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龙卷风高考地理

龙卷风高考地理

发布时间:2021-03-07 09:32:41

1、高中地理 亚马逊雨林被破坏对地球的影响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 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两周后有可能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场巨大的龙卷风。”1963 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Edward Lorenz 用上述生动的语言提出了他所发现的“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 理论。“蝴蝶效应”告诉我们, 事物发展的结果, 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初始条件的极小改变, 将可能引起最终结果的极大差异。

然而,现在我们面临的并不仅仅是热带雨林一只蝴蝶的问题。整个热带雨林如果消失,将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地球人将体验高原反应

热带雨林对调节当地和全球的气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热带雨林拥有全球生物量的69%,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专家指出,热带雨林的减少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如果雨林全部消失,我们所有的地球人都会体验到高原反应。

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

雨林是地球上巨大的有机碳库,原始森林和森林里的土壤都是巨大的碳存储地。它们共存有3000亿吨的碳--是每年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和生产水泥所释放到大气中的碳的25倍。每年森林和海洋要吸收48亿吨二氧化碳,固碳能力是全球森林系统的三分之二,相当于由森林破坏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了总排放量的近1/5。

森林破坏不可逆转地把森林储存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森林破坏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排放总量的20%,已经超过了全球交通系统所造成的排放。由英国政府委托进行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森林破坏导致了世界1/5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停止森林破坏是人类应对温室效应最便宜便捷的方式之一。

当地气候发生改变

雨林在地球水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棵大树每天蒸腾到空气中的水分有760L,0.4英亩的雨林一天有76000L的水分蒸腾而组成云的成分,这是相同面积的大海水汽蒸发量的20 倍;仅亚马逊雨林所蕴含的淡水就占到全球地表淡水的23%。雨林被砍伐或改种成为人工林,都对当地气候有着很大影响。

西双版纳的橡胶林为例。研究表明:橡胶林的水资源流失量是同面积天然热带雨林的3倍。大面积种植橡胶不仅使热带雨林面积缩小,还会引起气候的逐渐干热化。过度种植橡胶,会导致热带雨林破坏以后水土流失,热带雨林当中大多数物种,包括植物的动物的,都会消失,这对当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7a6431333264636262王永峰和李庆军研究员曾经对西双版纳的橡胶林对当地环境做过专门的课题研究。

“由天然的热带雨林到人工的橡胶林,这种土地利用的变化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改变,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区域气候改变。”李庆军研究员说。

据调查,西双版纳的许多村寨已经出现了溪水断流、井水干涸、自然泉涌消失的现象。另据西双版纳州气象局的长年监测表明:在过去50年间,四季温差加大,相对湿度下降,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1954年雾日为184天,但到了2005年仅有22天。对此,州林业局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虽不能说完全是植胶引起的,但应该说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量物种灭绝

森林的消失直接导致了动植物的灭绝——据科学家估计,当前植物和动物灭绝的速度估计是人类出现前的1000倍。科学家认为,地球正进入第六大物种灭绝期,灭绝的速度将在2050时再增高10倍。

如果地球真的失去了“肺”,会出现怎样的惨景?想一想科学家们的描述,我们就不能无动于衷。

2、美国刮龙卷风的原因 ( 用地理知识解答 )

龙卷风之所以在美国发生得多,这主要与美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美国国土大部分处在北纬20°到50°之间,而南部为墨西哥湾,其海面上的暖湿气流在春夏季节源源不断的流向美国大陆,当与西面或西北面越过落基山而来的干冷空气相遇时,因暖湿空气的急剧上升而出现强烈的对流,不断产生作为“龙卷风之母”的雷云雨,雷云雨不断的发展就会形成龙卷风。此外,人工改造下垫面,如草原垦荒,地面硬化,也为龙卷风的生成提供了充分条件。

3、自然灾害(高中地理知识)

我有这部分的课见和讲义,先传给你看看。360920249

4、高中地理龙卷风

龙卷风是从强对流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一种小范围强烈旋风。龙卷风出现时,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如同“象鼻子”样的漏斗状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同时伴随狂风暴雨、雷电或冰雹。

防不了!

