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亚洲的大陆的气候类型

亚洲的大陆的气候类型

发布时间:2020-10-24 12:00:44

1、亚洲的气候特点

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亚洲地跨热温寒三带;(2)季风气候显著——海路热力差异明显;(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面积广大。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世界上的气候类型中,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与亚跨纬度广有关。热带、温带和寒带都有,形成了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近海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亚洲内陆地区,距离海洋遥远,加之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空气干燥,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附:大陆性气候强烈 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有2/3地区在0℃以下,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2、亚洲的气候类型,简略点

有九种: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季风气候显著.

附:
气候类型—— 分布 —— 特征 —— 植被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 赤道两侧
· 全年高温多雨
· 茂密的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 终年炎热干燥
· 热带荒漠
----------------------------------------------------------------
温带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 亚洲东部
·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高温多雨;冬季风来自高纬大陆,寒冷干燥
· 亚热带常绿、温带落叶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 中低纬大陆西岸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中纬大陆内部
·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
· 草原、沙漠

温带海洋性气候
· 中纬大陆西岸
· 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
·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
·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 亚寒带针叶林
--------------------------------------------------------------
寒带、高山
冰原气候
· 南极大陆、北冰洋岛屿
· 终年严寒
· 冰雪覆盖

苔原气候
· 亚欧、北美大陆北缘
· 长冬无夏
· 苔藓、地衣

高山气候
· 高山高原地区
· 终年低温
· 冰雪、寒漠

参考资料:
http://www.new-class.cn/articles/jyzyz_ja/2005-11-23/1837_1.htm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 气候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 ————————

一般认为某一地方的气候形成是与五大因子有密切关系的。这些因子在短时期内的变化微小,使气候也较稳定;对于不同地区而言,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不同,受海陆影响的程度和大气环流系统的配置不同,因而,各地的气候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阐述气候的形成就必须分析各个形成因子的作用,并综合考虑诸因子对某地气候的影响。

参考资料: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sys003_00.html
中国科普博览-地球故事> 大气科学馆 > 气候系统 > 气候的形成

·辐射的作用
天文辐射的纬向分布特点,使地球上出现相应的纬向气候带,如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寒带等,都称为天文气候带。这是理想的气候带,而实际气候远为复杂,但这已形成全球气候的基本轮廓。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sys003_01.html

·大气环流的作用
大气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通过环流的纬向分布影响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而且还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扩大海陆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范围,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当环流形势趋向于长期的平均状况时,气候也是正常的;当环流形势在个别年份或个别季节内出现异常时,就会直接影响该时期的天气和气候,使之出现异常。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sys003_02.html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仅占29%,所以海陆差异是下垫面最大和最基本的差异。海洋和大陆由于物理性质不同,在同样的辐射之下,它们的增温和冷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

从海平面对流层上层,1月份陆上气温比大洋上气温低;7月份相反。两者的差值,7月比1月大;低层比高层大,陆上年较差大于海洋上年较差。

海陆对气压和风也有明显的影响。气压分布随气温分布而变化。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为冷源,因此陆上气压低,海上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为冷源,海上气压低,陆上气压高,风从陆上吹向海洋。此外,海陆对湿度、云量、雾和降水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海陆对气候影响显著,在地球上形成了差别很大的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别,
-- 在气温方面的表现为: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变化快、变化大,因此大陆性气候的日较差、年较差数值都较大,而海洋性气候则相反。大陆性气候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
海洋性气候一般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气温变化落后于大陆。在同一纬度,春夏的气温,
陆上较高,海上较低;相反,冬秋的气温,陆上较低,海上较高。从而大陆性气候具有春温高于秋温的特点,而海洋性气候则有秋温高于春温的特点。
-- 在湿度和降水方面,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相对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年变化小,云量多、降水量多,降水的年变化小,秋冬降水较多。而大陆性气候的特色是,相对湿度较小,相对湿度的年变化大,云量少,晴天多,降水量少,降水的年变化大,夏季降水较多。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sys003_03.html

·地形与气候
地形起伏不仅使它本身的气候显著不同,而且高耸绵亘的山脉,往往是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如阻碍寒潮的行动,使锋带停滞),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
(1)对气温影响
(2)对降水影响
(3)山地立体气候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sys003_04.html

·洋流与气候
海洋下垫面的性质是不均一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冷、暖洋流上。
洋流是地球上热量转运的一个重要动力。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团活动而发生的间接影响。因为洋流是它上空气团的下垫面,它能使气团下部发生变性,气团运动时便把这些特性带到所经过的地区,使气候发生变化。一般说,有暖洋流经过的沿岸,气候比同纬度各地温暖;有冷洋流经过的沿岸,气候比同纬度各地寒冷。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sys003_05.html

·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
冰雪覆盖是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海冰、大陆冰原、高山冰川和季节性积雪等,由于它们的辐射性质和其他热力性质与海洋和无冰雪覆盖的陆地迥然不同,形成一种特殊性质的下垫面,它们不仅影响其所在地的气候,而且还能对另一洲、另一半球的大气环流、气温和降水等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气候形成中冰雪覆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sys003_06.html
……参考资料
http://www.kepu.ac.cn/gb/earth/weather/system/index.html
中国科普博览-地球故事> 大气科学馆 > 气候系统
从别的地方稍微剽窃了一点,呵呵,不过这也不是秘密了.
总之,希望能帮到你
(记得加我分哦)

