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六大区中
小题1:C
小题2:A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
(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危害。
(2)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可以为地震滑坡、堰塞湖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
3、2012年10月4日在云南省彝良县发生山体滑坡,19人遇难,其中有18名学生。结合图与材料,完成第小题。小题1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4、(自然灾害)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由于连日暴雨,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2014年5月2日发生山体滑坡。
(1)连日暴雨侵蚀,使岩石受到破坏;该地势起伏大,山体坡度大;岩石的岩性疏松。(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
(2)该村庄位于山区中,易受滑坡的危害;滑坡的规模大,破坏力强;阿富汗经济落后,救援条件差;交通条件差,救援困难;气候寒冷,使人们难以忍受。(答对三点得6分)
5、回答政治题中火灾、泥石流、地震、山体滑坡、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该怎么办?
火灾:楼层高的要打开窗子大声呼救
矮的要把被子等撕成条状,并绑在一起向下攀爬
泥石流:尽量往高处爬。
地震:有时间尽量跑出来,没时间的躲在家中坚实物体的下方。
水灾:往山上跑
6、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单项选择题) A。山崩 B.滑坡 C。泥石流 D 房屋倒塌
D 房屋倒塌,其余几项都是间接灾害,或者叫做次生灾害
7、回答政治题中火灾、泥石流、地震、山体滑坡、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该怎么办?
火灾:楼层高的要打开窗子大声呼救
矮的要把被子等撕成条状,并绑在一起向下攀爬
泥石流:尽量往高处爬。
地震:有时间尽量跑出来,没时间的躲在家中坚实物体的下方。
水灾:往山上跑
8、用数学建模解决山体滑坡问题
假设:
1 土质、气候、植被等条件一定,即滑坡关系与这些因素没有直接联系,仅与坡度有关,且不受地震的影响。
2 山坡模型连续不间断,即是一个连续的曲面。
3 将山上物体看作质点,不考虑其体积和表面的形状,只考虑它们的质量。
建模:
由物体平衡的条件:f+F=Gsin
由物体黏度F=a*k*dv\dx 其中a为接触面积,k为黏度系数,v为相对速度,x为物体间的平均距离。
t为物体加速到v的时间,h为这段时间内物体下滑的距离。
mgsin =µmg cos + a*k*dv\dx
dv=mg(µcos - sin )dx\a*k
v= mg(µcos - sin )*x\a*k
由动能定理: 0.5mv²=mgh-(µmgcos + a*k*v\x)vt
将v= mg(µcos - sin )*x\a*k 代入上式:求解 。
得:
=0.5arccos[4mgxha²k²-2µ²aktm²g²x²-µ²m²g²x²(mx+2akt)]-0.5Φ
其中:tgΦ=[2µ(mx+2akt)+2µakt]\[2µ²mx+6µ²akt-(mx+2akt)]
分析:
但在实际情况中:
t→0,且h→0,故: =0.5arccos(µ²m²g³x³)-0.5Φ
此时:tgΦ=2µ\(2µ²-1)
上式中x是影响滑坡角度的重要因素,当x增大时 减小,即滑坡的临界角减小,是危险增加。而x表示的是物体间的平均间距,土石间的间隙越大,山体就越有滑坡的可能。而间隙的大小又与许多其它因素有直接关系,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
1. 天气: 当天气下雨会使土地的湿度增加,泥土的黏度变小临界坡度减小, 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 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
2. 土质:土质松软,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临界坡度减小。
3. 植被:植被有益于增加土地的依附,增进土地的黏度,防止山体滑坡。
4. 人为影响:破坏植被,开凿、爆破山体等人为活动都会诱发山体滑坡。
实例和预警机制:定期派人测量当地土质,测量数据,并在天气预报中发布报告,尤其是出现降雨和地震时提高警惕。当发现危险时,政府及时组织当地居民疏散撤离。
9、从风水看山体滑坡是否该地龙脉出了问题?
那个地方是民山山脉,地壳板块断冽带,60年代初一次大地震,形成堰塞湖(叠起海子),08年512又遇大地震,今早又山体滑坡,接连出灾,,,该地龙脉是有问题,,,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