5、美国飓风形成原因

美国飓风形成原因如下:

美国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还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从东、西、南面流向大陆。水汽多就容易导致雷雨云。 另外,美国主要处在中纬度,春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因此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暖湿空气会源源不断地向美国大陆输送,雷雨云也就越积越多。雷雨云多正是产生龙卷风的条件之一,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龙卷风往往都发生在春季。

龙卷风高发期一般是每年的4至6月。从6月份开始,大专量暖湿空气北移至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衣阿华州,7月份移到加拿大。此后,美国的龙卷风数量就大大减少。

就龙卷风的形成而言,寒冷的空气必须处在暖湿的空气上部,而风应该在不同高度向不同的方向运动,以此创造出剪切力。这些作用聚合形成一股强烈的气流,当它们从西部或是西南部穿越落基山脉时尤为明显。

强气流下沉越过美国西南部转向南部,最终连续几周将一连串的风暴送达南方数州。这种情况持续发生在100年间也就出现过两三次。 而针对一些消息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龙卷风数量处在增长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属将产生许多对生成龙卷风有利的条件。

6、高中地理题,求帮忙,挺急的

dcbdcbabdaccbaa仅供参考

7、备战高考:关于地理知识:日本地震,美国龙卷风,中国今年的地质问题!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引发海啸是因为地震导致日本周围的一些海底层断裂所以能发海水的运动,核爆炸是日本的核电站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是地震区

