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滑坡的空间分布

滑坡的空间分布

发布时间:2021-07-25 11:01:10

1、各等级地质环境脆弱区空间分布

(一)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青藏高原东西向呈弧形展布的高大山脉和南北向密集分布的横断山脉以及新疆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包括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塔拉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以及陕甘宁活动构造区、青藏高原东北隅活动构造区、川西活动构造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构造区和滇西南活动构造区等南北活动构造带。这些地区普遍位于高海拔山地和高原地区,高山和深切河谷极为发育,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度大,地形切割破碎,是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同时,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活跃,是我国地震烈度Ⅷ度及以上的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有六盘山带、天水兰州带、河西走廊带、塔里木南缘带、南天山带、北天山带等地震带,西南地区有武都–马边带,康定–甘孜带,安宁河谷带,滇东带,滇西带,腾冲–澜沧带,西藏察隅带,西藏中部带等地震带。近年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鲁甸地震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灾后重建与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中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中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西部地区,广泛遍布于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以西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尤以藏北高原、塔里木盆地边缘及周边、哈顺戈壁—北山地区、阿拉善高原分布最为集中,内蒙古阴山、山西太行山和山东南部低山地区也有分布。这些地区多位于较高海拔的高原和山地地区,地形复杂、地表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低,易于引发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也很活跃,地震烈度Ⅶ度区成片分布。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地表湿润度低,土地荒漠化严重。西藏和西南地区地势险峻,活动断裂密集,内动力地质作用活跃,冰川型泥石流、冻融泥石流发育。在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拥有全国80%左右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态服务的主阵地,是决定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区。在空间分布上,地质环境中度脆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例如,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多属于地质环境中度脆弱区。由于这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地质环境比较脆弱,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易于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而导致其生态功能受损,在这些地区需要高度重视地质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

(三)轻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轻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度脆弱—极度脆弱区以外的地区、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中部和西北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与河北的山地丘陵区以及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的山地丘陵区,在辽东丘陵、山东中南部丘陵、福建和广东沿海等地区有零星分布。西部干旱内陆盆地包括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河谷、吐哈盆地等地区降水稀少,多戈壁沙漠,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难以生长;这些大型盆地地质结构本身相对稳定,但是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在气候、人类活动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易于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在降雨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西北大型内陆盆地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川与冰雪融水,地下水是盆地内涵养生态的重要水源。近几十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湖泊萎缩或干涸、生态环境退化等地质环境问题。

(四)轻微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轻微度脆弱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区,特别是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之间尤为集中,南方山地丘陵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长白山、新疆绿洲地区、西藏与青海交界地区等区域也有轻微度脆弱区分布。这些地区海拔多在500~2000m之间,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度远小于西部地区,但是在暴雨和高强度人类活动下也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总体上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不活跃,但是有大型活动断裂穿过的地区,例如华北构造区的NNE向夏垫断裂、唐山断裂、向郯城一庐江断裂等穿过的地区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

(五)微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微度脆弱区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以西地区除四川盆地有成片分布外其他地区仅有零星分布。这些地区一般为海拔低于500m的平原地区或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小,地势平坦,不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但在岩溶地貌发育的南方地区如珠江三角洲、湘中地区存在发生岩溶塌陷的可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平原盆地区是我国大型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分布区,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会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北平原是我国因开采地下水而发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地区,沿海地区还引发了海水入侵问题。微度脆弱区地壳稳定性好,活动断裂不发育,非常有利于国土空间开发和工程建设。目前所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或超过了其承载力而引起的。我国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农产品主产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微度脆弱区。

2、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是

我国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地区和西北的陕西、甘肃版、山西地区,以及中南权、东南的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区。

我国滑坡分布的基本特点是:西部地区多于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多于北部地区。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多地震,地层破碎;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

