔗)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很差,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只能使其增产0~lO%,同时还要承受因二氧化碳增加而长势更旺的杂草的压力,因而二氧化碳倍增对许多以种植玉米、高粱为主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谷物生长不一定有利。此外,由于昆虫是变温动物,受气候的影响特别明显,气候变暖使得分布区边缘的农作物害虫有可能向区外扩展,而且使许多害虫的越冬存活率提高,会导致疾病和病虫害的发生率增大。

8、气候变化对农业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受人类强烈干预的人控系统,也是自我调节机制较为薄弱的生物系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承受者和受害者.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即有不利方面,也有有利方面,它给农业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兼而有之.
4.1 CO2浓度对农业的影响 4.1.1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O2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在一定的范围内,CO2浓度升高,植物生长加快,所以有人认为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将会大幅度提高植物的生产力.但也有实验表明,许多植物在高CO2浓度下有一段加速生长,之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21].这可能是与植物的不同光合代谢途径有关.C3植物(如小麦、水稻、大豆等)对CO2浓度升高呈较高的正反应,但C4植物(如玉米、高梁等)对CO2浓度增加的反应较弱.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O2浓度升高,对农作物是有利的.但气候变化会导致一系列生态因子的变化.实验研究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加倍,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湿润热带地区的C3植物会受益增产,而主要分布于半干旱热带(非洲)的C4植物产量则会受到影响,并且前者的受益并不一定能补偿后者的损失.在全世界粮食产量中,C4作物仅占到20%,但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粮食中,C4作物占到75%以上.如玉米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最大,其是全球饥困地区的主要食物.因此,气候变化对C4作物产量的影响,将会使某些地区饥荒加剧。 4.1.2 CO2浓度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CO2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下降,因为CO2浓度高的情况下,作物吸收C将增加,而吸收的N减少,体内C/N比升高,蛋白质含量将降低,作物品质降低.这一点已有实验证实:大豆和小麦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实验,结果大豆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2.3%和0.83%;冬小麦籽粒粗蛋白和赖氨酸分别下降12.8和4%。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同样,农业害虫可能也要摄取更多的植物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虫害可能由此加重.这方面尚无实际研究数据. 4.1.3 CO2浓度对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由于CO2浓度升高,植物较容易获得CO2,因此气孔开放程度将变小,开放时间也可能缩短,这样植物蒸藤作用将减弱,植物体耗水降低,土壤水分利用率将提高,这对于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作物可能是有益的。但由于温室效应,CO2浓度升高,气温也升高,水分蒸发速度会加快.这种蒸发加快和蒸藤减少是否能达以平衡,目前尚难以预料。有人认为总体耗水可能增加,起码在某些区域可能是这样。 4.2
气候变化对作物布局和面积的影响
温室较应会使大气温度升高,这样对热量有限的地区来说,可以延长生长季节,这一趋势有着极地化和高山化的发展倾向,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这种变化可能是明显的。就象前面讲的植被地带会因气候变化而北移一样,农业区也会大幅度北移,因热量不足而分布区受限的作物的分布北界也会大幅北移,山地分布上界会向上移动,这样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布局和面积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方面已进行不少的模拟研究。一些研究表明,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若平均气温升高1℃,作物的北界一般可以向北移动150~200km,而海拔向上移动150~200m。对冬小麦和玉米的分布区变化问题已有多人做过研究.在欧洲现在的气候条件下,玉米作物(指要收获成熟种子的玉米,不包括只收青穗的玉米)需要气温≥10℃的天数850d,其分布北界位于英格兰的南部.当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研究认为,其北界移至莫斯科的南部,有的模型预测北移幅度更大。尽管不同模型预测结果有异,但其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CO2浓度升高,气温增加的情况下,一些作物分布北界要向北扩展,面积可能增加.按常理,这些作物的总产量应增加,但这必然是要将一些其它用途的土地转为农田,比如原因热量不足不宜作为农田的草地、林地等要开垦,这样在作物产量增加的情况下,林产品和畜产品可能会减少,为人类提供的总产品是否增加,尚是问题.由于农业带北移而增加的农作物面积在不同的区域或国家的相差悬殊,而且受政策影响甚大,所以,作物格局在未来几十年中究竟如何变化,难以确切预测。 4.3 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灾害对农业影响