8、高考地理: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它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极强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它常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是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灾害特点 强对流天气是以大尺度天气系统为背景,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或决定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和移动过程,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又对大尺度天气系统有反馈作用。就广东省而言,强对流天气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强对流天气——冰雹 (1)发生季节早、结束迟。 广东的强对流天气一般2月开始发生,至9月以后逐渐减少,个别年份可提前在1月出现,推迟至10~12月结束。 (2)强度大、破坏性强。广东的强对流天气与其它地区强对流天气一样,具有垂直方向速度大、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如出现强对流天气时,一些过程的瞬时风速达12级或以上,甚至超过100米/秒。 (3)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强。强对流天气是广东各种自然灾害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大风、飑线、冰雹和龙卷风出现均较频繁,例如,有的年份,一天内竟降冰雹4次,最长降雹时间可持续半小时;有的月份,全省可出现持续多日降雹。强对流天气的水平尺度小,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几公里。生命史短,一般仅几小时至几十小时。此外,它还有气象要素梯度大以及非地转平衡、非静力平衡的基本特征。对流天气易于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形成和发展,如山脉两侧、海陆边界、湖泊周围、沼泽地带等等,因此,各类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物理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与下垫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环流成因 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范围大、次数频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下的冷空气异常活跃,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比较潮湿空气碰撞而且十分不稳定,这种湿暖的大气在盛夏炎热的午后,会产生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现强对流天气。另外,北方地区高空受较强西北气流控制,白天天气晴好,太阳辐射强,近地面气温升高迅速,而位于华北地区的低涡相对稳定,常常引导冷平流南下,在部分地区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大气层,使得这些地区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的另一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变暖。 出现时间 强对流天气在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南方要比北方来得早,广东的强对流天气全年都可能出现。 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冬季较为少见。短时强降水一年四季都可见,也以春、夏、秋三季为多。 龙卷风一般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或夏秋之交(4~10月),以前者居多。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以3~9月居多。冰雹大多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汇激烈的2~5月份,也可在盛夏强烈而持久的雷暴中降落。 灾害分类 强对流天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飑线 气象上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强风现象。而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沿着飑线可出现雷暴、暴雨、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剧烈的天气现象,它是一条雷暴或积雨云带。飑线是受起伏地形和热力分布不均而产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综合结果。 强对流天气——大风它的形成和发展除与天气形势有密切关系外,地方性条件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常出现在雷雨云到来之前或冷锋之前,春、夏季节的积雨云里最易发生。潮湿不稳定气层能助长飑线的强烈发展。当它即将出现时,天气闷热,风向很乱或多偏南风。当强冷空气入侵时,地面冷锋前部的暖气团中,或低压槽附近,大气存在不稳定层结,此时最易形成飑线天气。飑线多发生在傍晚至夜间。 飑线从生成到消亡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一般经历3~5个小时,有6级左右大风,并伴有雷雨。 (2)全盛阶段,历时1~2小时,风向突然改变,风速骤增,常由8级猛增至12级以上,气压急剧上升,温度剧降,短时间会降低10°C以上。这阶段发生的狂风暴雨,破坏力很大。 (3)消散阶段,历时2小时左右,风力减小,雷雨强度降低,气压渐降,气温渐升,天气渐好。 (二)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它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它往往使成片庄稼、成万株果木瞬间被毁,令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龙卷风分为陆龙卷和海龙卷。出现在陆地上的龙卷称为陆龙卷,出现在海面上的龙卷称为海龙卷。它旋转力很强,常把地表面上的水、尘土、泥沙等卷挟而上,从四面八方聚拢成管状,有如“龙从天降”,因而得名龙卷。 陆上龙卷风外围多为泥沙;海上龙卷外围多为海水。海上的这种龙卷群众也叫它“龙吸水”。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其形成和发展同飑线系统等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龙卷风更严重一些。它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大量的能量供应,因而需要有强烈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存在。它与热带气旋性质相似,只不过尺度比热带气旋小很多。在形成和发展时,由于空气对流,使龙卷中心的气压变得很低,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四周气压较高的空气就向龙卷中心流动,当它未流到中心时就围绕着中心旋转起来,从而形成空气的旋涡。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米左右,最大为1千米左右。在空中直径可有几千米,最大有10千米。极大风速每小时可达150千米至450千米,龙卷风持续时间,一般仅几分钟,最长不过几十分钟,但造成的灾害是很严重的。广东是我国龙卷风多发区之一,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从时间上看,以春末夏初为多,从地区上看以沿海地区最多,内陆较少。 (三)冰雹 冰雹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常见的冰雹大小如豆粒,直径2厘米左右,大的有像鸡蛋那么大(直径约1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多厘米以上。冰雹是由于冰晶或雨滴在对流的积雨云中几上几下翻滚凝聚而降落的固体降水。它通常是产生在系统性的锋面活动或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过程中,但也有局部性的。冰雹一般多出现在春夏之交;要产生10厘米的大雹,必须要有50米/秒以上的上升气流运动(一般产生雷雨的积雨云上升运动仅10米/秒左右)。这样强的上升运动,完全靠大气不稳定的能量释放而获得。所以降雹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空气中存在极不稳定的大气层,不稳定层越厚,越是利于降雹。在积雨云内,0°C层以下的云层由水滴组成,0°C层以上的云层由过冷却水滴组成,再高一些的云层则由过冷却水滴与雪花和冰晶等混合组成。如果积雨云中上升气流时强时弱,当上升的冷却水滴与上空的冰晶或雪花相碰,过冷水滴就冻成冰雹的核心。