注:完全没有问题,希望帮助到您。请及时点击采纳。

3、斜坡变形破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

3.2.1 斜坡变形破坏体的发育状况

斜坡的变形与破坏是指岩土体在自重以及其他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位移的一种失稳破坏形式,河谷岸坡的变形与破坏属于现今河谷地貌演化的范畴。根据虎跳峡地区1∶5万TM区域遥感图像(99°30'~100°30'E,26°40'~27°30'N)与河谷航空摄影照片不良地质现象的解译成果(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1996)及现场实地调查,揭示虎跳峡河段斜坡变形与破坏主要表现为变形体(包括基岩变形体和松散堆积体)、滑坡体和崩塌体三种类型,其空间分布见图3.2.1。

图3.1.2 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旋回图

虎跳峡河段位于滇西北玉龙县与中甸县交界的金沙江中上游河段,上自其宗,下至虎跳峡下峡口大具止,全长约174km。该河段斜坡变形破坏体较为发育,在长约174km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共发现斜坡变形破坏体65个,总体积为4.04×108m3,平均线密度D为0.19个/km,线模数E为116.18×104m3/km。在变形破坏体之中,滑坡体28个(其中70%为堆积体滑坡),累计体积为1.91×108m3,分别占总数量和总体积的43.1%和47.32%;崩塌体33个,累计体积为0.61×108m3,分别占总数量和总体积的50.7%和15.09%;变形体4处,累计体积为1.52×108m3,分别占总数量和总体积的6.2%和37.59%(表3.2.1)。

表3.2.1 虎跳峡河段滑坡、崩塌和变形体统计表

图3.2.1 虎跳峡河段斜坡变形破坏体空间分布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河段斜坡变形破坏体类型在数量上以崩塌体最为发育,滑坡体次之;在规模上则以滑坡体为主,其次为变形体。

为了便于讨论,按规模大小将斜坡变形破坏体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表3.2.2)。其中,巨型滑坡有两个(如士林下村滑坡和吉皆乐滑坡),巨型变形体3个(如龙蟠变形体、两家人变形体和核桃园变形体),大型、中型和小型变形破坏体分别为23、27和9个,它们的平均线密度分别为0.014个/km,0.069个/km,0.075个/km和0.026个/km,线模数分别为85.92×104m3/km,24.59×104m3/km,5.6×104m3/km和0.07×104m3/km。

进一步分析表明(图3.2.2),本区斜坡变形破坏体在数量上以大中型为主,并大致呈对称正态分布;规模上则以巨型、大型最为发育,并且由小型到巨型体积百分比呈递增的趋势。由此可见,无论是数量或是规模,虎跳峡河段内以大中型斜坡变形破坏体最为活跃。

表3.2.2 虎跳峡河段滑坡、崩塌和变形体规模分级统计表

注:表中代号D和E分别代表斜坡变形破坏的平均线密度和平均线模数。

3.2.2 斜坡变形破坏体发育分布的区段性

图3.2.3和表3.2.3表明了虎跳峡河段不同区段斜坡变形破坏体的发育分布状况。从中可以看出,研究区下游河段斜坡的变形破坏程度比上游河段要高,尤以虎跳峡峡谷段最为发育。斜坡变形破坏体在金沙江河谷两岸均有发育,其中河谷左岸发育变形破坏体36个,累计体积为2.69×108m3,其平均线密度和线模数分别为0.21个/km和154.59×104m3/km,右岸发育变形破坏体29个,累计体积为1.36×108m3,其平均线密度和线模数分别为0.17个/km和78.25×104m3/km。上述数据显示本河段左、右两岸斜坡变形破坏密度基本相近,但左岸变形破坏体的发育规模明显大于右岸。从河谷分段情况来看,斜坡变形破坏体的发育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斜坡变形体、滑坡体和崩塌体的发育规模、分布密度等均各具特点。