3、只分布在亚洲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亚洲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气候典型,气候带俱全和气候类型复杂等突出特征。
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
亚洲季风气候以范围广、类型多、强度大而著称。季风气候的范围,北起俄罗斯远东南部,经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地区,直至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类型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每一类型又可分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季风气候。
亚洲大陆拥有赤道带至(北)极地带的世界上所有气候带。同时,亚洲拥有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气候类型。亚洲高山气候的垂直带和气候类型也是最齐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与亚洲相比,其他洲均逊色得多。
亚洲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亚洲地形图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草原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是寒带冰原气候。

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成因:北美洲面积纬向延伸比较广,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同时,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因此,北美洲的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特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

4、中国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中国的气候类型有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1、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2、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

最大年较差达62.3℃。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3、高寒气候特点:在本圈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与海拔高低呈一定关系,即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要下降约0.6摄氏度。按照这个道理,海拔越高的地方,气候就越寒冷。



(4)亚洲的大陆的气候类型扩展资料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

1、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2、大面积分布于亚洲西伯利亚和北美洲中东部,欧洲中东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离海遥远,背风侧,山岭重重阻隔,降水较少。

3、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也有该种气候,是因为西风越过高大的安第斯山,过山后下沉形成焚风,又鲜有锋面气旋活动,加之东岸福克兰寒流流经,因此全年少雨。

季风气候区:

1、东亚季风区

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风系的季节变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学者先后提出在东亚存在一个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它与印度季风环流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存在某种相互作用。

2、南亚季风区

南亚季风区位于南半球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马斯克林高压)随季节变化向北移近赤道,其低层气流以逆时针方向流出,与南印度洋东南信风汇合后穿越赤道,形成越赤道气流。

5、在亚洲分布着多少种气候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气候:
1.季风气候。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季风气候区。亚洲的季风气候又可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东亚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东面滨临太平洋,西南是广阔的大陆。冬天,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风向大体由西北逐渐变为东北,气候寒冷干燥;夏天,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以东南风为主的夏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夏季热量充足,雨水丰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度和到来的早晚常有变化,容易造成水旱灾害,夏秋之间还常有台风侵袭。
南亚地区,南临印度洋,北接亚洲大陆,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雨季多刮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正处于山地迎风坡,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毫米左右,是世界上雨水最多的地方之一;旱季,多刮从大陆吹来的东北风,形成比较明显的旱季。在雨季来临之前,还常有一个热季出现。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分为比较明显的旱、雨雨季。
2.热带雨林气候。亚洲东南部的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位于赤道附近,滨临海洋,是热带雨林气候地区。那里终年高温,常在24-28℃之间,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四季常青,森林茂密。
3.极地气候。亚洲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北冰洋沿岸,一年有9~10个月的冬季,雪原千里,暴风横行。
4.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又可分为温带森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三种类型。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就是在一天里,冷热变化也很剧烈。夏季,白天热得人们汗流浃背,夜里又准得要盖上棉被睡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就是我国人民对这种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雨水稀少,许多地方形成了大片的沙漠。
除了这几种气候以外,亚洲西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则属于高山气候。

6、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是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

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6)亚洲的大陆的气候类型扩展资料:

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很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三分之二,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

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

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50%。

7、为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会成为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亚洲西部位于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面积广大,所以成为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8、中国各地区的气候类型

1、低纬度气候

赤道多雨气候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5°~10°以内,宽窄不一,主要分布在非洲扎伊尔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与大洋洲间的从苏门答腊岛到伊里安岛一带。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

热带干湿季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5°~25°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如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在南、北半球各约以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伸展,平均位置大致在纬度15°~25°间。

2、高纬度气候

副极地大陆性气侯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极地苔原气候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格陵兰沿海的一部分和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中。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格陵兰、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若干岛屿上。

3、中纬度气候

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一侧,约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副热带亚欧大陆东岸,约以30°N为中心,向南北各伸展5°左右。副热带湿润气候分布于南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副热带东岸,约为南北纬20°~35°。

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副热带大陆西岸30°~40°之间的地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约40°~60°的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约35°~55°的地带。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北美100°W以东的温带的地区。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35°~50°N的亚洲和北美洲大陆中心部分。

4、高地气候

山地垂直气候带的分异因所在地的纬度和山地本身的高差而异在低纬山地,山麓为赤道或热带气候,随着海拔的增加,地表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化,垂直气候带依次发生。

山地垂直气候带具有所在地大气候类型的“烙印”例如,赤道山地从山麓到山顶都具有全年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特征。珠穆朗玛峰和长白山都具有季风气候特色。

湿润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主要以热量条件为垂直差异的决定因素 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与热量和湿润状况都有密切关系。这种地区的干燥度都是山麓大,随着海拔的增高,干燥度逐渐减小。

同一山地还因坡向、坡度及地形起伏、凹凸、显隐等局地条件不同,气候的垂直变化各不相同山坡暖带、山谷冷湖即为一例。



(8)亚洲的大陆的气候类型扩展资料

气候类型成因

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 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与亚洲的大陆的气候类型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