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的问题
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不同的台风路径所对应的副热带高压(副高)形势不同 没有什么破坏但有影响 当副高减弱时台风加强,副高加强时台风减弱
2、为什么副高控制下还会形成台风呢?
1、目前图上的副高是在略中的右侧,左侧是2个台风,是低压中心。
2、在此之前,副高中心是控制大陆,台风中心是从西北太平洋海上生成后,随着气压差的变化,台风中心开始移动。
3、副高中心,也从陆地逐渐移动到海上。等台风登陆后,低压中心慢慢减弱。
4、副高中心慢慢重新再回到大陆控制,又是艳阳高照。
5、低压中心,又重新回到海上。
3、台风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关系
台风形成于不受副高控制的温暖海面,台风移动一般沿副高边缘移动,而副高和台风也可发生相互的作用。如果副高较弱,台风就可以导致副高收缩到海上,甚至是台风穿过副高脊北上。副高较强时,台风就会沿副高边缘移动。
4、副高和台风走向之间的关系
台风形成于不受副高控制的温暖海面,台风移动一般沿副高边缘移动,而副高和台风也可发生相互的作用.如果副高较弱,台风就可以导致副高收缩到海上,甚至是台风穿过副高脊北上.副高较强时,台风就会沿副高边缘移动.
副高不断增强,影响的是台风走向,不是风力减弱或提高。在夏季副高一般是位于北纬30°附近南北移动,台风的走向就无法穿越副高北上,只能够沿着副高的南部西移影响广东沿海地区。
5、为什么到了秋天,副高就会断裂,分成成太平洋副高和南海副高?求解释
你这个问题很大啊。
你这个秋季有待定义,暂且认为是8月末到9月吧,这个时候是副高南跳的时间,具体时知间要看当年的具体情况,同时伴随着多股台风(例如今年)的来袭。副高和台风会互相影响,谁强谁弱对台风的走向和副高的形变有影响。一般若副高呈东西条状,且副高强度不道太强,台风就可能会撕裂副高,将副高从中间断裂,分成东西2个高压带,如你的图。此时南海副高的强度一般不会太强,500hPa的高度经常会低于588,。若副高呈南北状,且副高较强,则台风多绕副高外围走动。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以及太阳辐射差异导致专的。中国处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还有青藏高原对大气热力及动力属的影响,同事太阳辐射的差异也很重要,毕竟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大气运动动力的来源
6、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在夏季一般分为东、西两个大单体:位于西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西太平洋高压,位于东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脊线北侧的西风带中,气旋和锋面活动比较频繁,常产生阴雨或暴雨天气。中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雨带,经常处于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的距离处。
西太平洋高压脊线的季节性变化,和中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季节性位移相对应。平均而言,5月份高压脊线位于北纬15°附近,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月份脊线越过北纬20°,主要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
7月中旬脊线向北越过北纬25°,主要雨带就移到黄河流域,使华北进入雨季,这时,江淮流域正处在高压脊线控制之下,梅雨期结束而进入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脊线南侧为东风带,常常有东风波和台风活动,产生大量的降水。因此,在7月中旬以后,华南又出现一条雨带。
西太平洋高压和台风的相互配置,决定着台风的移动路径。高压强大且脊线呈东西向时,台风稳定西行;高压脊线呈西北—东南向时,台风容易向西北移动,并在中国登陆;若高压减弱和断裂,则台风往往北上登陆或转向。 西太平洋高压的强弱、进退和移动,同中国东部的天气以及旱涝等的关系极其密切,是夏半年天气预报中需要着重分析研究的天气系统之一。
(6)副高和台风扩展资料
副热带高压特征
副热带高压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
就副热带高压的单体来说,东部和西部的大气铅直运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在高压的东部,下沉运动特别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造成很强的下沉逆温,称为信风逆温。这种强逆温的层结非常稳定,抑制了垂直对流的发展,使天气持续晴好,形成了副热带大陆西岸的干燥气候带。
而副热带高压的西部是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
随着季节的更迭,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从1月到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从7月到1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
7、受副高控制,台风中心最有可能沿其南侧向西移动,怎么理解?
在台风的季节,副高一般百停留在北纬30-35度附近(因为夏半年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度),而台风一般发育于北纬10-20度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也就是位知于副高的南面。
接着,因为副高是反气旋系统(副高带受青藏高原道切断后,形成一个个单体,所以可以单纯地看成反气旋),南面吹偏北或东北风,而版西太台风一般向中国内陆靠近(这和台风是气旋,呈逆时针旋转运行也有关),故沿着副高南部权向西移动!
8、有谁能说一下副高对台风路径的引导作用吗?
移动和路径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成时起作用,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副高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见图5·25)。
①西移路径:当北太平洋高压脊呈东西走向,而且强大、稳定时,或北太平洋副高不断增强西伸时,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经过南海在我国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
②西北路径:当北太平洋高压脊线呈西北-东南走向时,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硫球群岛,在我国江浙或横穿台湾海峡在浙、闽一带登陆。这条路径对我国影响范围较大,尤其华东地区。
③转向路径:北太平洋副高东退海上时,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海区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型。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日本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