图3.2.2 变形破坏体个数与体积统计直方图

图3.2.3 虎跳峡河段变形破坏体发育分布状况图

表3.2.3 各河段斜坡变形破坏体发育分布统计表

注:表中代号N、V和E分别代表变形破坏体的数量、体积和变形破坏模数。

(1)其宗-三仙姑河段

该河段斜坡变形破坏体以滑坡及崩塌为主,变形体不甚发育。滑坡体发育规模不等,大者在1000×104m3以上,如士林下村滑坡和吉皆乐滑坡,体积分别为0.7×108m3和0.8×108m3,小规模的则在几百个立方米以下;崩塌堆积主要分布河流左岸,多以中、小规模散布于山麓坡脚地带。该河段内的滑坡、崩塌堆积体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累计体积约为1.6×108m3,其平均线密度和线模数分别为0.098个/km和91.12×104m3/km。

(2)三仙姑-石鼓河段

此段河谷斜坡变形破坏程度低,是各河段中最不发育的区段,总体积仅为208×104m3,其平均线密度和线模数分别为0.118个/km和6.11×104m3/km。滑坡和崩塌以较小规模散布于山麓坡脚地带。

(3)石鼓-上峡谷口河段

斜坡变形破坏体类型以滑坡及崩塌为主,变形体零星分布。滑坡堆积体主要分布于石鼓-两家村区段的河谷右岸,发育规模以体积小于500×104m3为主;崩塌堆积体规模中等,一般小于30×104m3;此区段内发育有两个规模很大的变形体(龙蟠变形体和拉咱古变形体,其体积分别为2400×104m3和300×104m3)。该河段斜坡变形破坏程度中等,累计体积约为0.56×108m3,其平均线密度和线模数分别为0.25个/km和63.82×104m3/km。

(4)虎跳峡谷段

斜坡变形破坏类型以崩塌为主,滑坡与变形体不甚发育。主要崩塌堆积体基本上分布在下落鱼-上峡谷口及核桃园-大具盆地两个区段的河谷左岸,规模上以大型堆积为主;滑坡体规模中等,主要分布在东环线公路一侧。此外,该段河谷中虎跳左岸一带松散堆积物非常发育,堆积在斜坡下部缓坡地带,形成大型松散堆积体(如两家人松散堆积体和核桃园松散堆积体,局部有变形,本文也称之为变形体)。从研究区斜坡变形与破坏发育程度的总体情况来看,虎跳峡峡谷段内斜坡变形破坏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河段,其平均线密度和线模数分别为0.55个/km和424.04×104m3/km。

3.2.3 斜坡变形破坏的环境效应

从地质环境条件来看,金沙江虎跳峡河段斜坡变形破坏体的群带性发生明显受地层岩性、河谷地貌、斜坡地质结构和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的控制,故在河谷不同区段表现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

(1)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地层岩性决定了斜坡岩土体遭受破坏有无可提供的物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地区的斜坡变形与破坏发生于一定的地层层位中。表3.2.4和图3.2.4揭示了虎跳峡河段滑坡、崩塌与斜坡岩(土)体地层岩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据此可明显地看出,板岩、片岩或千枚岩岸坡及板岩、片岩与白云岩(灰岩)互层岸坡等两类半坚硬地层组合的岸坡内崩、滑体最为发育,其崩、滑体体积分别占全区的37.21%和58.93%。这显然与这两类岩体以相对弱的层间连接及相对较为发育的各类结构面为主导因素的岩体结构有关。与此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由灰岩(白云岩)及玄武岩等坚硬块状岩体构成的河谷岸坡,滑坡、崩塌明显不甚发育,其体积仅占1.96%和1.90%。