最大的可能是极端气候条件,比如干旱、风暴、热浪、霜冻等,全球气候变化,对这些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什么影响,目前知道的甚少。某些研究认为,气候变暖会使热带风暴增强,从而对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海岸线上的农业有重大影响.有人认为,气温升高,大气热浪将会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更为突出.象冬小麦主产区的干热风可能会使小麦大幅减产。由于气温升高,大气层中气流交换增强,大风天气会增加,风暴频率和强度都会有所增强,某些区域(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风蚀作用导致水土流失会加剧,而影响农业生产.再则温度升高,会使某些要求低温春化阶段的作物受到一定的影响。还有人认为,大气温度升高后会导致土壤耗水量加大,尤其是植被覆度低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耗水量会更大,旱灾会更严重地发生而危胁农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尚难确切估计。
4.4 气候变化与农业病虫害
就象植被地带和农作物带北移一样,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加长,使多世代害虫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分析表明,在美国对豆类等作物严重危害的害虫———马铃薯叶蝗,当气候变暖时,越冬虫口密度加大,假定作物种植时间不变,其危害时间提旱,这可能导致作物大面积受害.玉米螟对豆类的危害也会因提前取食而加重。另外,在温带地区某些病虫害目前危害程度不大,但若温度升高,危害会加玉米面积的变化重,比如马铃薯枯萎病由于目前夏季气温较低而对马铃薯危害不大,但当平均气温升高4℃时,马铃薯会因此病而损失产量15%。全球平均雨量增加和平均湿度的变化会对病虫害及它们的天敌发生什么影响,目前尚不知.温度和水分变化很可能导致害虫种间及它们的天敌间种群相互作用关系发生变化。 4.5 海平面升高对农业的影响
CO2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下降,因为CO2浓度高的情况下,作物吸收C将增加,而吸收的N减少,体内C/N比升高,蛋白质含量将降低,作物品质降低.这一点已有实验证实:大豆和小麦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实验,结果大豆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2.3%和0.83%;冬小麦籽粒粗蛋白和赖氨酸分别下降12.8和4%。这样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要增加,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同样,农业害虫可能也要摄取更多的植物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虫害可能由此加重.这方面尚无实际研究数据. 4.1.3 CO2浓度对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由于CO2浓度升高,植物较容易获得CO2,因此气孔开放程度将变小,开放时间也可能缩短,这样植物蒸藤作用将减弱,植物体耗水降低,土壤水分利用率将提高,这对于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作物可能是有益的。但由于温室效应,CO2浓度升高,气温也升高,水分蒸发速度会加快.这种蒸发加快和蒸藤减少是否能达以平衡,目前尚难以预料。有人认为总体耗水可能增加,起码在某些区域可能是这样。 4.2
气候变化对作物布局和面积的影响
温室较应会使大气温度升高,这样对热量有限的地区来说,可以延长生长季节,这一趋势有着极地化和高山化的发展倾向,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这种变化可能是明显的。就象前面讲的植被地带会因气候变化而北移一样,农业区也会大幅度北移,因热量不足而分布区受限的作物的分布北界也会大幅北移,山地分布上界会向上移动,这样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布局和面积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方面已进行不少的模拟研究。一些研究表明,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若平均气温升高1℃,作物的北界一般可以向北移动150~200km,而海拔向上移动150~200m。对冬小麦和玉米的分布区变化问题已有多人做过研究.在欧洲现在的气候条件下,玉米作物(指要收获成熟种子的玉米,不包括只收青穗的玉米)需要气温≥10℃的天数850d,其分布北界位于英格兰的南部.当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研究认为,其北界移至莫斯科的南部,有的模型预测北移幅度更大。尽管不同模型预测结果有异,但其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CO2浓度升高,气温增加的情况下,一些作物分布北界要向北扩展,面积可能增加.按常理,这些作物的总产量应增加,但这必然是要将一些其它用途的土地转为农田,比如原因热量不足不宜作为农田的草地、林地等要开垦,这样在作物产量增加的情况下,林产品和畜产品可

能会减少,为人类提供的总产品是否增加,尚是问题.由于农业带北移而增加的农作物面积在不同的区域或国家的相差悬殊,而且受政策影响甚大,所以,作物格局在未来几十年中究竟如何变化,难以确切预测。

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有何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与热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0~C一30~C,其下线温度为O~C 一5、,这对规划作物布局、安排农事活动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地区热量的累积值不仅决定该地区作物的熟制,还决走着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
农业生产受降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以露天作业为主的农业仍然要“靠天吃饭”,这个“天”既是阳光,也是雨露.总之,水分是农业生产必须条件之一.
俗话说“风调雨顺”.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靠夏季风输送,因而季风的强弱进退,必然会对全年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与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影响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