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冰雹哪里多

冰雹哪里多

发布时间:2020-08-13 15:09:24

1、为什么下冰雹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极端天气。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地面温度很高,容易产生大量的近地面湿热空气;这些湿热空气快速上升,温度急骤下降,热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了水滴,由于温度低,又很快冻结成了小冰珠;这些小冰珠受气流的影响在云层中上下翻滚,不断将周围的水滴粘附凝结成冰,变得越来越重,最后从高空砸了下来,这就是冰雹。冰雹只有在大量暖湿空气迅速上升时才会产生,所以,冰雹多出现在夏季,而且多在局部地区发生,影响范围较小。而在冬季,近地面气温很低,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快速上升气流,也就无法形成冰雹了。望采纳

2、为啥山区冰雹多

冰雹成灾怎会在夏季 首先让我们看看,天上为什么会降水。气象上所谓降水是指水分由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自然现象,它包括下雨、下雪、下雹等等。 众所周知,云层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在高空中由于气温较低,空中悬浮的微粒吸收云中的水分会形成极小的水珠或冰晶,它们继续吸收云中的水分,渐渐形成较大的水珠(小冰晶吸收大量水分也可变成较大的水珠)。不断吸收云中的水分,水珠不断增大,直至其重量超过空气能提供的悬浮力时,这些水珠便降落到大地形成了雨。如果气温很低,把云中析出的水分冻结成小冰晶(云中已形成的极小水珠也可冻成小冰晶),小冰晶吸收水分,不断扩大,形成六角形的较大冰晶,当六角形晶体大到超出空气的浮力时,便降落成雪。 冰雹是从天而降的冰粒、冰块,其粒径一般为5-10毫米,文献记载最大的粒径可达到300毫米以上。天降冰雹可给房屋、人畜、庄稼等造成很大的损伤,形成灾难。冰雹属对流性天气的产物,形成于厚实强盛的积雨云中,气象上称深厚的层结不隐定。 强对流天气时,积雨云中的小水珠逐渐增大其重量,当其超出空气的悬浮能力后就开始降落。可是这些本该降落到大地的小雨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上升气流,使小雨滴重新回升到云层的上部,并经常发生反复升降,在这个过程中雨滴不断吸收云中水分,越变越大,最后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它了,于是降落到地面形成了特大的雨点,这便成暴雨。 高空的气温很低,如果在0℃以下,小水滴就会结成小冰晶,冰晶继续吸附水分,体积渐渐增大而降落。降落过程中遇到上升气流,小冰晶又被送上了0℃以下的高空云层,于是在那里小冰晶继续吸水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再次降落,接着又随上升气流上升……多次反复后冰晶变成了较大冰块。 通常,在发展厚实的积雨云中都可能产生相对较大的冰粒。但不一定能够降落到地面上成为冰雹,只有那些冰粒在高空云层中随气流反复升降,不断增长到足够大的颗粒时,才会从空中降落成雹。 上述这种强对流天气通常出现在夏季。在夏季厚实强盛的积雨云中,这种气象条件既可能产生冰雹,也可能产生雷暴,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只产生雷电暴雨,这是因为产生冰雹的要求更苛克。气象学家告诉我们,是否产生冰雹与积雨云的厚度、云层顶部所处的大气层的高度及温度、上升气流的速度等有关。 假如积雨云特别厚实,云层的上部处于很高的大气层空间,那里的温度就会很低,小水珠被上升气流送到云层的上部的低温区,就会被冻结成微小的冰粒。即使在下降过程中受到低空的夏季高温影响,有所融化,但当再次被气流送上高空后重新冻结。这样随气流反复上下,只要0℃以下的高空低温云层具有足够的厚度,冰粒稍被融化就又被冻结。由于融化慢冻结快,冰粒在反复升降的过程中还不断吸收云中的水分,结果冰粒越冻越大,直到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它时,才坠落地面成冰雹。 按照气象学家的计算,上升气流的速度在10米/秒左右已能产生雷电暴雨;但只有当上升气流的速度达到20米/秒以上时,才会产生冰雹。而且积雨云层的低于0℃的高空部分还必须有很大厚度,以保证小水珠或小冰粒随气流上升逗留于低温区有足够的时间,足以被冻结成冰,并保证其反复升降过程中融化的速度慢于冻结的速度。唯有如此,才能让小冰粒在随着气流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越冻越大,最后大到气流无法托住而坠地成冰雹。 这种特殊的气象条件相当罕见,即使在夏季产生的机会也不多,其他季节更是不易产生了,所以落冰雹的机会很少,而且主要是在夏季。 我国降落冰雹成灾的大多发生在4-7月,一般是午后到傍晚。因为这一时间段内冷暖气活动频繁,相对较容易形成降落冰雹的特殊气象条件。从我国降冰雹的地域看,山区、高原多于平原、盆地;内陆多而沿海少;东北、新疆、西藏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较少,而中等纬度的云南、贵州、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宁夏、河南以及苏北地区较多。 由于形成冰雹的气象条件要求苛克,一般较难持续保持,所以落冰雹的时间通常都较短。常见的冰雹只降落几分钟到半小时。另外,降落冰雹的区域也不会太大,一般呈宽为1000-2000米的带状分布。

3、世界上冰雹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世界上冰雹最多的地方是肯尼亚的南蒂地区。在那里,一年约有130天在下冰雹。1988年3月,印度的一次冰雹导致200多人被砸死。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冰雹灾害。

4、世界上冰雹多的国家有哪些?谢谢啦

查了一下相关的记录,最大的冰雹竟然是在咱们中国:“民国25年(1936年)闰3月27日下午六七时,黑云起自西北山向县境袭来,冰雹骤降,大如鸡卵,且混杂有厚一尺、宽5寸之大冰块,打死飞禽甚多,牲畜伤亡700多,一时山洪暴发造成严重灾害。菜子沟曾坠下一个大冰雹,高约1米多,第二天还未化完,用大车拉到县城后照了像,经过12小时融化还重54公斤。此次雹灾南乡为重灾区。”
1米高的冰雹,如果能砸到人身上,必死无疑。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冰雹“冠军”直径为110~120毫米(比成年人的一个拳头稍大一点),重776克,是1970年9月3日在美国堪萨斯州发现的。

5、中国冰雹最多的地方是哪?世界冰雹最多的地方又是哪?

中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6、冰雹南方多还是北方多?如题 冰雹什么时候多发?北方南方分别什么季节出现?为什么?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如徐州),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1]

7、冰雹天气容易在什么地区多发?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哪个更容易出现冰雹天气?

一般不会下,概率很小,不会出现广州这次,多半是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气候异常引起的

与冰雹哪里多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