表3.2.4 河谷崩、滑堆积体分布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大量的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实践表明,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地区崩塌、滑坡易于发生。由于岩质均一性差,软弱层易受风化,潜伏有不稳定因素,且在陡峻地形配置下,斜坡岩体易于失稳崩落。如位于虎跳峡谷内的玉龙-哈巴复式背斜核部及两翼出露的时代不明的片岩夹绢云千枚岩,上覆上泥盆统大理岩,组成了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在长约为15km的峡谷段(两家人村-下峡谷口),发现崩塌、滑坡14处。尤其是活动性断裂附近,断崖耸立,山体高大,节理交割,岩体完整性差,故崩塌、滑坡发育,规模较大。如规模上千万方的两家人松散堆积体(变形体)成因类型主要以崩塌、滑坡堆积物为主(刘衡秋等,2006)。

图3.2.4 河谷崩、滑堆积体体积与地层岩性的统计关系直方图

(2)与斜坡地质结构的关系

斜坡地质结构是地层产状与河谷地貌的综合体现,岩层产状与斜坡走向组合而成的斜坡地质结构对崩塌、滑坡和变形体的分布起着选择性的作用。现场地质调查表明,金沙江河谷斜坡地质结构总体上分为走向谷(地层走向与斜坡走向夹角小于15°)、斜向谷(地层走向与斜坡走向夹角为15°~75°)及横向谷(地层走向与斜坡走向夹角大于75°)等三大类,其中,走向谷崩塌、滑坡最为发育,其堆积体体积占全区总数的80%以上,横向谷崩塌、滑坡相对最不发育,堆积体体积仅占全区总数的1.85%左右(表3.2.5和图3.2.5)。

表3.2.5 河谷崩、滑堆积体分布与斜坡地质结构的关系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金沙江流向与地层走向多变,临空面相对发育,有利于顺向走向坡(地层倾向坡外)中滑坡、崩塌形成(如石鼓以上河段);反向走向坡(地层倾向坡内)虽为逆向坡,其分布常与构造活动带相伴,断崖陡立,崩塌十分发育(如虎跳峡谷左岸);顺向斜向坡(地层走向倾向坡外)地层断裂比较发育,不少地层呈断块状出露,岩体结构面发育,岩体完整性差,滑坡、崩塌相对发育(如石鼓-上峡谷口段)。在不同斜坡地质结构的河谷地带,崩塌、滑坡的体积百分比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反向走向坡、顺向走向坡、顺向斜向坡、反向斜向坡和横向坡。

图3.2.5 河谷崩、滑体与斜坡地质结构的统计关系直方图

(3)与构造形变的关系

从地质构造与斜坡变形破坏的关系来看,地质构造控制了崩塌、滑坡的发育规模和空间分布。研究区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破坏的构造部位主要集中在新构造活动相对强烈上升区、活动断裂两侧、褶皱轴部及其转折部位。

本区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隆起的幅度和速率都较大。新构造运动加大了地形高差,河流切割迅速,多形成峡谷地貌,为斜坡变形破坏提供了有利的临空面;并且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不断地改变斜坡和山体表层应力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斜坡稳定性降低。从区域地壳变形速率来看,本区整体为上升区,但各区段仍存在明显的差异。自晚更新世(Q3)早期的9.3万年以来,虎跳峡谷地壳平均隆升速率约2.2mm/a,宽谷段(以石鼓一带为例)平均隆升速率约0.56mm/a,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峡谷段和宽谷河段的斜坡变形破坏密度和模数分别为0.55个/km和424.04×104m3/km、0.27个/km和59.5×104m3/km,说明在新构造运动相对强烈的上升区,斜坡变形破坏体的发育分布更为显著。

单个滑坡、崩塌和变形体的具体分布部位往往受控于一条或几条断裂构造,因为在断裂构造带附近,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常伴有较强烈的地下水活动,为斜坡变形破坏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滑坡、崩塌等往往成带、成群分布。南北向构造带为本区的骨干构造,大规模的活动断裂带特别是白汉场断裂和中甸-乔后断裂是斜坡失稳破坏集中分布的地区,表现为不同时代的崩塌、滑坡和变形体沿上述两断裂延伸方向上呈线性分布(图3.2.6)。据统计,发生在白汉场断裂和中甸-乔后断裂附近的滑坡、崩塌和变形体占本区斜坡变形破坏体总数的31%。

