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如何防治小麦病虫害是?
您好?供您参考:浇返青水时每亩用低氮低磷高钾冲施肥10~15公斤,为了防止吸浆虫病害的发生用辛硫磷颗粒剂1~2公斤,和冲施肥搅拌均匀在浇水前均匀撒到麦地,然后浇水。
等3~4天可用麦田除草剂每亩一袋兑16升水对田埂进行喷施,另外间隔2~3天用矮壮素每亩一代兑水16升每亩地两壶水对全田进行喷施。(当然药剂可以在当地购买稀释浓度参照说明书即可)在我们这里麦地还没有发现其它病害。(有问题您可以追问)谢谢您的提问。
·
2、怎样进行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应立足于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期、适深播种的基础上,搞好一拌三喷。
(1)药剂拌种:亩用2.5%适乐时10克+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12.5克+50%辛硫磷10~15毫升,兑水100~200毫升,拌5~10千克麦种,晾干播种。
(2)药剂喷雾:第一次,小麦返青至起身前,亩用99%天达恶霉灵5克+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50克,兑水30千克喷雾。第二次,小麦抽穗期,亩用20%三唑酮100毫升+10%吡虫啉20克+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25克,兑水15千克均匀喷雾。第三次,小麦灌浆期,亩用3%啶虫脒2000倍液+2%阿维菌素15毫升+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50克,兑水30千克喷雾。
3、春季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1. 小麦遭遇蚜虫的处理方法。
防治指标:平均每百株小麦有蚜虫500头以上,或有蚜株率达25%以上时,要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50~75千克喷雾。
2.小麦遭遇红蜘蛛的处理方法。
防治指标:在小麦单行33厘米有麦圆蜘蛛200头或麦长腿蜘蛛100头时及时用药。
防治方法:用73%炔螨特(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3.小麦遭遇吸浆虫的处理方法。
防治指标:4月底至5月初1个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蛹2头,或在灌浆期扒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时,应及时用药。
防治方法:蛹期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600~900克拌细土20~25千克,或4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对水1~2千克并拌细土20千克,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
4.小麦遭遇麦叶蜂的处理方法。
防治指标:每平方米麦田有40头幼虫时用药。
防治方法:幼虫3龄前用药,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
春季小麦遭遇虫害之后要及时进行处理,不要等到超过防治指标很多之后再处理,这个时候处理起来就不容易了,而且比起致力,更重要的是要进行预防。
4、河南小麦主要病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河南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小麦赤霉病
1: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2:发生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
3:防治措施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二、小麦白粉病
1:危害症状
该病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2:发生时期
小麦白粉病在我县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3:防治措施
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45~75
公斤常量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三、小麦纹枯病
1: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
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2:发生时期
小麦播种后便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发病适温为日均温20~25℃;在春季2月中下至
4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
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2: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选用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增施腐
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
强抗病力。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雨后及时排水。
⑵化学防治。①播前药剂拌种:每10公斤麦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克或2.5%适乐时乳油10~20毫升进行拌种。②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时,亩用12.5%禾果利30~60克或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兑水45~7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四、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1:症状特征
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是“条锈成行叶锈乱”。具体区分为:小麦叶锈病,夏
孢子堆发生在叶片上,夏孢子堆小,橙黄色,圆形至长椭圆形,不规则排列;冬
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和叶鞘,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
有依麦秆纵向排列成行的趋向。小麦条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夏孢子堆较小,鲜黄色,狭长型至椭圆形,排列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
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2:防治措施
根据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小麦全蚀病监测,防治上要坚持以麦播前土壤、种子处理和清除病残体为主,早春喷药防治为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加大综防统治力度,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⑴加强监控
一是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是小麦全蚀病远距离传播到新区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小麦良种繁育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严禁在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繁育种子,从外地调入我县的种子必须随车携带植物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复检,
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二是及时开展疫情普查。每年于5月中下旬,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小麦种植区进行全面普查,调查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为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⑵农业防治
①清除病残体。在收获前首先将病区死亡麦株全部拔除焚烧,留茬16厘米以上机割,麦茬拔除焚烧,单收单打,麦粒不作种子,秸秆要经高温发酵后作粪肥。