冰雹形成后,或因上升气流减弱,或因其重量较大而下降,当它降到0°C层以下后,又有一部分水滴粘于其上,这时若上升气流增强,它又被带到0°C层以上的低温区,雹核表面的水又被冻成冰,当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时,它便落到地面,成为冰雹。 (四)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指在出现雷雨天时,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17.2米/秒)的天气现象。有时也将雷雨大风称作飑。当雷雨大风发生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夹伴强降水,有时伴有冰雹,风速极大。它涉及的范围一般只有几公里至几十公里。雷雨大风常出现在强烈冷锋前面的雷暴高压中。雷暴高压是存在于雷暴区附近地面气压场的一个很小的局部高压,雷暴高压中心温度比四周低,下沉气流极为明显,雷暴高压前部为暖区,暖区有上升气流,就在这个下沉气流与上升气流之间,存在着一条狭窄的风向切变带,其为雷雨大风发生处,它过境时带来极强烈的暴风雨。如果雷雨大风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那么它常常是由于局地受热不均引起。雷雨大风的生命史极短。 (五)短时强降水 短时强降水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这一量值的规定,各地气象台站不尽相同。 (六)雷暴 强对流天气往往又会带来雷暴,当大气中的层结处于不稳定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流,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发生放电,有时雷声隆隆、耀眼的闪电划破天空,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因此雷暴天气总是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联系在一起。由于雷暴的发生发展与积雨云联系在一起,从雷暴云的出现到消失,它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水平范围只有几公里或十几公里,在时间尺度上也仅有2-3小时,因此,这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在预报上有一定的难度。强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雷电会引起雷击火险,大风刮倒房屋,拔起大树,果木蔬菜等农作物遭冰雹袭击后损失严重,甚至颗粒无收,有时局地暴雨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带来危害编辑本段回目录强对流天气灾害大体上可将其归纳为风害、涝害、雹害。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往往几种灾害同时出现,对国计民生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飑线、龙卷风和雷雨大风最突出的气象要素之一是强风。尽管飑线的水平尺度小,但在其影响的范围内都将发生强大的风、雨灾害,可导致树木折倒,房屋掀翻,瓦砾飞行,人畜受伤受害,庄稼倒伏。由于各类强对流天气有各自的发生季节和发生特点,农业生产为户外作业,又是根据季节来安排的,所以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类作物的危害不尽相同。上述的洪涝、强风、雹是强对流天气灾害中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几种危害。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危害是外力摧毁庄稼,间接危害是由内涝诱发和传播病虫害致庄稼减产甚至绝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建设的发展,因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也就更加严重。强对流天气灾害与强对流天气的类型、其影响的范围和持续时间是密切相关的。 灾害防御编辑本段回目录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成灾种类多,破坏力大,常造成严重灾害,目前尚无有效办法人为削弱及防治,因此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策略。 1、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和措施 (一)建立抗灾夺稳产的农林牧结构。在多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的地方,特别是山区需大力种草种树,封山育林,绿化荒山,增加森林覆盖率,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尽可能减少空气的对流作用,以减轻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发生,农区增加林牧业比重,并增加种植抗强对流天气灾害和复生力强的作物比例;在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区,多种根茎类作物。在关键生育期错开强对流天气灾害多发时段。成熟作物要及时抢收。 (二)防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巩固建筑物,以防雷雨大风、龙卷风等风害,改变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沙漠化,保护水源,疏导沼泽。 (三)作物受灾后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后,作物除遭受机械损伤外,还有许多间接危害,因此,应根据不同灾情,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抗灾能力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培育优良的抗强对流天气灾害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抗灾能力。 2、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和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理论研究 (一)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首先要对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和移动作好预测预报,可利用气象雷达监测,加强气象台、站联防来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监视它的活动,还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连续拍摄的云图照片,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进行探索、追踪,配合天气形势图分析,有助于判断强对流天气出现地区的预测预报,从而可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信息,以便在强对流天气出现以前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二)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如加强对强对流天气成因的机理研究,加密监测强对流天气网点,更新监测手段;建立防灾减灾计算机指挥系统,尽快应用于抗灾救灾工作,提高应变能力,对影响本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灾害进行系统整理,并建立强对流天气数据库和灾情库,及时为领导决策和采取措施提供准确的灾情资料。 3、建立、健全防灾系统 (一)当发现强对流天气将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迅速将强对流天气可能出现的预报传达至各有关地区、有关单位;通过广播、电视、高频电话等及时传递。 (二)兴修水利,清理沟渠,疏通水道整治脏、乱、差,以防强降水造成内涝积水。 (三)人工消雹。防雹的主要措施是消雹,使形成雹块的云层减薄或消散,阻止云中酝酿成雹和小雹长成大雹。方法有二种:一是将碘化银或碘化铅等催化剂通过地面燃烧或飞机播撒方式投入到成雹的积雨云中,增加积雨云中的雹胚,使其形成小雹,不易长成大雹。二是爆炸,采用高射炮、火箭、炸药包等向成雹的积雨云轰击,引起空气的强烈振动,使上升气流受到干扰,从而抑制雹云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云中云滴间碰并的机会,使一些云滴迅速长成雨滴降落。 强对流天气发生时,瞬时大风容易造成树木折断和房屋倒塌,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在飑线系统或者有龙卷风以及其他大风出现时,公众要远离易折断的树木、广告牌以及危房等。此外,要加强对雷电的防范,不要呆在空旷的环境中,应躲避到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里;如果在室外,有车的话要尽量在车内躲避。

与龙卷风高考地理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