(4)与地形条件的关系

研究表明,地形条件是河谷斜坡变形破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其中斜坡坡度(θ)和坡高(H)是反映地形条件的基本参数。

图3.2.6 斜坡变形破坏体沿断裂分布图

斜坡坡度往往改变了斜坡体内部应力分布,随着坡度变陡,将出现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拉裂面,而在坡缘附近,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面的切向应力转为拉应力,并形成一张力带,这些部位的坡体容易被拉裂并形成与坡面近于平行的拉裂缝(张倬元,1994)。崩塌和滑坡在虎跳峡河段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极其相似,只是在坡度的选择上各有侧重。据调查统计,研究区崩塌与滑坡主要发育在坡度为10°~50°范围内(图3.2.7),其中崩塌主要发生在坡度为35°~50°之间,θ=35°可作为本区发生崩塌的坡角下限值。虎跳峡峡谷区斜坡坡度大,崩塌现象较为普遍,作为奇异风景点的虎跳石即为崩塌的结果。当坡度θ>50°时,主要以小规模分散的方式产生剥落,事实上虎跳石崩塌堆积体也正是多次崩塌堆积的产物,该堆积体分布于高程1950m以下,顺河方向长约1km,厚度3~10m。图中还显示出θ为25°~40°是滑坡发育的相对密集区,且以中型滑坡居多,θ为10°~20°则以中~大型滑坡为主,当θ>45°时,一般很少见滑坡发育,故可将θ=45°作为本区发生滑坡的坡角上限值。

斜坡变形破坏与坡高关系也较密切。随着斜坡高度增加,坡体中最小主应力明显降低,形成一最大剪应力增高带,促使斜坡发生变形和破坏。研究区斜坡变形破坏体主要发育在坡高(H)为100~800m的范围内,且坡高与变形破坏体体积的对数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关系式可表达为

H=190(lnV-5)(H<600)

式中:H为坡高;V为变形破坏体体积。

图3.2.7 崩、滑体体积(V)与坡角(θ)相关散点图()

3.2.4 斜坡变形破坏相对活动期的分析

虎跳峡地区地壳在新构造运动期呈阶段性隆升,河谷相应的呈阶段性下切。因此,相关的地质作用包括滑坡作用在挽近河谷发育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地壳抬升、河谷下切阶段,河谷岸坡的坡度增大,坡体势能聚集,引起斜坡的不稳定性程度增加,滑坡呈高发育阶段。在本区由于缺少滑坡的测年资料,不能确定滑坡形成时的绝对年龄,因此无法从年代测定的角度来把握虎跳峡地区滑坡活动的规律性。不过,通过考察虎跳峡谷上游宽谷段滑坡的前缘高程(图3.2.8),从滑坡与阶地的空间接触关系可估算本区滑坡发育的活跃期,这是因为滑坡的前缘高程不会低于其后形成的阶地高程,虽然现阶段可以在不同高程斜坡上产生滑坡,但较大规模的滑坡,其前缘高程通常都在河床的高程附近,并且数值模拟、模拟试验都证明在坡脚部位是剪应力最集中部位。

图3.2.8 虎跳峡地区滑坡前缘高程分布图

如图3.2.8所示,研究区滑坡的前缘高程主要分布在Ⅱ级阶地和Ⅲ级阶地之间,约占滑坡总数的47%,说明地史期的滑坡发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进一步的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上峡谷口以上宽谷段各类规模不等的滑坡堆积体前缘均不同程度地被第三级阶地所改造(图3.2.9和图3.2.10),可以表明在金沙江河谷Ⅲ级阶地形成以前的晚更新世早期,河谷表生地质作用极为活跃,沿河谷岸坡及沟口发育一系列较大规模的崩滑体。全新世以来,河谷表生地质作用不明显,基本上无较大规模的斜坡变形破坏体产生,仅在下切速率较快的虎跳峡谷段内,发育有中等规模的崩塌体。