②合理轮作。发病地块合理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棉花、花生、大豆、红薯、蔬菜等。
③加强田间管理。播期适当推迟,缩短病菌侵染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性;加强对病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减少病菌寄主。
⑶化学防治
①土壤处理。对重病田于犁地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公斤拌细土2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病区用药量要适当加大。
②种子处理。小麦播种前每10公斤麦种用3%敌萎丹50—60毫升或2.5%适乐时15—20毫升或2%立克秀10—15克等进行拌种处理。
③早春喷药。早春每亩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15%三唑酮100—150克
5、目前小麦病虫害咋防治
一 锈病
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和秆锈病三种。以条锈病发生为主,危害最重。
生产上选用抗锈病性强的品种,合理布局,都有利于防止锈病的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在小麦拔节和孕穗抽穗期分别喷洒一次“金镰刀”和“硕丰481”、“高能红钾”或“美多收”增产素,既可以提高麦柱抗病性,也可增粒增重,增加产量。田间发现病叶,立即施药防治。严重田块可间隔7—10天重新施药防治。孕穗末至始穗是防治关键时间。主要药剂可选25%粉锈通可湿性粉剂或敌力脱、百理通等。对重病区,实行统防统治,减少田间菌量,控制病害流行。
二 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严重病害之一,一般减产10-20%,小麦扬花期是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小麦扬花初期,普防一次。若小麦扬花期遇上连续三天以上阴雨,间隔7天,再施一次药。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
三 白粉病
白粉病对小麦危害严重且难以防治,在潮湿阴凉的情况下易大发生,主要侵害小麦植株叶片和茎秆,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严重时可导致减产20%~30%,并影响品质。
种植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其次,提倡施用农家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同时加强管理,如雨涝地区要及时排水,干旱地区适时浇水,以增强小麦对白粉病的抗病力。第三,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03%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种;孕穗至齐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喷施。
当前可以抓住有利时机,病虫兼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亩用25%科惠乳油30—40毫升、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抗蚜威有效成分3克、磷酸二氢钾150克;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40%氧化乐果2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多菌灵有效成分40克、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抗蚜威有效成分3克、磷酸二氢钾150克;20%三唑酮乳油80—100毫升或15%三唑酮粉剂100—150克;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30—50克。以上配方任选一种兑水50公斤选晴天下午喷施。可以有效防治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粘虫。
6、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70千克,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
小麦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20%粉锈宁40~50克,对水50~60公斤,拔去喷头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也可用50%强力杀菌剂50毫升、迦姆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拔节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对水50~70公斤,顺垄喷浇小麦茎基部。
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对水60~70公斤,在发病始期喷雾。
小麦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50~60公斤喷杀。
小麦红蜘蛛:每亩用2%阿维菌素15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并兼治灰飞虱,预防丛矮病。
地下害虫:小麦返青后,地下害虫开始上移危害,当麦苗受害株率达3%时,每亩可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拌细土50公斤,顺垄撒施,然后划锄。也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30毫升,对水300~500毫升,拌炒香的玉米糁、豆饼或麦麸1~1.5公斤,于傍晚撒入麦田诱杀。
7、小麦病虫害防治最好
丛矮病 最佳防治时期为3月中旬,用50%甲胺磷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对邻虫源麦田边行喷药。
锈 病 3月上旬到4月中旬病叶率达10%时,亩用20%粉锈宁乳油30毫升加水75公斤喷雾,间隔一周再喷一次。
白粉病 4月上旬到5月上旬病叶率达30%或旗叶零星发病时,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加水75公斤喷雾。
赤霉病 4月下旬到5月中旬麦田发现病株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
粘 虫 4月下旬到5月上旬每亩有虫万头以上时,用40%久效磷1500倍液喷雾。
吸浆虫
4月中下旬每15厘米×15厘米×20厘米土样有幼虫5头以上时,亩用50%1605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3公斤拌细土30公斤撒施麦垄内。
8、如何高效防治小麦虫害?
每到了秋天的时候农民们就会辛辛苦苦的将玉米收成,等于米收完了之后就会接着种上小麦,对于小麦相信我们并不陌生,小麦可以制作成我们经常吃的面粉,还有好多食品,那么对于小麦的种植我们又能了解到多少呢?同样小麦跟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有得病不舒服的时候,这就是小麦得了病虫害,那么对于小麦的病虫害我们应该怎样治理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高效的治理小麦的病虫害吧。
对于小麦来说有很多病虫害:比如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全蚀病,还有根腐病等等很多病症,这些病症经常导致农民的粮食收入减产,导致农作物的质量降低等等,对农业的危害是非常的巨大的。
想要很好的防治小麦的病虫害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我们应该知道在茫茫的自然中总有一些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品种,所我们在种植麦子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抗病虫的品种来种植,这样就不用担心小麦会遭受到病虫害;同时针对于农作物产生的病虫害农民们一般都会采用农药的方法来治疗病虫害或者杀死病虫已达到可以保护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症下药的方法来提前预防或者治疗小麦的疾病,这同样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物理诱导虫子的方法进行防治病虫害,就是通过害虫的习性,将病虫集中并杀死处理,这样同样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并害虫对于农业曾经造成过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提前防治病虫害,以上就是我对于小麦防治病虫害的一些方法还有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