图3.2.9 峡谷口西公路边T3阶地砂砾层不整合于滑坡松散堆积物之上(镜头向北西)

图3.2.10 三家村T2阶地砂砾层中发育的重力滑动形成的铲式滑动面(镜头向北)

大型滑坡的后缘高程与前缘高程的高差一般为100~400m,最大高差达560m;虎跳峡河段滑坡主要发育在河谷剥蚀面(谷肩)以下的斜坡地带,滑坡后缘高程主要分布在2000~2400m范围内(图3.2.11)。这显然与河流切割深度有关,通常是后缘高程越高,势能越大,相对来说滑动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3.2.11 虎跳峡河段崩塌、滑坡后缘高程分布图

4、滑坡的活动时间,空间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规律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大致有如下规律:
1、同时性: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如强烈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发生时和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
2、滞后性: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因素的作用时间。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该类滑坡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之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有关。一般来说,滑坡体越松散、裂隙越发育、降雨量越大,则滞后时间越短。此外,人工开挖坡脚之后,堆载及水库蓄、泄水之后发生的滑坡也属于这类。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滑坡的滞后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及滑坡体的原先稳定程度有关。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滑坡体的稳定程度越低,则滞后时间越短。
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等有关。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中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或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中,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我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育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5、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省哪些地形区?这些地形区有什么特点?

西南地区是滑坡百分布最集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
我国滑坡主度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地区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山西地区,以及中南、东南的福建、湖知南、湖北道等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势起伏不平,大大增了重力作用版,一旦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权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6、滑坡特征

可采用如下要素来描述滑坡特征(图1.1)。

(1)滑坡圈椅(冠):指滑坡后缘壁(2)最高处附近停留于原位未发生变位的岩土体,一般呈圈椅状。

(2)后缘壁(主断壁或滑坡壁):指滑坡后部边缘未受扰动岩土体前缘的一个陡面,由于滑坡体整体向下滑动脱离外围未受扰动岩土体而形成。后壁出露高度从数厘米至上百米不等,在形态上大都呈陡壁状,坡度大多在50°~80°之间。

(3)洼地(拉陷槽):指由于滑坡体(13)向下和向前发生位移后,在滑坡体与滑坡后缘壁之间被拉开或有次一级的块体沉陷而形成的封闭空间。大型或巨型滑坡洼地在滑动方向上的宽度可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有时由于两侧出口封闭地表水汇积后,在滑坡洼地形成沼泽地,甚至积水成湖(被称为滑坡湖)。

(4)后缘平台:滑坡体向前向下滑动后,坡体后缘表面坡度变缓而呈台地状,称为后缘平台。

图1.1 滑坡要素示意图

(5)滑坡台坎(次断壁):滑坡体在滑动时常被解体为几段,每段滑块的前缘都有可能因差异滑动而形成具有一定高差的台坎,称之为滑坡台坎。

(6)主滑区:指位于滑坡后缘壁(2)与剪出口(11)之间的滑坡区域。

(7)堆积区:指位于剪出口(11)与滑坡前缘(8)之间的滑坡区域。

(8)前缘:指位于滑坡最前端的那部分滑体与外围未扰动岩土体之间的界线。

(9)滑舌:指位于滑坡最前端的那部分滑体,往往凸出呈“舌”状。

(10)滑动面与滑坡床(滑床):滑动面指原地面(20)以下构成(或曾经构成)滑坡体下部边界的面。有的滑动面平整、光滑,被称为滑动镜面或滑坡镜面。有时滑面上还显示出相对滑动的擦痕和擦沟,根据擦痕或擦沟的方向可以判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在滑坡变形的初期,滑坡通常还未形成滑动面。随着滑坡的变形,在滑动面附近由于最大剪应力集中而发生剪切变形的带称为滑动变形带(滑带)。滑坡床(滑床)指滑动面以下未受扰动的岩土体。

(11)剪出口:滑动面(10)前端与原地面(20)的交线称为滑动面剪出口,有时被覆盖。

(12)滑覆面:指滑坡体从剪出口滑出后,继续滑动而停积的原始地面。它对滑坡体的运动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

(13)滑坡体(主滑体+堆积体):指由于滑坡运动而从斜坡上原来位置变了位的全部岩土体,包括主滑体(17)和堆积体(18)。

(14)滑移带:滑坡体位于原地面(20)以下的区域。

(15)滑覆带:滑坡体位于原地面(20)以上和从剪出口滑出后继续滑动的区域。

(16)后缘反倾平台:指由于滑动变形,有时后缘平台(4)甚至会呈现反倾坡内的状态。

(17)主滑体:指滑坡体位于后缘壁与剪出口之间,且原地面(20)以下的部分。

(18)堆积体:指滑坡体位于原地面(20)以上,从剪出口滑出后继续滑动的部分。

(19)侧缘壁(侧翼):滑动面两侧未产生明显变位的岩(土)体,如使用“左”“右”,则是立于滑坡后缘(冠部)面向滑坡而言。

(20)原地面:指滑坡发生之前的斜坡地面。

(21)后缘拉裂缝(弧形裂缝):在滑坡变形初期或前期,由于滑体的滑动(或蠕动)变形导致滑坡中后部岩土体被拉裂而形成的裂缝,有时表现为下错台坎。当分散的裂缝逐渐贯通后往往呈弧形且多级分布。古(老)滑坡在复活之前,由于原裂缝已被掩盖,有时可见拉陷槽或洼地。

(22)侧翼剪张裂缝(雁列式):当滑坡变形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滑动变形,滑坡两侧边界附近岩土体受剪应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系列裂缝,往往呈雁列式断续向坡前延伸,继续发展会逐渐贯通。

(23)前缘隆胀裂缝(横向和纵向):当滑坡变形发展到中后期时,由于后缘滑体的挤压作用,滑坡前缘岩土体滑移受阻在剪出口附近产生隆胀变形而形成的横向或纵向的裂缝,纵向裂缝往往呈放射状。如果滑坡前缘临空条件较好,可能不会出现这类裂缝,但往往可见与地面平行的剪切错动变形(或称之为剪出口)。

7、滑坡的野外表现是什么

滑坡在平面上的边界和形态特征与滑坡的规模、类型及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包括:1,滑坡体,指滑坡发生后与母体脱离开的滑动部分;2,滑动带,滑动时形成的碾压破碎带;3,滑动面,滑坡体沿着下滑的表面;4,滑坡床,滑体以下固定不动的岩土体,它基本上未变形,保持了原有的岩体结构;5,滑坡壁,滑体后部和母体脱离开的分界面,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平面上多呈圈椅状;6,滑坡台阶,由于各段滑体运动速度的差异而在滑体上部形成的滑坡错台;7,滑坡舌,又称滑坡前缘或滑坡头,在滑坡前部,形如舌状伸入沟谷或河流,甚至越过河对岸;8,滑坡周界,指滑坡体与其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它决定了滑坡的范围;9,封闭洼地,滑体与滑坡壁之间拉开成沟槽,相邻滑体形成反坡地形,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封闭洼地;10,主滑线,又称滑坡轴,滑坡在滑动时运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它代表滑体的运动方向;11,滑坡裂隙,分为四类:1,分布在滑坡体上部的拉张裂隙;2,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隙;3,分布在滑坡体中下部的扇状裂隙;4,分布在滑坡体下部的鼓张裂隙。由此可见,一个滑坡完整的应该包括以上11个部分组成。当然,在实际的滑坡现象中,有时候我们很难分清楚各个部分明显的边界。

8、中国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与滑坡的空间分布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